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教学理念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1-10-07邓雪英

高考·中 2021年8期
关键词:深度教学高中化学研究

邓雪英

摘 要:新课改理念影响下,高中化学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要着重培养个体化学综合实践能力,积极落实深度教学理念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深度教学理念是新课改背景下一种较为生动、高效,具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发展学科思维能力。高中化学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在深度教学理念下促进课堂学习活动进行,实现浅层学习向深度理解过渡,发展化学学科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深度教学;研究

目前,高中化学教师对课堂教学重视程度普遍不够,缺乏对化学教材内容深度讲解,班级学生无法在学习中理解知识点间内在联系,影响到化学教材知识掌握。深度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教师要积极开展高中化学深度教学,实现从能力到素养的深度教学目标,强调知识有意义形成,陶冶学生情操、促进教材内容掌握。有鉴于此,本文就深度教学理念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展开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深度教学概念及存在的问题

深度教学是指教师借助一定活动情境带领学生超越表层的知识符号学习,挖掘知识背后隐藏的丰富内涵价值,实现对知识有意义的学习。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师要关注学科素养的培养,以深度教学为路径来发展个体学科核心素养。但是,高中化学深度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忽视学生课堂地位、情境问题创设不够丰富、未能连接已有知识、无法感受化学知识形成、不重视学生品格培养和课堂反思深度不足,上述问题影响着学生对化学教材内容深度理解,无法形成学科思维能力,影响到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二、深度教学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尊重个体课堂地位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化学学习活动,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引发思维向深度思考。课堂教学中,学习是最基本活动,高中生内心往往存在着依赖教师讲解的心理,不愿意积极学习、主动探究,学习质量和效率不尽如人意。高中化学化学授课时,教师要减轻学生内心依靠心理,引导他们课堂开展探究活动,在思考中掌握教材知识、发展学科素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物质的量”是一个教学难点,原因在于概念较为抽象、学生未能建立起“聚微成宏”思维方法,加之学习方式不当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教材定义了阿伏伽德罗常数,为了帮助高中生把宏观和微观有效结合,教师采取了类比和比较教学方式来展开课堂教学,降低化学课学习难度。如,课堂类比教学中,宏观角度(126.32g→1堆←20个1元硬币)、微观角度(0.012kg12C→1mol←6.02×1023)来进行学习,括号中的数据第一个表示质量、第二个表示物质的量、第三个表示粒子数,以类比方式进行教学搭建起已知和未知知識间桥梁,帮助学生解决化学问题,快速理解高中化学新知识。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到研究对象相同点和不同点,从根本上认识事物。要想快速记忆阿伏伽德罗常数,教师列出了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圆周率对比表,从符号、精确值和近似值三个方面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大脑中建构新的常数,形成知识自然增长、实现深度理解。此外,教师还组织班级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邀请优秀学生展示优秀学习方法,帮助大家共同提升化学水平。

(二)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教师要关注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了解学习认知心理,结合生活实际来展开教学。目前,创设问题情境在化学课堂中有着广泛应用,为化学课堂提供了丰富教学资源,教师在化学课中引入问题情境直观地展示教材内容,开阔化学眼界、丰富化学课堂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帮助高中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探究新知识欲望,为本节课学习开个好头。

讲解“电离”知识点时,教师设计了问题情境:“根据人民网报道,我国因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大(多媒体展示补铁剂图片与实物)”,由此引出问题——市售补铁剂中铁元素是+2价还是+3价?班级学生纷纷表达猜想,有的认为是+2价、有的认为是+3价、有的则表示+2和+3价都有,由此展开科学探究。学生取出适量补铁剂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震荡后静置,取上层溶液分别装于A、B两个试管中,分别向两个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和KMnO4溶液震荡,观察产生的实验现象,得到结论发现补铁剂中铁元素化合价是+2价。紧接着,教师再提出问题“为何补铁剂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学生思考后发现如果铁氧化为+3价状态,血红蛋白转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了载氧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呈现“市售补铁剂”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到生活与化学间紧密联系,从中习得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掌握化学探究过程。情境化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三)基于已有学科知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实际上,学习的过程并不是新知识突兀学习,而是基于已有经验基础上学习,化学教师要结合班级实际学情来展开授课,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在思考中掌握化学教材内容,提升学科思维能力,实现深度学习。

初中阶段学习中,班级学生掌握乙酸酸性,为了进一步加深认识要学习羧基,以传统授课让学生了解羧基具备酸的性质,但在书写羧基与常见物质反应方程式中存在困难。化学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和动手实践基础,教师引导他们根据有机物中碳原子成键特点来用手中材料拼出甲酸、乙酸、丙酸球棍模型,在自主拼建模型中建构微粒观念,从分子式、结构简式和官能团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在掌握旧知识基础上来讨论乙酸物理性质,设计方案来验证乙酸溶解性、在交流中探讨乙酸和乙醇区别,有效增强课堂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科思维能力。课堂化学教学中,教师还会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羧酸酸性,以乙酸为例再延伸到其他羧酸酸性,以实验方式来验证物质酸性强弱的原理和方法,增强课堂探究能力,发展逻辑推理能力。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化学教师设计问题一步步引入课堂思考,让每个人积极参与化学课堂学习过程,促进对知识深度理解和掌握。

(四)强调化学知识生成

知识生成强调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在生成性课堂中,教师根据班级实际学情来调整教学过程,结合课堂表现与学生共同营造良好动态互动氛围。化学教学中,教材部分知识点适合进行学习探究,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基础上引导深度交流和思考,把存在于内心的知识引导出来,真正变为他们的实际知识与技能,形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对教材内容深度理解和掌握。

在讲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知识点时,基于学生已掌握知识展开授课,引导他们利用平衡知识进行大胆假设、掌握学科教材内容。本节课授课中,以我国某地喀斯特地貌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即,难溶物(CaCO3、AgCl等)是否一点都不溶呢?结合思考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探究,展开动手实验:1.向过量的NaCl溶液中滴加2滴AgNO3;2.充分震荡后加入少量KI溶液;3.小组其他成员观察并记录现象。以小组方式来探讨AgCl沉淀溶解平衡,写出电离和平衡方程式,再类比写出BaCO3、AgBr、CaCO3等突破沉淀溶解平衡方程,从中提炼得出化学学习规律。课堂小组活动中,组内成员探讨化学反应中的实验现象,分析其中的原因,教师在讨论中予以指导来形成一致结论,结合分歧展开辨析,不断碰撞化学思维来提升化学综合能力。小组讨论完成后,教师针对讨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讨论中不同之处进行重点讲解,把问题不断向更深层次延伸和拓展,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和成就感。

(五)陶冶培养学生品格

化学教育并非冷冰冰的知识说教,其中蕴含着学科发展史,应当予以重视。化学史是一门自然学科,发展中有无数化学家为之做出贡献,基于事实材料经严密推理而形成。化学课堂授课中,教师要关注化学史在教学中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从真实现象中推导得到结论,结合化学模型发现来展开学科教学,以化学史来丰富授课内容、陶冶培养品格,帮助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以“原子结构模型”课堂教学为例,学生在生活中很难理解原子微观状态,单纯课堂说教影响到授课质量和效率。面对这一难题,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化学史进行教学,加强课堂思考,经历化学家对微观粒子思考。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从从古希腊时代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不可分哲学思辨,到道尔顿微观角度发现物质由原子组成(同种元素原子相同、性质相同),再到汤姆逊发现电子提出“葡萄干面包式”模型结构,再往后卢瑟福设计实验重新认识原子结构模型。课堂讲解中,教师把教材内容一步步展开、讲解原子结构模型研究历程,在化学史故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在内心深处重新认识原子结构模型。实际上,化学史中蕴含着化学家发现知识的想法和历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感受化学发展的不易、加深化学学习深度。

(六)做好课堂反思教学

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和研究,要想实现深度教学要关注教学中每个环节,积极做好课堂反思工作,认真领会和学习新课改理念,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实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构建出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结合教学反思出现的问题,化学教师积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丰富授课内容,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讲解,促进对教学内容深度理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是自然学科,所有物质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等来自于实验,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尽可能留出时间供学生课堂动手实验,培养他们实验过程中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遇到异常现象要引导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在分析和讨论中碰撞化学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让每个人在化学学习中变得“好学”“乐学”。与旧教材相比,化学新教材内容广度变广、与生活联系紧密、更加重视探究性教学,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挑战。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落实新课改理念、研读教材大纲来找到新旧教材间区别,注重自身能力和素质提升。同一节课程教学中尝试同课异构,结合班级实際学情展开讲解,让化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实现深度教学目标。

总之,高中化学深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课堂知识理解和掌握,从上述方面展开讲解,尊重个体课堂主体地位、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每个人都能深度吸收教材内容,发展化学学科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清辉.高中化学课堂深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9(08).

[2]伍崇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J].高中数理化,2019(02).

[3]周振宇.深度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0(04).

[4]魏鸿鸣.高中化学课堂深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考,2020(07).

猜你喜欢

深度教学高中化学研究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
谈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及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