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响红色旋律 弘扬大钊精神 全方位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21-10-04丁志民

文物春秋 2021年3期
关键词:李大钊纪念馆教育

丁志民

翻开历史的画卷,回望历史的长河,无数革命先辈怀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愿,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彪炳千古的壮丽篇章。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今,已走过了整整100年艰难曲折而光辉灿烂的历程。提起这个经历百年锤炼的大党,首先就会想起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李大钊同志一生的奋斗历程,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紧密相连。李大钊同志的革命思想、崇高精神、伟大人格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1997年8月16日,凝聚着全党和全国人民对李大钊同志深切缅怀和敬仰之情的李大钊纪念馆,在李大钊同志的故乡河北省乐亭县落成开馆,成为弘扬李大钊同志的伟大革命精神和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的重要阵地。纪念馆馆名由江泽民同志题写,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河北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冀东老同志代表李葆华、李运昌、张明远、于明涛等出席了落成开馆仪式。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对李大钊纪念馆的落成开馆表示了热烈祝贺,向前来参加仪式的李大钊亲属和冀东老同志表示了亲切问候。

李大钊纪念馆占地面积130亩,建筑面积8656平方米。纪念馆的设计融地方特色、民族风格和现代建筑理念于一体,由黑、白、灰三大色系组成,朴素、简明、庄重、大方,体现了李大钊质朴谦和的人格风范(图一)。李大钊纪念馆既是李大钊生平業绩的展览馆,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既是李大钊及其精神的研究中心,又是独特的旅游景区。

李大钊故居位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图二),是革命先驱李大钊少年成长和婚后居住过的地方。始建于1881年,由李大钊的大祖父李如珍设计监造,占地面积1010.1平方米,共有房屋21间,建筑布局合理,古朴无华,具有明清时期乐亭民居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纪念李大钊同志,成立了李大钊故居纪念馆,1997年后归属李大钊纪念馆管理。1982年7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李大钊同志故居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的重要基地(封三,2)。

建馆20多年来,李大钊纪念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设施规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服务规范》为标准,围绕“弘扬大钊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对大钊精神的研究和宣传,不断拓展红色阵地教育内涵,扩大红色文化开发成果,提升红色旅游服务水平,努力“以完美的讲解打动人,以优雅的环境吸引人,以优质的服务温暖人,以绝对的安全保护人,以丰富的活动培育人”,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使用上积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唱响红色旋律,以完美的讲解打动人

(一)与时俱进,全力打造精品展览

陈列展览是纪念馆的灵魂。李大钊纪念馆对外开放后,其基本陈列《李大钊生平事迹陈列展览》以丰富翔实的内容,比较全面、准确、完整地反映了李大钊同志的光辉一生,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既往展览已无法满足观众不断增长的参观需求,因此李大钊纪念馆又多次充实、完善展览内容和形式。2001年,李大钊纪念馆积极参与国家文物局开展的“陈展精品工程”评选活动,投资260万元,从内容到形式对原展览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改。在展览内容上以突出展览的思想性,再现大钊精神、人格风范为修改重点,补充60余件(套)文物或复制文物,170余件照片资料等,撤掉原展览中的油画、素描等艺术作品,增强了展览的真实性和说服力。在展览形式上采取格栏式排版方式,使展品更加主次分明,并利用李大钊北大红楼办公室和绞刑架两个场景的复原陈列突出了展览重点。整个展览按照大钊同志的精神信仰、品格特点,突出庄重、浑厚、质朴、简明、大方的格调,实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相互统一。2009年李大钊诞辰120周年之际,纪念馆又投资2126万元,对基本陈列进行了全面改造,增扩展览面积1000平方米,新增历史文物、图片、资料等300余件,并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展示手段有效结合,进一步增强了展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在2010年河北省文物系统陈列展览评比中获“十大精品展览”殊荣。2014年,结合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念馆投资600余万元,推出了《李大钊廉洁风范展》,为传承大钊遗志、弘扬大钊精神提供了一个重要阵地,成为党员干部、群众接受廉政教育、加强党性锻炼、培养廉洁意识、弘扬清风正气的重要课堂。2019年,结合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纪念馆投资400多万元,对《李大钊生平事迹陈列展览》进行了改造提升(图三),解决了建馆22年、改陈10年来展览版面脱色严重、中央空调动力不足、文物库房不完善、安全监控系统落后等问题,增加了智慧导航系统,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李大钊诞辰130周年。又投资500万元,推出《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展览,成为迎接建党100周年,配合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课堂。该展览包括“首传马列,奠定建党的思想基础”“培养青年,为建党做好干部准备”“深入实际,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天辟地,创建中国共产党”“殚精瘁力,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等五个专题内容,从新的视野、新的视角和新的视点讲好大钊故事,突显了李大钊同志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立下的丰功伟绩。

(二)强基固本,着力提高讲解队伍素质

宣教讲解是沟通纪念馆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是纪念馆对外形象的主要展示窗口,在纪念馆发展和社会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讲解过程中我们力争做到“三个把握”。

一是注重把李大钊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把握讲解内容的时代性: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突出李大钊矢志不渝地致力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的爱国情怀;在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教育中,突出李大钊崇高的人生信仰、坚定的气节操守、朴素真实的治家风范、高雅淡泊的情趣爱好、磊落的人际交往;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突出李大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突出李大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寻梦、逐梦、圆梦的不懈追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突出李大钊为中国共产主义革命事业作出的丰功伟绩和革命情怀,突出以李大钊为代表的革命先烈为了真理敢于斗争、勇于牺牲的精神境界,深刻体悟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

二是区别不同观众,把握讲解内容的针对性。观众人群因年龄、学识、职业等的不同,在参观过程中会有不同的需求,针对不同观众群,要有的放矢,因人施讲:对党员干部,讲解中要突出坚持真理、不忘初心、敢于担当、廉洁自律教育;面对成长期的青少年学生,讲解中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一般观众,则突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宣传。

三是高度重视讲解员队伍建设,把握讲解队伍的专业性。自2008年以来,纪念馆多次集中招聘讲解员。通過几次审慎、细致的选拔,又经过淘汰、轮岗、外调,最后将20名政治强、业务精、形象好的同志保留在了讲解岗位。通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她们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每年为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层次的观众提供着完美的讲解服务,成为李大钊纪念馆一张张亮丽的名片,先后在全国红色旅游导游员电视网络大赛中获得二、三等奖,在河北省博物馆讲解员比赛中荣获“优秀讲解员”称号。

(三)创新形式,丰富、深化讲解内容

一是以李大钊纪念馆为课堂,以“大钊精神”为主题,先后开展了“弘扬李大钊精神,做合格共产党员”“大钊精神的深刻内涵”“学习大钊人格风范,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等主题讲堂活动;二是打造“永远的丰碑——李大钊诗文诵读”廉政文艺专场,走进机关、学校和社会团体,广泛弘扬李大钊的革命业绩和高尚的人格风范;三是利用乐亭大鼓、乐亭皮影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组织开展“青春中华——李大钊与中国梦”主题文艺演出,展现李大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革命历程,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

二、提升景观品位,以优雅的环境吸引人

(一)突出人文特色,实现景观精致精美

在总体环境上,李大钊纪念馆包含了七个功能区:陈列展览区、纪念碑林区、广场活动区、休闲娱乐区、游客服务区、林果观光区、苗圃培育区,实现了整个园区“步步是风景,处处皆育人”。为从不同侧面展现李大钊思想,弘扬李大钊精神,增加纪念馆的园区景观,经河北省委批准,2004年建成了李大钊纪念碑林(图四)。碑林位于纪念馆主楼西侧人工湖——晨湖北岸,由碑楼、碑亭、碑廊三部分组成,建筑风格与纪念馆主体建筑相统一。通过59方石碑展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李大钊同志的部分手书、历史存留的有关李大钊碑刻的复制品,以及缅怀和颂扬李大钊同志的书法作品等,既是一个独立的景观群,又与主体建筑相呼应,成为弘扬大钊精神的又一个展区。2013年以来,我们又对园区内晨湖的破损地段进行了修缮,湖中栽种了莲花,并建成了梅园,完善了各种服务设施,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图五)。

(二)加强环境建设,实现园区净化绿化

严格按照4A级红色旅游景区管理标准,加强园林、卫生等各项管理服务工作。定期对草坪树木进行修剪,打造园林绿化优美环境。实行全天保洁,专职保洁人员分区包片,确保不留死角。

(三)及时维护修缮,实现管理精益求精

每年对园区所有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对于地砖、墙砖松动、防水漏水及涂料脱落等问题及时进行维护修缮,定期对牡丹园围栏、场馆铁艺透明墙、园区观摩飞机及李大钊故居的门窗、椽头等设施进行粉刷保护,对故居因自然风化而造成的漏顶、脱灰、烂檐等问题进行原貌修复,以确保给观众带来最佳参观效果。

三、完善设施功能,以优质的服务温暖人

(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服务理念

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李大钊纪念馆公开承诺“五心”服务:“接待观众热心,对待观众诚心,导览观众耐心,观众有难关心,接受意见虚心”,要求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接受观众监督。全馆志愿者深入践行“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服务理念,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相继组织了文明引导、文明礼仪宣传、便民利民、扶老助残等形式多样的大型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开展志愿服务500多次,服务20余万人次,成为全社会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标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二)优化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

李大钊纪念馆高标准、严要求,对标5A级旅游景区,规划建成了生态型停车场、功能完善的游客服务中心、五星级旅游厕所等高等级服务设施,并配备了医疗室、影视厅等,努力为观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为了解决困扰多年的故居周边排水不畅的问题,规划实施了李大钊故居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于2020年6月顺利完成了李大钊故居的排水工程,确保了故居在汛期的安全。

(三)加强人文关怀,满足群众需求

为满足特殊观众的需求,馆区内设有专用电梯,游客服务中心除提供休息椅、免费纯净水等常规服务外,还准备了婴儿车、手杖、轮椅等。另外,为提升服务功能,配合相关单位在纪念馆内开展活动,瞻仰厅还配备了音响、花篮以及党团誓词展板等服务设施。

四、加强安防建设,以绝对的安全保护人

(一)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

李大钊纪念馆始终重视安防、消防工作,不断完善安防、消防管理制度,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工作理念,定期组织全馆干部职工开展消防应急培训和演练,增强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和24小时岗位值班制度,每天对安防、消防设施进行检测、检查、记录,及时发现隐患,及时解决处理,做到“人防、机防、技防”有效结合,确保了纪念馆文物、观众、财产的安全。

(二)加大安防投入,优化安防设施

近年来,李大钊纪念馆先后投入150万元,在展厅、故居的重要位置配备了消防、安防设施,设置了参观路线图、安全疏散图和应急指示标志。安装了避雷保护装置,确保用电安全。引进电子领票、验票设备,观众凭身份证可免费领票入馆,确保了良好的参观秩序。整修砌建了湖岸区,设置了安全警示牌及救生设施,确保观众人身安全。同时投入近100余万元,在李大钊故居建设了300立方的消防水池,配套了高压泵房、消防栓等安防设施,全力保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消防安全。

(三)加强疫情防控,打造健康环境

2020年以来,为了应对新冠疫情,李大钊纪念馆全面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认真落实体温日报、外出报备、外来人员登记、定期清洁消毒等一系列疫情防控制度。加大防控宣传,编印并发放了《新冠疫情防控知识手册》、防疫知识宣传画报和宣传单,通过悬挂条幅、播放电子屏标语等方式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全方位做好源头防范。严格防控管理,科学制定“疫情常态化对外开放工作方案”,结合实际开展实战模拟演练,开发手机相关应用,实行网上预约,切实加强入馆人员管理,严格实行外来人员戴口罩、量体温、检测健康码、信息登记等防范措施,全力打造安全放心的参观、办公环境。

五、创新宣传载体,以丰富的活动培育人

(一)走向社会,开展特色宣讲活动

李大钊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党性党史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李大钊纪念馆组织了宣讲团,先后赴各高校及周边中小学校、乡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朗诵、舞蹈、皮影、乐亭大鼓等形式,开展大钊精神主题宣讲。在每年李大钊诞辰日、英勇就义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前后,宣讲团都会组织以“李大钊精神的深刻内涵”为主题的党史讲座,或以《李大钊廉洁风范》流动展览为内容,做“学习李大钊人格风范,筑起反腐倡廉思想长城”的主题宣讲。

另外,以李大钊研究为先导,先后推出了《李大钊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李大钊的革命足迹在京津冀》等8个大型临时展览,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李大钊的光辉思想和丰功伟绩,分别在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巡回展出,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受教育。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围绕庆祝建党百年和党史学习教育,李大钊纪念馆立足本职,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优势,广泛开展了“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主题巡展、“开天辟地——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主题宣讲、“高擎革命火炬,践行初心使命”主题讲座及“红色故事进校园”“李大钊诗文进课堂”等宣传活动,让党史教育深入人心,让大钊精神代代传承。宣讲活动以歌曲、舞蹈、大鼓、皮影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广大观众送上了一场场精彩的红色文化视觉盛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和热烈的反响(图六)。

(二)统筹兼顾,创新宣传教育方式

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闭馆期间,为了实现闭馆不停展,更好地服务观众,纪念馆充分依托互联网,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云讲解”开启服务新模式。依托官网开设了“网上展馆”,在微信公众号、网站推出了“李大钊诗文赏析”“小志愿讲解员的服务感想”“李大钊人格风范”等系列专题展播。讲解员连线胡家坨小学、大黑坨小学等多所学校,开展在线讲解并录制视频,通过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向全社会分享,让广大党员群众和青少年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深入了解先烈事迹。

二是“云视听”拓展宣教新渠道。2020年以来,深入开展了“红色故事”展播活动,组织纪念馆、故居讲解员和中小学志愿讲解员录制了《祖父的遗产仅一块大洋》《永远的丰碑》等20多部红色革命故事视频作品,并在“学习强国”“红色河北”等平台展播,其中多部作品在2020年6月的河北“红色故事”系列公益展播活动中获奖,李大钊纪念馆获优秀组织奖。2020年12月,李大钊纪念馆讲解员左婷入选全国首批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讲解员甄珍的红色故事短视频《〈李大钊同志略传〉背后的故事》在全国“追寻先烈足迹”短视频展示活动中荣获“个人创作优秀作品”。

三是“云宣讲”打造德育新课堂。2020年4月以来,李大钊纪念馆先后与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乐亭团县委、乐亭县新寨镇党委等多家单位连线,开展“高擎革命火炬,践行初心使命”主题宣讲,活动受众达4000余人次。李大钊故居宣讲团还积极参与乐亭县新戴河初级中学等学校的“云升旗”活动,并作“传承英烈精神,汇聚抗疫合力”云讲座,让英烈精神成为加强红色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的磅礴力量。

(三)深挖细研,积极推进文创开发

研究李大钊、宣传大钊精神是李大钊纪念馆的神圣使命。近年来,纪念馆持续不断地以出版研究专著、画册,拍摄电视专题片等形式推进李大钊精神宣传工作。积极开发以李大钊头像、手迹、名言警句为主题元素的纪念品,进行多角度宣传。此外,还引进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当地著名小吃等,满足观众的多种需求,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记忆。

(四)协作共建,凝聚合力抱团发展

近年来,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李大钊纪念馆注重加强与旅游部门的合作,积极参加省、市相关部门组织的旅游推介活动,加强“红色名片、蓝色画卷、绿色请柬”旅游资源宣传。同时,结合李大钊干部学院建设,做好红色教育与旅游产业结合的大文章,探讨“红红”組合,积极与周边省市县老区、红色教育基地合作,推进规划共谋、线路共绘、资源共享、发展共进、合作共赢。目前,与李大钊纪念馆签订参观协议的旅游社团已达260余家。

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已经在第一个百年团结带领人民书写了伟大奇迹,也必将在未来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作为伟人故里的守护者,革命火炬的传承者,红色教育的践行者,李大钊纪念馆全体干部职工将以大钊精神为引领,踏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大钊故事,当好大钊传人,在“十四五”的新征程奋力谱写共圆百年梦想的壮丽华章。

〔责任编辑:成彩虹〕

猜你喜欢

李大钊纪念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李大钊《青春》
题解教育『三问』
萧军纪念馆
李大钊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