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角度解读语文教材中的鲁迅小说

2021-10-07涂卉

高考·中 2021年7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

摘 要:钱理群指出: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仍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观点。这限制了学生认识鲁迅,理解鲁迅的作品,教学缺乏现实意义。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鲁迅作品时,看到他以文化巨人的姿态,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文化在国人灵魂中所造成的巨大的精神奴役的内伤,严肃地提出了“立人”的问题,这正是本文探究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鲁迅小说;中学语文;文化角度

鲁迅小说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无论是鲁迅小说的写作手法,还是表达思想感情的独特方式都对语文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教材中的鲁迅小说通常是以批判,讽刺,幽默的方式进行对事物本身的看法见解,鲁迅用独特的写作手法进行描绘。我们经常说鲁迅是封建社会的逆臣逆子,从封建统治营垒中来,又对封建统治阶级反戈一击。指出鲁迅不断向共产主义者转变、不断向马克思主义转变、不断向阶级论者转变。但是,仅仅从政治角度上去认识鲁迅,理解鲁迅的作品会有较大的局限性、也缺现实意义。

鲁迅是文学家,却非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家,而是被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称为“民族解放的急先锋”“圣人”的著名文学家,是一个有文化巨人思想,理性的非凡文学家。20世纪20年代初,鲁迅的作品几乎是作为第一批现代白话文,而且是作为其中的典范被编入到中学课本中的。可以说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改革开放之后,语文课本编写者对于鲁迅的作品依旧很偏爱,不管是从质量上面还是数量上面,都倾向于鲁迅的作品。新课标改革以后,鲁迅的作品的数量减少,但在中學语文课本上依然存在。鲁迅的小说中,对于封建社会的各个腐败风气进行了独特的见解和描绘,对于封建腐败的社会中所出现的打压肉体和灵魂的风气以及使封建人物变得更加淋漓尽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鲁迅先生的作品逐渐摆脱了政治枷锁,更加注重于人文教育,开创了鲁迅作品的新领域,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文学教育的发展。在语文教材中的鲁迅小说大多数是对人物各个方面进行有力的批判和描绘,多采用白描的手法进行对人物的外貌、形象以及独特的性格进行全方位的描写。从而能够更加具体而生动地反映出人物所表达的内心情感,同时从人物的角度出发进行反映封建社会中的残酷现实以及政策等等。比如说《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被丁举人这个封建地主阶级“吃”掉的;《祝福》里的祥林嫂、柳妈等人是劳动人民,鲁四老爷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阿Q正传》的阿Q是没有姓名、没有住所、没有家庭、没有相对固定职业的彻彻底底的无产者,而赵老太爷、假洋鬼子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等等。鲁迅小说中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都表现出了社会阶级的特征,并且对于这背后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刻骨而显露的揭露和描写,从人物的刻画当中体现出对社会阶层以及腐败风气的表现。在语文教材中,对于鲁迅小说中的文化特性以及鲁迅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深刻情感并没有进行完全的表现出来,不断的弱化了鲁迅小说中具有现实主义特性的写作风格。

《孔乙己》中的丁举人是经科举爬上去了的读书人,而孔乙己则是爬不上去的读书人,他们之间存在着阶级对立关系。那件若干年未清洗未缝补的标志着较高身份虽然一直穿在孔乙己身上,可是孔乙己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与“短衣帮”是等同的,由政治角度推断,丁举人与“短衣帮”之间也是一种阶级对立的关系。丁举人因为孔乙己偷了他家的东西而打折了孔乙己的腿,对于读者来说,这也不难理解,而“短衣帮”与孔乙己一样,在当时社会里同是“被吃”的对象,按理说,他们应该能互相同情,互相扶持,应该同病相怜。然而,孔乙己却被“短衣帮”们围着被一次又一次地嘲笑,他的伤疤被嘲笑,他的偷书被嘲笑,他的名落孙山被嘲笑,他的挨打被嘲笑,甚至他的死亡还是被嘲笑。“短衣帮”们,笑得很舒畅,笑得很快活。这就叫人纳闷了。其实,丁举人也好,“短衣帮”也罢,有着相同的文化心理,“十载寒窗”,理应“一举成名”,孔乙已读了书,就应该做官,做不了官,就活该被人欺负,遭人嘲笑。丁举人的毒打固然令人气愤,而“短衣帮”的笑有时更有一种发人深省的作用,他们的笑声里包含着更悲伤、更深刻的悲剧内涵。

《祝福》这篇小说中将祥林嫂这个人物的悲惨命运描写得淋漓尽致,同时从侧面的角度也体现出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程度以及社会风气。在祥林嫂身上所体现的人物悲惨命运同时也是当时现实生活中人物命运的化身。从政治的角度出发,思考当时的文化问题以及社会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可以在人物的身上表现出来。祥林嫂这个没有“春天”的悲苦女人,她的第一个丈夫祥林死在春天,被迫离家出走后在鲁镇被婆婆劫走是在春天,第二任丈夫和她共同留下的孩子阿毛被狼叼走是在春天,她怀着极大的精神痛苦而惨死在一片祝福声中还是在即将开始的春天。祥林嫂勤劳,一个女人可以顶两个男人干活;祥林嫂容易满足,不偷吃,不耍滑头;祥林嫂地位低下,仅仅是鲁四老爷家的雇工;祥林嫂贫穷,第一次到鲁镇打工的钱被婆婆全部拿走了,再次结婚后又要和贺老六偿还因为结婚而欠下的高利贷,后来到鲁镇后打工工资又统统拿去捐门槛了;祥林嫂可怜,最后完全成为一个眼睛间或一轮还表明是活物的乞丐。总之,这样的祥林嫂,完全是旧社会被压迫被剥削的典型代表,她的悲惨无法不让人潸然泪下。但是,我们在《祝福》中看到的是鲁四夫妇对她的皱眉,对她的厌弃,对花了巨大代价捐了门槛自以为赎清了罪的她最沉重的最绝望的打击,整得祥林嫂精神失常。最后鲁四夫妇看到祥林嫂没有任何利用的价值,就把她残忍地赶出鲁家,让她自生自灭。

但是,从文化的角度去观照,则会发现祥林嫂与鲁四老爷有着思想上的一致性。我们暂且看看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态度:祥林嫂首次到鲁镇时,鲁四见到她,不禁“皱了皱眉”,从内心里讨厌她,觉得她是一个不吉利的寡妇,极有可能认为既然祥林嫂的丈夫死了,她就不应该出来打工,而应该在夫家立牌坊当烈妇。当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时,鲁四说她是“伤风败俗”之人,这是由于祥林嫂不从一而终,不“守节”。因为她婆婆把她卖进深山老林,即使她本人对被迫再婚也作出激烈的反抗。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背景影响下,人物人生的自由以及个人的贞洁往往都会被封建社会的文化风气吃得干干净净。祥林嫂的死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风气影响下,已经成为一个很明显的导火线,从而揭发出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背景下人物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女性对梦想以及贞洁的追求和重视,但是常常会被当时的封建文化底蕴所破灭。祥林嫂到鲁家在未得知柳妈所说的自己要被阎王锯成两半分给死去的两个男人之后,感到惊恐不已,痛苦不已。她从柳妈那里得到化解这一巨大灾难的灵丹妙药后,就毅然决定把历年打工得到的钱拿去捐了门槛,自以为供千人踏万人跨后就真的可以赎清自己的所谓“罪孽”。捐门槛回来后,祥林嫂居然一身轻松,格外高兴,感觉再也没有什么精神负担。但是最终四婶一句“放着吧,祥林嫂!”却彻底击碎了她的梦想,打垮了她的精神,把她打入了地狱。试想想,如果祥林嫂像今天的绝大多人那样认为前后两任丈夫的死亡根本不是自己的罪过,那么她的精神还会崩溃吗?她的遭遇还会那么悲惨吗?认为祥林嫂“有罪”的,还有和祥林嫂同时处在被压迫被剥削地位的鲁镇的劳苦大众,他们认为祥林嫂被绑架以及被迫与贺老六成婚时,就应该撞死,只有这样才可以保住自己的贞洁。但现实中没有撞死,额头上留下的伤疤反倒成了祥林嫂的罪证。他们渐渐地厌弃了祥林嫂,特别是柳妈要祥林嫂去捐门槛,以及祥林嫂死后那群人漠然的态度,都充分说明了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在他们头脑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可以这样说,鲁镇所有的人,包括祥林嫂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杀死祥林嫂的“凶手”。而杀人凶器就是在他们头脑里已经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

同样的,《阿Q正传》中的阿Q和赵太爷,从政治角度分析,他们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是极为尖锐的。赵太爷因为阿Q宣布姓赵而惡狠狠地肆意打骂阿Q;赵太爷因为阿Q跟吴妈的“恋爱”事件,把阿Q打骂一番,敲诈勒索一番,还不给阿Q在未庄打工的机会,变相把失去生计的阿Q赶出未庄。最后甚至因为赵太爷的家被盗被抢,无辜的阿Q成为替罪羊而被杀了头。但是如果从文化角度去解读,也会发现阿Q与赵太爷文化心理上的内在统一性。阿Q和赵太爷的文化,心理上都表现出了对弱者欺压,对强者的软弱,这可以从阿Q的精神胜利法上看出,阿Q在面临强者的打击和欺压的时候并没有能力和勇气对强者进行反抗和还手。阿Q只是从精神上进行对强者的欺压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从而使自己的肉体和心灵得到解放和释然。这正如某些官员在下级和老百姓面前,高高在上,作威作福,目空一切,但是这些官员在上级面前或更大实力的人面前,他们往往战战兢兢,诚惶诚恐,阿谀奉承,趋炎附势。两个阶级的文化表现是如此相似,主子根性和奴才根性互相转化,说明阿Q和赵太爷具有同样的封建性的文化心理。

在我国文学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曾对鲁迅作品教育做出过改革。从这一时期教材读解内容来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来启发青少年“热爱新社会,痛恨‘四人帮’”,“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人生识字糊涂始》是围绕着语文改革问题,阐明了大众文艺应当运用有生命的语言的原则问题;《答北斗杂志社问》用来告诫文学青年应该认真学习文艺理论,严肃对待创作,深入生活,走革命文学的道路;《拿来主义》通过对拿来过程中分析、辨别、占有、挑选以及拿来主体的素养要求的强调,全面、辩证、精辟地论述了对待文化遗产应有的态度,阐明了丰富而又系统的文化继承观。这一时期,虽然对鲁迅作品分析进行了改革,但仍是在一定的政治思想的规范下进行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文本文学价值的研究。另外,由于高考制度、学校讲求升学率等“应试教育”方面的影响,“标准化”教学的倾向严重。对作品理解完全按照教参的标准答案进行“标准化”教学,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拓和培养。例如,对《故乡》的提示,仍强调“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村经济萧条、衰败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未能从小说的艺术结构总体出发,挖掘作品“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和隔膜”的主题。

鲁迅的小说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运用和教学都占了很重要的地位,鲁迅是文学界的一位伟人,他的小说作品不仅仅从文学的角度可以看出他对当时封建社会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独特见解以及思考和看法。鲁迅的小说作品中的写作方式和风格。常常都是以比较尖锐的角度出发从个人的生活体验以及在生活中的经历为导火线,从而揭示出背后所产生的种种原因。鲁迅的文学思考模式新颖独特,具有很大意义的讽刺性和批判性,不仅仅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对于当时封建统治者对于社会文化以及各个阶层管理的不足,缺陷提出了很多的相关建议。鲁迅的小说作品还可以体现出鲁迅自身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反省和思考,对当时现实生活中的所出现的阶层性和封建性的风气做出了很多的不同角度的分析。鲁迅小说在文学界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同时在语文教材中所出现比较典型的文章也可以更好地体现出鲁迅作品中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形式。同时为文学,传统文化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一个台阶,鲁迅小说作品,在文学界是值得反复品味和思考的。他不仅仅是鲁迅自身生活体验,对国家、社会、人民种种的理性思考的结果,同时也是对文化的一种不同形式的反省。

参考文献

[1]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09.

作者简介:涂卉.出生年月:1979年2月,女,民族:汉,籍贯:四川达州,职务/职称:高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阅读教学,单位: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七下第五单元写作·勤于修改
人教版七下第一单元写作·叙事要完整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口语教学改革初探
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能力训练的重要成果
关于《中学语文》的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