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21-10-07钟明宝

高考·中 2021年8期
关键词:政治素养课堂教学

钟明宝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推进,当前我国教育教学体系得到了全面的改革。特别是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对于创新教学制度、优化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与应用教学技术提出了全新的问题,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制定了科学的方案,进行了全面的实验。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重点研究如何将地理知识有效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进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和引导,为学生的个人素养发展、学习能力提升以及核心素养建设提供有效地保障和支撑。同时,在利用地理知识进行政治课堂教学的时候,唤醒学生人地协同的观念,建立学生的人文认知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理念和理实一体化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中政治;地理知识;问题分析;方法应用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政治知识学习素养,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融入全新的政治课堂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新颖的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以此来带动学生的政治知识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地保障与支撑。在此,教师可以将地理知识灵活运用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以此实现政治教学和地理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有效掌握和正确应用。结合地理城乡规划,学习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发展体系,以此突显政治课堂的时代性;结合地理综合思维的应用,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地理人文知识的讲解与分析,融合高中政治的相关内容为学生提供具有人文性的政治知识教学;结合实际案例的分析与研究,建立学生的地理区域性认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设计政治教学的实践活动,突出地理实践应用的机制和方法,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实践应用效果;最后,教师可以结合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地理中的绿色概念,融合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环保知识为学生提供全新的教学服务与引导。

一、利用地理城乡规划,突显高中政治课堂的时代性

地理城乡规划,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是一种基于城市发展区域和农村发展区域的有效整合与有效规划应用机制。通过地理城乡规划,可以实现二元化的城市和农村发展布局,逐渐朝着一元化的方向靠近,以此建立城市保障农村,以及农村服务城市的全新社会发展机制。从政治教学工作的开展角度来分析,基于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的应用,能够有效地突显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和建设的整体思路,且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相关地理知识内容实现对政治学科时代性特征的了解和参悟。

例如:师生在学习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三课第二课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发展体系的时候,需要结合地理知识中的城乡规划为学生创设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与教学空间,借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综合素养与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地理城乡规划的相关内容,应用身边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地理城乡规划。通过教师的分析与讲解,学生会了解到城镇和农村的区别,且能够认识到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发展体系是一种地理环境的有效依附和资源的共享。随后,教师可以将这一教学理念带入到政治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对当前的时代发展特征展开深入分析与研究,针对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大布局和大背景,为学生提供有效地政治课堂教学和辅导。这样,学生在学习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发展体系的同时,深入了解到该体系对当前时代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突显高中政治课堂的时代性。

二、借用地理综合思维,提升高中政治课堂的开放性

借助地理综合思维对学生进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在政治课堂上重点讲解与分析世界人文地理知识相关内容,以此作为前期导入,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识分析与解读,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社会环境下,不同地理环境下以及不同风俗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与生活特色。这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认知素养,促进学生的人文感知能力有着重要的支撑和帮助作用,同时对于改变学生的政治人文知识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也有着一定的辅导和帮助作用。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选择性必修《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教学的时候,需要正确的应用地理综合性思维,依托地理人文概念的分析与讲解,以及区域性文化特征的解读与研判,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保障学生的后续政治学习素养稳定发展和建设。如,教师可以结合亚洲地区的人文特色和欧洲地区的人文特色进行分析与研究,从地理学的角度,对人们生活的气候环境、地理位置、文化环境等做有效地探索和研究。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学生能够在学习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建立起一种正确的、有序的、科学的地理思维素养,从而有效提升高中政治课堂的开放性,这对于学生后续在政治课堂中深入学习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有着重要的引导和帮助作用。基于此,学生的学习深度会得到持续的发展,且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和建设。

三、善用地理区域认知,增强高中政治课堂的思辨性

在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主体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并且将学生局限于一个固定的范畴内,使其思辨性思维的扩散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而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融入地理区域认知,重视学生的感受,通过多个角度来增加师生互动性交流与沟通,使得学生能够在一种愉快、自然、快乐的氛围中去学习思想政治课程,以此丰富学生的政治思维,促进学生的政治素养,提升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在此,教师需要结合地理知识中关于区域差异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教学和辅导。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学生的政治学习效能会得到充分的发展,且学习的质量与学习的能力也会得到稳步的提高。

例如:师生在学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时,可以结合新西兰的奇异果这一地理知识案例。在课堂上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新西兰的奇异果,让学生知道,在全世界的奇异果生长中,唯独新西兰的奇异果的最好吃,主要原因是因为新西兰当地具备奇异果生长的所有气候条件,因此当地的奇异果享誉世界。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奇異果无法达到新西兰的奇异果的美味效果呢?”此时,教师再一同学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借助新西兰的奇异果,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这一知识难点便能迎刃而解。借用地理区域认知,增强了高中政治课堂的思辨性,有效地建立学生的政治思辨性学习思维和判断能力。

四、巧用地理实践力,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实践性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断的实践。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需要结合地理实践力的有效创设,为学生提供政治课堂教学,同时要在教学中融入地理知识与地理概念,将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建设在地理学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有效地政治教学与辅导,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双学科融合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地理知识中的等高线内容对学生进行实践应用活动的创设和开展。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或者星期天,在所住地的郊外通过爬山的方法和地图绘制的方法等,实现对所爬山峰的等高线有效绘制。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与热情,还促进了学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思维素养。这对于学生后续的政治课程深度学习,以及对于唯物主义辩证观念的有效建设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和推动意义。政治教学不只是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模式下应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区、走进社会。通过走访社区,深刻感知我国的基层民主自治的伟大成就;通过走访财政局,感悟当地的财政收支状况,深刻感知新冠疫情后复工复产采用减税降费的财政政策的积极成效,通过不断的实践应用活动开展,还能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与素养,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种正确的、积极的、有效地学习思维和学习态度。

五、妙用地理人地协调观,彰显高中政治课堂的引领性

在当前我国鼓励倡导的节能减排社会发展大背景下,绿色发展理念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的热点词汇。而且,绿色发展理念也是地理知识教学和政治教学中的重点板块。所以教师可以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通过一脉相承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有效地思维引导和培养,进而让学生明白如何从地理学的角度和政治学的角度对绿色发展理念做有效分析与论证。

例如:教师首先需要从地理学的角度让学生了解绿色发展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明白,绿色发展理念的应用能够保护自然环境,能够做到低碳减排。其次教师需要从政治学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讲解和分析,以此让学生明白当前的绿色发展理念应用是国际大势所趋,同时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体现机制和应用原则。最后,教师需要从时代引领性的角度,应用政治学的教学思维,对学生进行绿色发展理念发展和建设的作用性。通过教学,学生会了解到绿色发展理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且能够认识到绿色发展理念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必要性。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学生的节能思维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作为一门研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科学性课程,其相关知识与高中政治有着非常密切地联系。当前基于核心素养教学需求,以及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应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时候,需要结合现有的地理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全新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空间,同时要在学生的学科学习背景下,通过对地理知识的有效融合与恰当匹配,实现对学科内容的归纳与总结,以此建立一种全新的高中政治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而实现学生个人素养的有效发展,以及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的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邓淑婧.浅谈社会热点事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以《文化生活》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2(23):205-207.

[2]鄢敏华.寻求变化构建幸福的高中政治课堂[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11):42-43.

[3]邵迪.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内容的植入与教学方式[J].亚太教育,2019,05(11):116.

[4]毛志浩.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教学视角——以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14(11):20-2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本文系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8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数据可视化的高中“地理+”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18352000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政治素养课堂教学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