APP下载

土族简介

2021-10-08商昭

休闲读品·天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土族蒙古

商昭

1

土族主要聚居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黄河两岸及其毗连地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族总人口数为289565人,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境内,约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85%,主要聚居在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和乐都县,部分散居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还有2万多人聚居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兰州市永登县、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等地区。

2

关于土族的来源,学术界目前主要有蒙古人说、吐谷浑说、阴山白鞑靼说、沙陀突厥说、多源混合说等等,其中接受度比较高的是蒙古人说和吐谷浑说。

以李克郁先生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土族源自蒙古,是元朝驻守于甘肃行省的蒙古人,明初在他们的首领的带领下相继归附朱元璋,其后裔的一部分逐步发展形成为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时间大约在明清之际。李克郁先生提出了名称、甘肃土人的成分和发展演变、方志和家谱、语言、民族调查等五方面的证据,证明土族源自于蒙古,比如,土族自称蒙古尔、察罕蒙古尔,蒙古尔即蒙古,藏族称土族为霍尔,藏文中的霍尔指的就是蒙古;1931年之前,土族是由18个大小不同的部落组成,根据地方志、族谱及碑文记载,这18个部落的第一世土司大多都是蒙古人;土族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是西支蒙古语(蒙古语在13世纪之后发展演变为东支蒙古语和西支蒙古语)形成的四种语言(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裕固语)之一。

以周伟洲先生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土族与吐谷浑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吐谷浑是辽东鲜卑慕容部首领涉归庶出长子,分有部众一千七百户(一说“七百家”),公元3世纪末,吐谷浑率部从慕容部中分离出来,西迁至今内蒙古阴山,西晋永嘉末(312—313年),又经陇山徙居今甘肃临夏西北,不久,又向西向南扩展,统治了今甘青及四川西北的羌、氐等族,至其孙叶延时正式建立政权(329—313年在位),以祖父吐谷浑之名为姓氏(隋代后还以“慕容”为姓),亦为国号和族名。其最盛时,疆域东起今甘肃东部、四川西北,南抵今青海南部,西到今新疆若羌、且末,北隔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相接。后期国都在青海湖西伏侯城(今青海共和铁卜卡古城)。至唐龙朔三年(公元663年)为吐蕃所灭。

互助县志综合了以上两种观点,认为土族是以鲜卑慕容部吐谷浑人为源,以不同历史时期融入的蒙古人为重要补充,并吸收汉、藏等民族成分及其文化因素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3

土族有独立的民族语言,其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互助、民和、同仁三大方言区。土语基本词汇与蒙古语基本相近或相同。土族没有传统文字。1956年至1957年,国家组织少数民族语言调查队,对国内各民族语言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调查,为土族语言创制了以斯拉夫字母为形式的拼音,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试行。1979年,國家把创制推行少数民族文字工作重新提上日程,为土族人民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并在土族群众中开展推广工作。

4

土族居民早期信奉萨满教和苯教,至今不少土族聚居区仍举行“青苗会”(念青苗经)、“博纳顿”、许愿法会等宗教活动,以求保护庄稼,个别地区还保留着请“博”(萨满巫师)消病去灾的习俗。藏传佛教传入后,主要信奉藏传佛教,元代大多信奉萨迦派,后大多改信格鲁派。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始建格鲁派寺院郭隆寺(佑宁寺)。明清以后,土族地区建成不少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其中佑宁寺、却藏寺、甘禅寺为三大寺院,尤其是被称为“湟北诸寺之母”的佑宁寺,鼎盛时期,在湟北地区和祁连山东段地区曾拥有49座属寺,影响远达于内蒙古地区和新疆蒙古族聚居地区。土族地区的寺院既是宗教活动场所,又是教育、文化中心,对佛教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5

土族人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日常饮食以面食、薯类为主,平时一般食用“格搭尔”(面条)、长面、炒洋芋、油花(一种卷油的青稞面蒸馍)、烘锅馍、锅盔等。饮食习俗依然保留着游牧时代的痕迹。如招待贵客时,桌上要摆一个酥油花的炒面盒,端上30厘米左右见方的猪肉块,上插一把五寸长的刀子,酒壶上系一撮白羊毛,爱饮奶茶等。男子喜欢饮酒。

土族有一些独特的节日,如农历正月十四日佑宁寺观经会,二月二威远镇擂台会,三月三、四月八庙会,六月十一丹麻戏会,秋日举行的“纳顿”(庆祝丰收、狂欢娱乐)、“博纳顿”(祭祀神灵、祈求平安)等等。每逢节庆,土族人民便会身穿民族服装,奔赴集会场地,参加赛马、摔跤、唱“花儿”、跳“安昭”舞等。

土族传统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男女有别,并有老年装、中青年装和少年装之分。妇女穿绣花小领镶花边斜襟衣衫,两袖由五色布做成,外套黑、蓝、紫镶花边坎肩,腰系绣花宽腰带或彩绸带,悬挂花手帕、花钱袋、荷包、小铜铃等,下穿镶有半寸宽白边的红色褶裙,内穿裤子,裤子膝下部分套一节土语称为“帖弯”的黑色裤筒(未婚姑娘的“帖弯”颜色为绯红色),“帖弯”上沿有约1寸宽的白边,下沿为半寸宽的蓝边。发式和帖弯颜色的不同是区别已婚妇女与未婚姑娘的标志。穿绣花腰鞋,戴各种“扭达尔”头饰。土族服饰绣制的主要工艺为盘绣和刺绣。

土族人民能歌善舞,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歌曲种类繁多,分家曲和山歌。“花儿”既称山歌,也称“少年”,一般在田野山林、远离村庄的地方演唱。互助“花儿”属河湟“花儿”体系,有20多个令儿(曲调),如《梁梁上浪来令》《杨柳姐令》《好花儿令》《水红花令》等,曲调高亢嘹亮、跌宕委婉、悠扬动听,内容以表达爱情的居多。家曲也叫宴席曲,大都一问一答,短小精悍,有赞歌(款待贵宾时,宾主之间相互赞颂的歌)、问答歌、圆舞曲(跳“安昭”舞时唱的曲子)等。土族舞蹈主要是安昭舞和婚礼舞。安昭舞是一种歌舞相结合的形式,舞时人们排成圆圈,一般由一人带领(通常为老年男子),一唱众和,歌声悠扬,舞步轻盈。每到逢年过节,或喜庆婚礼时,土族男女喜欢聚集到庭院里或打麦场上跳安昭舞。婚礼舞是举行婚礼时的舞蹈,一般以两个身着白褐长衫的纳什金为主演,其他人伴唱,动作各地不一。

土族民间文学的一个代表是叙事诗,代表作品有《拉仁布与吉门索》《登登玛秀》《祁家延西》《太平哥儿》《格萨里》《洛桑王子》《不柔有》等,其中《拉仁布与吉门索》流传最为广泛,是土族最主要的一首叙事长诗,人们称之为叙事长诗中的明珠。全诗长达300多行,通过对一个爱情悲剧故事的生动细腻描写,向黑暗的封建社会提出了有力的控诉,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型作品。Ω

猜你喜欢

土族蒙古
关于土族聚居地区汉、土双语教育实施概况
蒙古靴
吃土族
蒙古正式废除死刑
中蒙俄贸易现状及其潜力分析
神秘的土族人
明初全宁卫置废考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西部大开发与土族文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