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任务群,探讨群文阅读

2021-10-07许宏坤

高考·中 2021年8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许宏坤

摘 要: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识字量、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等众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传统阅读教学已经不满足当今语文教学的需要,而随之而来的群文阅读在课堂中已得到广泛运用。本文将结合教学经验,分别从确定议题、设置探究任务、丰富学生阅读模式和组织分享成果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与传统的单篇阅读相比,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它基于教材却不局限于教材,群文阅读通过整合课内外资源,选取主题类或者写作手法类似的文章,让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感知文章,丰富情感体验。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借助群文阅读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开展群文阅读的必要性

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选择一篇阅读材料,按照“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注重讲解阅读题目和阅读技巧,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成绩。教师一篇一篇的教,学生也麻木的一篇一篇的学,如此一来,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处在课堂的边缘,无法融入课堂教学当中,降低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使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如今,在新课改背景下随之流行群文阅读与传统单篇阅读教学具有明显的区别,打破了传统单篇教学的弊端,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学习的权利。群文阅读有以下特征:(一)群文阅读的阅读材料较多,并且材料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二)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背景下,群文阅读把语文课程教学看作是一个整体,以议题的方式整合阅读材料,从而使得阅读教学目标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系统性。(三)群文阅读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群文分析中锻炼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加深阅读理解深度。由此可见,开展群文阅读势在必行。另外,群文阅读也对新时代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学生小、初、高的任何教材,还要了解更多的课外资源,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阅读整合,引导学生在多文本阅读中进行对比、鉴别,从而提高学生文化鉴赏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从而实现新时代对发展全面人才的要求。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具体运用

(一)确定群文阅读议题

首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本次阅读议题,在教材中选择相同、类似或互补的阅读文本,这也是群文阅读教学的核心。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效地群文阅读环境,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中提高阅读能力。

如教师在教学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中的课文《氓》时,这的文章叙述了女子恋爱结婚到被抛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男女不平等。这一类的体裁在高中教材中并不少见,教师可以以“探索古代女性婚姻命运”为议题,将之前学过的古诗《涉江采芙蓉》和本单元的《孔雀东南飞》结合在一起,展开群文阅读,让学生分析三篇文章的共性,深刻体会古代女子的爱情观以及命运走向。又如教师在教学苏洵的《六国论》时,本篇文章开篇提到六国破灭的原因,旨在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教师可以确立“古代帝国盛衰原因”为议题,引入《阿房宫赋》和《过秦论》等相关作品,让学生展开群文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此话题产生思考并分析,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而且也能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发展。确定议题是群文阅读特有的方法,在这过程之中,教师要遵循以教材为基准,最终回归教材的原材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确定群文阅读的议题,是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在确定议题后,教师要按照阅读主题和特点,整合相关阅读材料,让其有一定结构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保重群文阅读教学的正常进行。

(二)制定探究任务,拓展学生思维

语文课标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也可以采取制定探究任务的方法,这有利于拓展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思考的深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特征,设置相关的问题供学生探究学习,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教学為例,本篇文章内容主要讲述了郑国在被秦晋包围的危难之时,郑文公派烛之武说服秦伯撤兵的故事。烛之武运用个人口才和机智,成功化解了郑国危机。这篇文章也体现了烛之武深明大义、舍身救国的形象。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特征,选取《唐雎不辱使命》、《触龙说赵太后》等选文进行群文阅读。这些选文与《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充满智慧的说服过程,并且难度相当。学生在初步阅读三篇文章后,教师可以设置具有挑战性但通过学生合作能够得出答案的探究任务,供学生思考。如教师设置如下探究任务一、《烛之武退秦师》、《唐雎不辱使命》、《触龙说赵太后》三篇文章都有精彩的说服技巧,你能简单说说他们的特色吗?他们的说服技巧又给了你哪些启示?前一个探究任务需要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文章主题进行思考。如学生思考后,可以得出烛之武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利益,从而说服秦伯退兵。唐雎用自己的不卑不亢、大义凛然的态度折服秦王、触龙以自身为例,谈到父母对子女之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服赵太后。而后一个探究问题更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得出自己独特的观点。探究任务二,这三篇文章给我们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你能通过对比的方法,总结出塑造人物的方法吗?这个环节的难度较小,目的是希望学生跳出单篇阅读的思维,从众多人物塑造中发现共通之处。

从本文介绍的设置群文阅读探究任务来看,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不应该局限于单篇文章内部,而是可以站在群文的角度,设置统领性的问题,拓宽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总结出规律性的知识点,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三)丰富学生阅读模式

在确立群文阅读的议题后,为了更好发挥群文阅读的作用,教师需要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创设多元化的阅读课型与之配合,如比较阅读式、读写结合式等课型,丰富学生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中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而群文阅读相比较单篇阅读来说,还具有内容繁多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尽可能的在教学过程中激發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然后为学生提供其他阅读文本,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如在教学贾谊的《过秦论》之后,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文中统一天下却二世而亡的原因十分感兴趣,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恰当的引入有关文学阅读,如苏洵《六国论》,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阅读中比较文本的异同,并请小组代表回答。通过讨论,学生回答:“从内容上来看《六国论》语言锋利,以史为据,论证了六国灭亡是因为为了贿赂秦国而不断的割地,从而壮实了他国,导致自己国家的灭亡。而《过秦论》揭示秦王因各种过失而失去民心,从而导致国家灭亡。”学生补充到:“在表达方式上,《过秦论》以叙事为主,而《六国论》则以议论为主”等。由此可见,学生在有自主阅读兴趣的情况下,阅读的效率也得到提升。在学生有了阅读基础后,教师可以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课后再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搜集与两篇文章有关阅读资料。阅读是语言输入的环节,当学生有了大量的输入后,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契机。如学生根据《过秦论》进行群文比较阅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内和课外所学知识,写一篇以“你对王朝灭亡的看法”为话题,不少于400字的文章,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可见,群文阅读也不仅仅是单纯的阅读,它同样需要一定的手段帮助学生内化阅读内容。教师要根据文本特征和学生的兴趣,选择相应的课型作为辅助手段,如读写结合,促进学生写作和阅读能力的共同提升。也只有在多种课型的辅助下,才能够实现语文课程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四)组织学生分享阅读成果

语文是语言艺术,是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多学科。课标提出:应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紧扣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要将课内外有效地综合,贯穿课内外优秀作品,并组织学生在课堂内以活动的方式进行分享,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如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登高》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结合之前学生所学诗歌《观沧海》、《望岳》和《登幽州台歌》等进行群文阅读,探讨“登高”诗的情感。除此之外,《登高》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孤苦漂泊,壮志难酬的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壮志难酬”主题的诗歌,并在下节课上课之前开展“诗词大比拼”的活动,要求学生不仅要说出诗句,还要有所分析。如学生分享:“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写出了苍炎白发的辛弃疾壮志难酬,但即使在梦中依然惦记国家。”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后,学生被文中的语言文字所吸引,感受到作者营造的优美意境。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同类散文进行阅读,并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如学生找到《清塘荷韵》、《荷塘晨色》等文章。教师组织学生不定期地开展“优美句子朗诵比赛”的活动,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小组中的朗诵者。学生朗诵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发表对所朗读的句子的看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如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清塘荷韵》中的第六自然段,并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体验:“这一段描写了荷花盛开的情形,还将眼前的荷花与其他处的荷花作对比,突出了门前池塘荷花的茂盛、惊艳,表达了作者对该荷花的喜爱赞美之情。”还有的学生同样有感情的朗诵了《荷塘晨色》的第二自然段,其他学生通过他绘声绘色的描述中仿佛看到了早晨幽静的荷塘中欢愉的牛犊子、受到惊吓的鱼儿以及洋洋自得的老牛。学生评价说:“这时一段多么美好的荷塘童趣啊!”(请详细说明学生分享了什么内容)这样,把群文阅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组织活动的方式能够使课堂充满生动性、趣味性,让学生积极投入阅读当中。

从学生不同的分享中可以看出,群文阅读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发面发挥了重大作用。除此之外,学生可以在课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分享的内容,也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个性。

总而言之,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已经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且相比较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在提高学生阅读质量,优化学生阅读方式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不管是在理论还是实践等方面,都属于初期阶段,教师们也在积极探索有效地教学方式,这也是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探索的漫长之路。

参考文献

[1]吴欣歆.学习任务群: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的重构[J].教育科学研究,2018,(11).76-81.

[2]冯尚财.摭谈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群文阅读教学模式[J].甘肃教育,2019,(13):98-98.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