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初全宁卫置废考

2015-03-11李月新

西部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明代蒙古

摘要:全宁地处大宁之北,原为蒙古弘吉剌部驻牧之地。洪武年间明军北征蒙古,即在原元全宁路设立了全宁卫,招徕归降蒙古人驻扎。全宁卫的设置正式宣告全宁一带作为蒙古弘吉剌部驻牧之地的历史彻底结束,成为明代北边防线的外围。靖难之役之后,伴随着明朝北部防线的收缩及朵颜三卫的崛起,全宁卫名实具亡,最终成为三卫蒙古人的驻牧之地。

关键词:全宁卫;明代;蒙古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全宁卫,《明史·地理志》载:“元朝时为全宁路,直隶于中书省,洪武年间废。洪武二十二年四月(1389)置全宁卫,永乐元年(1403)废。”据此可知,全宁即今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元的全宁路,系弘吉剌部世袭封地。洪武年间明军北征,曾在应昌、全宁等地与蒙古军队数次激战,而此一地域也成为明军与蒙元军队对峙的最前沿。直到洪武十四年(1381)之后,盘踞于全宁地区的全宁四部被明军俘获,全宁地区再次回到明廷的控制,因此省废元时全宁路建制。洪武二十年(1387)设置大宁都司,并置大宁卫。洪武二十一年(1388)明廷改大宁都司为北平行都司,除本城外,陆续设置新城卫、富峪卫、会州卫、木榆卫、全宁卫、营州左屯卫、营州右屯卫、营州中屯卫、营州前屯卫、营州后屯卫等十卫。然而仅仅十余年光景,全宁卫即被省废,究其原因当与明初的北边防御政策有关。

一、全宁卫的设置

全宁地处大宁之北,此地原为蒙古弘吉剌部驻牧之地。洪武十四年(1381),弘吉剌部被明军俘获,部众离散,遂丧失了对此地的控制。到了洪武二十一年(1388)正月,朱元璋再次发兵北征。在三月的时候,“故元司徒阿速同其子哈麻儿来降”,明廷即“诏令于全宁居住”[1]2832,据此可知全宁一地成为明廷安置归降蒙古人的地区之一。正是由于故元司徒阿速等投降明廷,才为明军带来了新的北元军情。朱元璋迅速差人告谕蓝玉等“朕察其事情,知虏心惶惑,众无纪律,度其势不能持久。卿等宜整饬士马,倍道兼进,直抵虏庭,覆其巢穴,其众若降附,抚慰南来,毋失事机,以孤朕望。”[1]2835同年四月,明军即到达至捕鱼儿海(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贝尔湖)南岸,饮马侦知脱古思帖木儿营在捕鱼儿海东北80余里处,明军引兵奇袭,直捣元主之营。

此时的脱古思帖木儿毫无准备,正欲北行,没料到明朝大军骤至,匆忙之间命太尉率众拒战。由于元军缺乏准备,被明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元军战死者数十人,其余皆投降明军。脱古思帖木儿与其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数十骑逃遁。《明太祖实录》卷190洪武二十一年四月条载,脱古思帖木儿次子地保奴、妃子等六十四及故元太子必里秃妃及公主等五十九人、其詹事院同知脱因帖木儿将逃,失马窜伏深草间,擒之。又追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平章八兰等二千九百九十四人,军士男女七万七千三十七口。得宝玺图书牌面一百四十九,宣敕照会三千三百九十道,金印一、银印三,马四万七千匹、驼四千八百四头、牛羊一十万二千四百五十二头,车三千余辆。[1]2866

脱古思帖木儿汗仓皇西逃至土剌河(今蒙古国境内土拉河),途中遭遇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弟阿里不哥后王也速迭儿(也作耶速迪尔)的军队,脱古思帖木儿战败,与其知院捏怯来等仅以十六骑败逃,幸得丞相咬住亲率三千骑兵来迎,始方得救。但是也速迭儿并未因此放弃对脱古思帖木儿的追击,命宗王火儿忽答孙等领兵追袭,最终擒获脱古思帖木儿,以弓弦缢死。天保奴也被杀。[1]2910也速迭儿在部分蒙古贵族的支持下称蒙古大汗。而多数与也速迭儿不同派系的汗位支持者们则对其表示了极大的反感,以至于宁愿南投明廷。捏怯来曾自陈归降理由:“阿理孛可(阿里不哥)子孙也速迭儿等人与斡亦剌(卫拉特)人一起做反,毒害了我们的皇帝,夺去了大印,尽将百姓杀害。我捏怯来等与军民商量着,这般残害皇帝与百姓,人们只能四处逃避,只能投奔明朝”。[2]由此可知,捏怯来率众投降明朝,是蒙元汗廷中汗位争夺的结果。也速迭儿并非是忽必烈的后裔,是曾经与忽必烈争过汗位的阿里不哥的子孙。当年忽必烈用武力征服阿里不哥,从其手中夺取大汗之位,并且在元朝时期,蒙古大汗的汗位始终由忽必烈的后裔继承。此次也速迭儿继任大汗,标志着蒙古汗廷发生了重大变化。至此之后,北元陷入汗位争夺的政治漩涡之中,先是忽必烈系、窝阔台系与阿里不哥系之间的争斗,后来合撒儿系也加入了汗位的斗争。从此,北元政权陷入分裂之中。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据史籍记载,洪武二十一年(1388)失去蒙古大汗庇护的捏怯来、失烈门、老撒等人,不甘心拥立也速迭儿,无奈之下只得率部东归,与此同时派遣右丞火儿灰、副枢以剌哈、尚书答不歹等率其部三千人到南京进贡马匹向明廷乞降,明朝政府即命锦衣卫指挥答儿麻失里赐于其白金彩缎以安抚。到了洪武二十二年(1389)春正月之时,故元国公老撒率其部属入朝觐见,称知院捏怯来等愿于大宁等处居住屯种。明太祖朱元璋即派遣使者前往抚慰,给予粮食、布帛等生活物资。命其可以“于口温、全宁、应昌随便居止”[1]2928,并于当年四月,明太祖即下诏在原全宁路旧址以“捏怯来、失烈门等来降,置之全宁卫”[3]8467,并遣使赍印往赴全宁。从此明朝正式省废了故元在此地的行政设置,同时也正式宣告全宁一带作为蒙古弘吉剌部驻牧之地的历史彻底结束。

明朝任命捏怯来为指挥使,并且要求捏怯来将失烈门以下的其余部属、将校具数上报,一并由朝廷授予官职。按明朝卫所制度,每卫设指挥使一人,指挥同知二人,指挥佥事四人,又设前、后、中、左、右五千户所以分领士卒。由此可知,明廷下谕设置全宁卫,虽然制度设置完全,机构完整,但是指挥使以下均为捏怯来旧部,可见明廷并未派兵驻守。又据《敕礼部行移应昌卫》的内容可知,礼部行文至应昌卫要求捏怯来规劝失烈门,而不是行之至全宁卫。很有可能当时的捏怯来率众驻扎在应昌卫,而失烈门则盘踞全宁地区。全宁路旧城已经毁于元末,明廷虽然建卫,但是史料之中全不见修葺全宁卫城池的记载,可见明朝并未修筑全宁城防。那么既无驻兵,有无城防的全宁卫,并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明朝北部边防。因全宁、应昌一带境美水草蕃,是良好的畜牧之所,归降的捏怯来等率其部众即以旧日弘吉剌部驻牧范围为本部驻牧地。明廷如此处置,虽旨在使这部分归降蒙古人乐生安业,但实际目的应是利用其为明朝戍守外围的边境。

二、全宁卫的废弃

虽然明朝对驻牧全宁卫的归降蒙古人十分优待,不仅授予官职而且还有粮食、财物等赏赐。但是即使在明朝下诏设置全宁卫之时,捏怯来等一众蒙古人,对于是否归降明廷还是很犹豫的。其中以丞相失烈门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明朝颁授官职之时,失烈门就犹豫不肯受命,还曾数次称疾不与使者相见。据《失烈门书》所称,失烈门确有旧疾,还曾因为出“歹疮”险些危及性命[2],但不论真实与否,从其多次拒见大宁和礼部所派使者的举动中,还是表现出了其对于归降的踯躅。对此,明太祖曾下诏谕礼部,表示:“朕削平祸乱,以一天下,二十余年,而朔漠尚未清。近命永昌侯蓝玉等率师直渡大漠,俘虏其众,虏主脱古思帖木儿逃窜北归,未达和林,为也速迭儿所害。惟知院捏怯来等拥兵自固,去逆效顺,率众来归,朕旋给印章,各授以职,而失烈门称疾不与使者相见。尔礼部可移文往谕捏怯来,若失烈门有意南来,可令入朝,决意北向,从其所欲。古之有杀身亡家而立名者,有保身全家而求生者,人之志固有不同,不可强也。”[1]2951同时《敕礼部行移应昌卫》中也说:“往古至今违天道,杀身亡家,立名者有顺天道,保众全身”,失烈门要是北行难趄,意欲复来,亦听其自然。[2]表达了朝廷希望捏怯来能够劝服失烈门归附明朝的愿望。

北元方面,也速迭儿在夺得汗位之后,便将其政治中心放在卫拉特、乞儿吉思一带。当时其所属佥院安达纳哈出的领地业已发展到鄂嫩河、兀古儿札河一带,同时向辽东扩张。此时,失烈门最终下定决心,暗地里与塔失海牙等通好,决心重新依附北元。洪武二十二年(1389)八月,失烈门便率其部下袭劫捏怯来,并亲自押送捏怯来到达也速迭儿的佥院安达纳哈出处。在到达安达纳哈出的领地之后,便杀死了捏怯来,之后失烈门正式归附也速迭儿。捏怯来被杀之后,其部众溃散,逃窜四方。明廷得知此事之后,便诏谕朵颜、福余等卫招徕、安抚捏怯来旧部,并将其重新收编,送往大宁。在大宁之地,朝廷恩赐粮食、布帛等生活物资,仍然遣返全宁卫安置。[1]2956至此,捏怯来的旧部与朵颜、福余、泰宁等部发生了较为密切的往来,全宁卫的官署设置再不见于史书,其实际上则成为朵颜三卫驻牧地的一部分。靖难之役后,明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全宁卫遂告废置。

三、全宁的置废与明初北部边防

1368年元廷北迁,为了抵御蒙古,明太祖便开始在明蒙对峙的沿边设置都司卫所,构建明朝北部边防。洪武四年(1371)初置“东胜城于三降城之东,与三降城并,东联开平、独石、大宁、开元,西联贺兰山、甘肃北山”,[4]249构建一条北部边防带。但是由于洪武五年(1372)岭北之战的失利,使得这条防御线不得不向南收缩。洪武二十一年(1388),大将冯胜、蓝玉等先后迫降盘踞辽东的纳哈出,打败脱古思帖木儿,同时北元统治阶级汗位之争激烈,实力受损,北元对明的防线迅速收缩,明朝重新控制了漠南地区,才再次将边防线向北推进。

面对众多仍居于此的蒙古部族,明朝统治者清醒地认识到,仅仅是单纯地依靠军事力量对蒙古部族进行驱逐、消灭是不可行的。于是为了巩固胜利,加强明朝的北部边防,明太祖派遣诸子驻守北方,命庆王就蕃宁夏,宁王就蕃大宁,谷王就蕃宣府,韩王就蕃开元,代王就蕃大同,肃王就蕃甘肃,卫王就蕃广宁。加上之前秦王就蕃西安,晋王就蕃太原,燕王就蕃北平,这样就构建了一条自辽东至甘肃的防御线。并且为了巩固这条防御线,明朝还在此增设了为数众多的卫所。如,洪武二十年(1387)八月辛未,置大宁卫指挥使司,以将士有罪者往戍焉。[1]2769为了拱卫大宁卫,次年陆续设置了新城卫、富峪卫、会州卫、榆林卫、全宁卫等。这些卫所中就有大量为安置投降归顺的蒙古部族所设置的羁縻卫所,如洪武二十年对纳哈出部众已有“令各照原地方居住顺水草以便牧放,择膏腴之地以便屯种,如北平、潮河川、大宁、全宁、口南、口北旧居之人立成卫,分与汉军杂处。”[1]2754根据洪武二十二年(1389)全宁卫设置的情况可知,全宁一带是明廷安置失烈门、捏怯来等部众之地,以其为指挥使的同时,并以听其属部担任以下官职。因此全宁卫并不是明朝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单位,而是一个安置归降蒙古人的羁縻建制。如全宁卫一般的还有洪武二十二年(1389)五月于兀良哈地所置的泰宁、朵颜、富余三卫等。这样的羁縻卫所既较好地安置了归降蒙古人,同时明廷又期望能通过对归顺的蒙古部族实行羁縻政策,进而从根本上消除蒙古对明廷的威胁。此外从地图上看,全宁卫的位置在大宁所辖诸卫中最前沿,可以说是处在当时明朝与蒙古的分界线上,是明朝北边防线的最外围,与明朝中央的关系十分脆弱。因此,当发生了失烈门叛逃之后,明军无法对该地区实行有效的控制,只能听任其左近的朵颜、富余等卫对其进行招徕、安抚。

明太祖死后,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为了争夺皇位爆发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燕王朱棣成功夺取了皇位,但是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得北方的经济受到了重创。不仅如此,为了争夺皇位,燕王将大宁及北平都司各卫之兵都投入战争之中,诸多卫所为之一空,全宁卫亦未能幸免。

明成祖即位之后,虽然立即着手恢复沿边卫所,收集逃亡,但是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永乐元年(1403)三月,改北平行都司为大宁都司,徙保定,始以大宁畀兀良哈。[3]79这个决定等于放弃了大宁一带,即今天内蒙古地区。因此从整体上看,成祖时期的北部防线较之洪武时期呈全面南撤态势。对于明成祖放弃大宁的原因,虽然《明史》认为是“酬劳三卫”,但是仍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存在。①但是废置全宁卫的原因却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在明成祖重建北边防线的时候,鉴于靖难之役,明成祖有意撤蕃,削弱藩王势力,这就打散了原来明太祖时期的北部防线布置。而此时明朝的军事势力相较太祖时期亦有所减弱,难以实现对全部北边防线的绝对控制,因此北边防线呈现出逐渐南缩的态势。永乐元年(1403)诸卫均徙到内地,“后多失利,退而守河,又退而守边墙”[4]249,这样明朝北边防线外围宣告放弃,随后在“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3]2237

其二,成祖时期全宁卫与明朝之间有朵颜三卫之隔。靖难之后,由于朵颜三卫的叛附不定,明成祖将北部防线内撤,放弃大宁,这样就连大宁都成为三卫活动之地,更何况更北方的全宁。

其三,明廷经济负担沉重,无力供给。全宁地区早在元末就几经战火,早已残破不堪,粮食、生活用品等物资奇缺,全赖内地供应。如洪武二十二年(1389)三月,捏怯来遣人向明朝索要粮食,“今上于松亭关或大宁择顺便处拨粮给之” 。[1]2936虽然明朝实行了屯田,但是全宁卫系羁縻蒙古归降人之所,而且仅仅不到一年便出现叛逃、部众溃散的情况,因此根本无法经营屯田。如果明朝要保留全宁,那么势必要增加此地的军粮投入。而原本维系大宁卫的军粮供应已是明朝的沉重负担,且已有“因粮运艰远”而弃之不守之地,因此对于已经处于朵颜三卫领地之中的全宁也只好弃置。

综上可知,全宁卫设置之初即为了安置归降蒙古,令其为明守边。作为明朝北部防线的最外围,它成为一段时期明蒙对峙的地域界限。随着明朝北部防线的收缩及朵颜三卫的崛起,全宁卫名实具亡,成为三卫蒙古人的驻牧之地。

注释:

①郭造卿.卢龙塞略[M]//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6辑).薄音湖、于默颖.呼和浩

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贾敬颜.明成祖割地兀良哈考辨[C]//蒙古史研究(第1

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参考文献:

[1](明)解缙.明太祖实录.[M].北京:国立北平图书馆红格钞本微卷影印,1962.

[2](清)傅恒,陈大受等编.华夷译语[M].涵芬楼版,台北:商务印书馆,1918.

[3](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明)魏焕.皇明九边考[M]//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1辑).薄音湖,王雄编.呼和

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李月新(1981- ),女,辽宁绥中人,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北方民族史。

(责任编辑:李直)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蒙古高原漠南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014B074)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明代蒙古
崛起,蒙古帝国
蒙古靴
明英宗羁留蒙古陪侍考
《雲使》在蒙古
蒙古香
论明代宾礼制度下的礼乐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