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浅教”,润物无声
2021-10-07邱翠轩
邱翠轩
摘 要:肖培东老师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一书出版发行以后,受到了广大一线老师的热烈欢迎。肖老师的课看似“浅”,实则“深”,在看着似乎只是和学生话家常的教学活动中,其实是教师在精心地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沿波溯源,批文入情。这种“深读”和“浅教”的追求,让肖培东老师的课和他的课堂教学艺术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本文就围绕着肖培东老师“深读”与“浅教”的课堂教学艺术探索展开分析。
关键词:肖培东;语文课堂;“深读”;“浅教”;教学艺术
《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正因为此,当前的许多语文课像思想品德课、像音乐欣赏课、像班会课、像活动课……什么都像,就是不像语文课。还有一些老师受一些教学新理念的影响,一味地讲究课堂的“活跃”,课堂教学走向了单纯的“热闹”的歧途。教学结束后学生却脑袋空空,根本没有文字的积累、文化的积淀,完全缺失了阅读的愉悦感和兴趣,以致不愿去主动读书,教师课堂上“教给”的那些方法根本无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正如王旭所说:“这是当下时髦而虚伪的语文课,真的假语文。”肖培东老师本着一个语文人的初心,始终坚守在语文教学的“一亩三分地”上,扎扎实实地以语言文字的涵咏和表达作为自己的教学主线,“浅浅地教语文”,不玩高深的理论和花样,朴素、简约、理性、克制。以“实实在在的课堂”教会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书”,他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透彻的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的深度并不和教学有深度相联系,在基础教育阶段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学会去感受和理解文本[1]。文本解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对语言进行应用,所以老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不仅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文章,更要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出发[3]。肖培东老师曾经提到:当前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过度把语文课堂作为历史拓展课堂、政治拓展课堂、音乐美术鉴赏课堂,但是却忽略了语文的根本。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远比“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更重要。教学内容的选择决定了语文学科属性的存亡和学科价值的高低。肖培东老师坚守文本本身,牢牢地站在“这一篇”文本的土地上几乎不拓展。他主张要从文本中“得意”:读出文本的意图主旨,认为文本解读是要有深度,但教学却是深而有度。如果一味地追求深入教学,这样就会导致文本涉及的外部内容过多,学生无法及时的掌握这些综合内容。如果一味的追求创新,就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气氛过于活跃,但是无法掌握理解文本的深刻内容。例如在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的《老王》,这是杨绛先生所写的,在这篇文章中杨绛除了将老王称作老王之外,还将他称作是一个不幸的人。这是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让初中的学生去理解这个内容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時候就需要老师们的有效引导。肖培东老师的教学切入点就是“愧怍”,抓住作者和老王“对话”、开头的“闲话”以及课文中的“闲笔”中都体现了这种“愧怍”――这个老王的不幸者的善良以及作者一家的善良,还有作者写作时朴实意蕴深厚的风格。肖培东老师说道在对文本解读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内容,因为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因此在解读文本时,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老师们需要把握学生的综合情况,紧贴文本,发掘文本。不做过多的迁移拓展,“用这个文本”来解决“这个文本”本身的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
再如《假如我有九条命》一课,文章形式简单,文段相对统一,九条命都在每一段的开头第一句托出,一眼就可以大体理解九条命的内容,行文没有什么曲折,不容易架构起学生和文本之间的阅读桥梁,很难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老师很难教出精彩。肖培东老师本着自己对文本解读的个性追求,以对教学文本的独特理解,聚焦文本语言的表达形式,敏锐地找出课文中“一条命,用来教书”一句是教材的编者加上去的,原文是没有这句话的,由此引发了他的诸多思考,“你们知道吗?这九条命的文字,有一条命与作者原著中的表述是不同的。就是‘教书’的这条命”,于是由头文本语言而设计的课堂主问题产生了,“同学们,按照这篇文章里其他八条命的中心句的写法,编者有很多加‘教书’这条命的中心句的表达方式的,大家思考一下有几种方式。……想想编者为什么要选‘一条命,用来教书’这句话?”只有这种基于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而设计的主问题,才能带领学生走入文本的深处,领略文本语言的独特之处和写作者的匠心。
二、准确的定点切入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找到恰当的教学切入点是一个难题,它要求老师对语言文字要有极高的敏感度,同时也是在考验老师的教学眼光。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思维存入文本中,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其次思维又要跳出文本,围绕着一个单元的整体宏观情况,找准文本的切入点,这样才能够有效打开教学思路,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隐喻的世界和我们的现实社会。例如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孔乙己》一文的教学,就非常需要找准一个切适的切入点,才能够更好地展开推进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文本,获取相关的知识,形成自己的能力。《孔乙己》作为鲁迅先生的名片著作,网络上对该文的解读不计其数,各种教学设计层出不穷。研讨会的组织方老师也在课前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与课文有关的解读解析资料,此时如何教出属于自己的“孔乙己”?老课如何才能新教?肖培东老师面临很大的挑战。当时组织方课前告知了学生当天是肖老师的生日,上课要祝肖老师生日快乐。这让苦于找不到适当的教学切入点的肖培东老师一下捕捉到了教学灵感――“你们记得孔乙己的生日吗?”由“生日”原点,顺利延伸到对文本的解读。首先设问“你们最记得孔乙己的什么?”然后又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其他人记住孔乙己的又是什么?”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发掘,最后追问“这些人真的是记住孔乙己了吗?”从而引发学生对文本中的作者情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领会,帮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地了解。
三、独特的朗读体验
从肖培东老师的教学案例中,我们发现他对朗读异乎寻常的重视,几乎都是以读作为课堂上的主要教学活动。在他的课堂上,朗读既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更是至关紧要的支撑。“语文课就是读书课”,他带领学生读中悟、悟后读,紧贴着文本行走,基本不从文本外搬任何救兵,以读促思,以读促析,以读贯穿始终。所有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学目标都是通过朗读来达成,用朗读把学生带入文本深处。比如,在《山羊兹拉特》的课堂教学中,就有教师范读、有学生集体读有、学生个别读有、男女生交错读、师生分角色读,如遇精彩之处更是反复品读。一个“咩”字,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就读出了不同的声调和语气,由朗读开始的“害羞嬉笑”到后来的“感动颤抖”,读出情感,读出情境,读出思想。由游离于文本的表面到走进了文本的更深处。通过朗读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的教学也充分体现了肖培东老师重视朗读的教学策略。课堂上他不仅指导学生读好词句,还让学生读注释、读单元导读,默读、轻声读与大声读、个别读与齐读、分角色读、自读与范读、比较读、表演读等形式交叉进行,形式丰富多样,学生读得绘声绘色、情味盎然。
正如余映潮老师说:“没有诵读的语文课是语文课,但绝不是美的语文课。”肖培东老师的课堂可谓把朗读的效益发挥得淋漓尽致。有时是在学生的朗读声里入课,比如《春酒》中老师先带领学生齐读重点段落;有时是在朗读中品析文本语言,比如《假如我有九条命》中让学生反复诵读每段的中心句;有时又在学生的朗读声中结束教学,如《斑羚飞渡》让学生朗读关键句“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充分重视朗读,是肖培东老师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中非常闪耀的一点。
四、巧妙的课堂引导
在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课堂教学中,特别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思考,因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引导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肖培东老师总能以其独特的不露痕迹的课堂引导艺术,把他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不露痕迹地转化为教学解读,让学生不知不觉却又实实在在地消化吸收,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一)首先是导入干净直接
肖培东老师的课堂导入没有过多的刻意雕琢,都是就地取材,从对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信手拈来。看似普通,实则精妙无比,不但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直指文本深处,直达主题,同时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更愿意倾听的心理。《孔乙己》“你们记得孔乙己的生日吗?”的生日导入,《小小鸟窝,大大世界》的“小草联想”导入,《皇帝的新装》的童话文体特点导入,《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修改题目导入……。所有导入都简单直接,直击文本,绝不拖泥带水。
(二)其次是追问有术
肖培东老师曾说过:“好的课一定是靠好的问题来推动的。”他的课堂教学,都是以一两个提纲挈领的主问题推展开来,由主问题生发出可探究、能思辩的小问题。在主问题提出后,顺应教学发展的线索,不露痕迹地适时追问,加以引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理解更加到位。正如王尚志教授所说:“好教师帮助学生会不露痕迹,学生还以为是自己想出来的。”他的追问时机精准,追问方式多种多样。他会在需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追问,教学《山羊兹拉特》一位学生对小说的内容概括比较笼统杂乱,他马上追问:“嗯,相对详细的故事内容,可以再简洁些吗?”在探讨拯救兹拉特最重要的因素时,有一位学生的回答是:“我觉得是山羊兹拉特自己拯救了自己”,答案很独特,但也让人疑惑不解,肖老师就及时追问:“哦,很新颖,具体说说。”这样的追问,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简洁概括的能力和对观点的具体解说能力。在需要把话题转向文本时,肖老师也常常追问:“小说里是怎么写的呢?”(《山羊兹拉特》),“支撑你情绪的文字在哪里”(《春酒》)。当学生的回答接近教学重点时,他适时追问。如《山羊兹拉特》学生回答:“我觉得是人与动物之间一种最原始、最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关系拯救了山羊兹拉特,人与动物之间那种最真实、最纯真的感情。”学生提到了“感情”这个关键词,课文《山羊兹拉特》所在小说单元的單元主题是“情感”,肖老师立刻追问到:“感情?你从文章的哪些地方能找出这种纯真的感情?”
结束语
总结全文,我们不难看出,“浅教”背后是肖培东老师对文本的“深读”,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透彻的“深读”,没有扎实的功底,不可能有课堂上云淡风清的“浅教”,更没有“学生实实在在地学”。
参考文献
[1]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2016.1.
[2]沈移.语文课堂中导入的点睛作用——例谈肖培东老师课堂导入的教学艺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13):58-61.
[3]杨萍.立足言语,深入浅出教语文――肖培东教学艺术浅析[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