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
2021-10-07林永忠
摘 要:提升核心素养成为新课改内容与战略主线,也是教育教学中的工作重点。高中生学习压力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何运用有效教学策略来提高学习效率为高中化学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文章对现今高中化学教学现状,提出了核心素养下化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工作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学习学科知识后会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素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与其学习是分不开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他们掌握知识时应深入理解与运用,亦要重视培养他们的能力素养,这能促进他们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科素养我们应依据学科知识特点,认真研究,使化学课堂更加高效,让他们的创新意识与综合能力也能在学习中茁壮成长。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中的问题
高中化学知识复杂繁琐,如果仅依靠识记和课堂训练是无法达到高考对学生的要求的。学生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完善补充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但实际高中化学实验活动中很大部分同学非情愿做化学实验。高中生在做实验时经常按照教材的提示进行操作,很少思考实验中的问题,没有创新意识。并且许多老师传授化学内容时过于看重他们成绩,而不重视他们化学素养提升。在授课时侧重于讲解知识,导致学生没有进行应用实践的地方和机会。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高教学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对同学们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而受高考压力的影响,许多化学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经常对学生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然而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却没有给予重视,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比较传统,师生交流互动的环节较少,即使安排了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也往往流于形式。大部分高中化学老师不重视核心素养提升,更缺乏完善的评价的体系和标准。部分高中化学老师在授课时经常利用讲授模式将传授知识内容,在让学生进行实验时内容也以验证方式为主,并非所有的知识都需要讨论和探究,有些知识能够理解记忆即可。而学生做实验也不用考慮,根据化学教材中提供的流程依次操作就能够得出结论,无法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和训练,更不用提形成创新思维了。高中化学有效性指教师进行教学时要关注教学效益及学习效益,要重视互动教学的有效性的增强,减少学生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却取得最大的学习效益。高中化学教师利用科学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兴趣,使学习效益得到有效地提高。高中化学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不只看学生的成绩,还要看他们的个性进步和发展,使他们掌握化学知识过程也提升综合素质。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措施
(一)宏微结合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知识
宏微结合素养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宏微结合思维方式能促进他们掌握物质及其变化过程以及化学学科素养提升。物质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宏观性质,物质的化学变化能够使用微粒间的作用力进行解释。如物质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的特殊语言,通过化学式能够了解到表示的是哪种物质,这种物质的微观构成是怎样的。如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通过化学方程式则可以了解到反应物需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生成哪些物质,并从微观层面上对其反应的实质和反应现象进行解释。学科素养思想中宏微结合思想尤为重要,授课时我们可引导他们利用宏观微观符号来掌握化学内容,学生的宏微结合思想也逐渐形成,并学会从微观、宏观层面对其进行解释和描述,引导学生构建宏微结合的核心素养。
(二)分类探究物质性质及变化
高中化学教材中知识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的,这就体现了化学学科素养中分类表征核心素养。化学学习中引导学生将知识进行分类,使得他们分类表征的素养有了显著提升。教师讲解微观课程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建立分类标准。使他们在实验过程充分理解与掌握其化学内容,亦锻炼了他们能以化学角度来思考的意识,认识到利用化学实验探究能够发现、总结归纳一类物质性质。如可以通过分类探究认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学习。
同样,常见金属、非金属性质等知识的教学也可以采用分类的方法,让他们知识体系更为完善。物质的性质及变化等知识在生活、生产等领域中都有所体现,因此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为他们设置某种特定情境,让他们在特定情境里掌握与运用学习相关内容,从而形成自身的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的分类表征素养得到了提高。
(三)变化守恒认识化学反应实质
变化守恒知识属于高中化学知识里面比较重要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我们应关注这部分内容,利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的认识并形成变化守恒素养。如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相关主题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其与生产、生活中能源使用时要控制化学反应的程度的知识联系起来。
比如,授课“化学反应与能量”这相关主题知识中要引导他们认识到其在生产、生活中化学反应与生活中能源使用时要控制化学反应的程度。学习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原理后,要让学生了解化量转化的形式,让他们对生活中燃料及电源等物质有新认知。高中化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生活生产中的事实案例,使同学们在遇到现实中一些问题时懂得应用化学知识去思考处理。由于化学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抽象的概念时为了培养学生变化守恒思想,我们可让他们在创设的情境中掌握知识、理解概念。如学习无机物与其应用中的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时,要想让掌握离子反应的概念,高中化学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宏观物质间的反应情境,让他们对物质间反应有宏观认知,然后再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反应的实质。许多化学知识的学习借助实验探究能够降低难度,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实验过程能促进他们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
化学学习中教师利用化学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学习,使他们在化学探究中理解与运用所学化学内容。如化学能和热能相互转化的认识,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等。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探究来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促进他们变化守恒核心素养的形成,使他们通过学习懂得运用化学思维方式,可用学过化学常识化解生活中难题。如在进行能量转化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时,高中化学教师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常见能源应用依据、应用的利与弊,使学生清晰透彻认知变化守恒的化学知识。
(四)借助模型培养学生模型认可核心素养
模型认可素养是高中化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素养,能增强同学们对化学内容理解与应用。授课时我们可制作模型来让他们对模型认可。如借助构模型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思考,使学生通过制作模型解决问题提升自主探究意识。让学生反复组装拆卸模式来认识模型的空间结构等。如在学习离子晶体、原子晶体等知识时可以借助结构模型来熟悉和认识物质。再比如进行甲烷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利用三维结构的动画展示甲烷的四面体结构,并让他们通过动手制作认识甲烷及其分子中各键长及键角的关系。在学习烃及其衍生物的知识时,我们可在肥皂测试中增进他们对酸与醇间的脂化反应理解。
(五)借助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素养
化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验,化学知识教学前先分析所要学习的内容,将知识的学习按照单元、课时进行合理分配,突显对他们核心素养提升,授课时应把生活现象与化学相关知识融合,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实验探究素养的构建。如教师可以利用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安全事件为背景为学生梳理化学实验安全的知识,引导他们建立安全防范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通过思考使学生理解认识物质性质,并形成实验探究的思維。
(六)引用案例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核心素养
授课时我们应把培养绿色核心素养作为基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调查收集一些生活、生产中一些案例,引用案例帮助学生构建绿色化学核心素养。如生活中一些化学物质的不合理使用,如何正确应用化学物质与技术等。我们可通过引导他们了解现实生产生活中实例来掌握如何增加化学物质的利用率,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的意义,并在解决问题中形成绿色化学意识。
结束语
提升学科素养为现今基础教育研究要高度关注的课题,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重视化学知识的应用。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热情,激活他们思维,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密切地关注社会热点,提升他们学习化学学科主动性,让他们可在高中时期掌握化学知识,同时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国辉.新高考下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浅谈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模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31)103-104.
[2]水涛.核心素养指导下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环节探究——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j].考试周刊.2019.(99)136-137.
[3]宋子坚.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魅力中国.2019.(17)195.
[4]马世芳.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探索[j].文渊(中学版).2019.(9)121-122.
[5]余文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材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基于鲁科版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8.(27)172.
[6]李钰.高中化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4)77.
[7]李志敏.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读天下(综合).2018.000(010)p.106-106.
[8]杜亚.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8.000(003)p.113-113.
[9]何春秀.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有效体现核心素养的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12)95-96.
作者简介:林永忠.1973.04,男,汉族,籍贯:福建省福鼎市,学历:大学本科,单位:福建省福鼎市第一中学,目前职称:中学化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化学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