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应对就业难的问题

2021-10-04苏凤娟唐明群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就业现状当代大学生应对措施

苏凤娟 唐明群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全国各大高校的扩招,大学生毕业人数剧增,同时受去年以来新冠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都举步维艰,导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出现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给大学生自身、社会和家庭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应对就业问题成为当今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这不仅关系着大学生以及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大学生、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协调配合来解决。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就业现状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134-002

大学生曾经是天之骄子,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梦想,能够考上大学就会有美好的前途和未来。然而,随着高校的普遍扩招,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不断地涌向社会,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每年都有大约600多万高校大学生毕业,然而在遭受整个世界经济不景气,尤其是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下,各行各业的岗位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少。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难上加难,更加需要我们的高效和社会共同努力来帮助他们去正确应对,促进当代大学生顺利就业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一、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就业机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由以前的国家统一分配向自主择业转变,实现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进行双向选择,这就意味着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新的挑战,既要面临严峻的就业新形势,又要面临着如何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考验,更要承受体制和就业观念转变所带来的压力。尤其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当代大学生就业更是雪上加霜,成为整个社会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新形势下,随着全国高效的扩招,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迅猛增加,就业人数也就越来越多,各个岗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出国留学生大量回国更是加剧了与社会供需之间的矛盾,这是当前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突出问题。

2.当代大学生就业心态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方面。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当代许多大学生表现出焦虑不安、思想浮躁、急功近利、一切向钱看等就业心态,认为自己是社会不可多得的人才,既要求工作轻松,又要求工资待遇高,稍有不如自己意的地方就立马跳槽,这种频繁的更换岗位是在人为地制造就业困难。

3.当代大学生很多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和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外,很少去主动思考自己的未来目标是什么,大多数大学生都很茫然,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导致毕业以后找工作遭遇四处碰壁的尴尬境地。

4.高校对当代大学生毕业的流向缺乏引导。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在丰富的物质条件下成长起来,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力,毕业以后都向往繁华的大都市生活,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为他们的首选,即使西部地区有较多的岗位,他们都不愿考虑。面对这种现象,高校应当帮助当代大学生正确面对就业新形势,引导他们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区去就业。

二、新形势下导致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当前经济的因素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大部分要归结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各个产业的发展状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发展较落后,制造业虽多,但科技含量普遍较低,社会上许多用人单位根本不需要高科技人才,因此,对大学生择业来说显得高不存低不就。更为严重的问题是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各行各业的影响,许多企业、公司关门倒闭,全球的就业岗位大大减少,尤其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在异国他乡留学的学生也回国就业,这一海归增多的现象加剧了内地毕业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

2.当前社会的因素

(1)人口众多

我国虽然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但仍然是人口大国,人口的基数较大,当代大学生正赶上大学生人数较多的时候,加之就业岗位本来就不多的情况下,就业难度就可想而知。

(2)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与当代大学毕业生结构不平衡。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决定着社会经济向多元化发展,这就给高校培养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高校来说,既是新的机遇也是挑战。高校需要在原有的教育体制上不断改革创新,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结构、人才培养的数量及质量方面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之间匹配,否则就会造成结构性过剩,从而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

(3)社会用工单位招聘问题导致就业市场劳动力供求不平衡。首先,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只注重文凭、学历而不注重实际能力,实际受聘人员能力水平与岗位不相适应而造成资源浪费。其次,一些用人单位存在生源地域、往届毕业生、或者性别歧视现象,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干扰着大学生就业竞争的公平性。

(4)社会就业机制的不完善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怪想横生。由于我国高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方面加以改革,把就业责任主体从国家的一包在内转变为大学生个人择业,然而,这些体制还不健全,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制法规还有待建立和完善,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等系列的就业机制还没有形成,这就给社会上一些人靠关系、走后门有了可乘之机,一些成绩和能力平平的大学生也能找到很好地工作,严重打击者其他大学生就业的信心。

3.當前高校的因素

(1)我国高校体制改革滞后于新形势下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这就造成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脱节,社会急需要的人才培养不出来,不需要的人才又过剩。再有就是,高校在专业取向方面受社会影响较大,一些热门的专业纷纷追捧,最后导致这些专业毕业大学生供过于求。

(2)高校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模式陈旧落后,许多高校延续着应试教育的模式,偏重于书本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社会实践能力、就业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实践能力低下,不能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造成找工作困难的境地。

(3)高校对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这方面主要还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校只管传授书本知识,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对高校而言,学生的就业率关系着自身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问题,影响着自身的存在和發展,因此,各个高校应当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力度,真正关心他们,使每一个毕业生能够顺利踏上工作岗位,为建设祖国贡献出他们的力量。

4.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1)就业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良的现象

第一,当代大学生就业时对自身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往往存在着过高的期望值,甚至急功近利思想比较严重。有的大学生受社会上不劳而获思想的影响,一味地追求经济发达地区和高收入、好福利的单位,总希望自己毕业就找到好工作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这样就使得某些地区的就业人员过于集中,人为地造成资源不均,同时就更加剧了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第二,当代大学生就业还存在从众心理严重。一些大学生听别人说某单位好,根本不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去考虑用人单位的岗位是否符合自己的发展前景,而只停留在表面薪水和声望上,盲目从众,没有主见。更为突出的现象是自从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许多大学生都希望自己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认为考公务员、进机关事业单位是不错的选择,不管自己是什么专业,也不管自己喜不喜欢那个专业都一个脑门报名参加这些考试,于是,出现了成千上万人竞争一个岗位的尴尬现象。第三,好高骛远,自以为是,不能脚踏实地,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来的问题。一些成绩优异的大学生面对用人单位的选拔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总觉得自己有多么的优秀,正当被聘上时又开始犹豫不决,这山望着那山高,最后错失良机。第四,心理素质较差。有的大学生在多次面试失败后,并不能总结经验教训加以提高,而是牢骚满腹、焦虑不安甚至一蹶不振。第五,缺乏危机意识。当代大学生都是在丰富的物质条件下成长起来,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强,他们也没有经受过任何大灾大难,很多大学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他们往往显得束手无策。

(2)当代大学毕业生整体质量普遍偏低

由于近几年来,高校的整合,很多原来的中等专科学校升为大专院校,大学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自然也会不断下降,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招到高校后仍然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也不锻炼自己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诸多因素造成当代大学生普遍素质有所下降,从而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更有部分大学生,为了骗取用人单位的初步审查采取假的文凭和证书的手段,这些缺乏诚信的做法对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形象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三、如何正确应对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难

1.社会方面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是大众瞩目的社会热点问题,他们的就业关系着整个社会发展的和谐与稳定,社会各界都应当关心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为当代大学生搭建更多的就业平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虽然社会各个层面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但新的形势下,尤其是受去年疫情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我们还应当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才能使这种局面得到缓解。

(1)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应当在新的形势下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提高大学生社会保障水平,避免他们面对失业时产生对社会的恐慌心理,树立他们就业的信心。

(2)促进和扩大就业。多渠道和多形式扶持大学生就业,比如,今年很多地区对大学生实行就业补贴,一方面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为用人单位留住了人才。还可以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2.高校方面

高校在新的形势下,应当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把培养现代化的人才放在首要位置。当今社会,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关键靠人才,而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应当承担起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为国家培养出高质量的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合格人才。

(1)高校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新的形势下,毕业生拥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是现代化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依据。因此,高校应当既要抓政治思想教育又要抓好专业知识教育;既要抓书本理论知识教育又要抓社会实践教育;既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又要锻炼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使教育的每个环节都统一到围绕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这一目标上来。

(2)高校应当加强就业指导。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增设一些就业指导课程在课堂上讲一讲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高校一方面在完善落实各种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深入社会去调查研究,在新的形势下,以毕业生的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与社会用人单位加强合作,推行订单制培养、校企合作等方式。还可以成立专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咨询组织,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性格特质、工作能力、职业倾向等等,必要的时候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对学生就业时的个人简历书写、求职技巧、职业道德等方面也要加以指导,尽量使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少走弯路。

3.当代大学生自身方面

面对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当代的大学毕业生承受巨大的就业压力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应当认清新形势下就业的大环境和大市场,在校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步入社会做充分的准备,知晓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拔要求,摆正自己就业择业心理,同时,树立市场经济观念,注重自身综合能力和竞争意识提升,充分利用社会和高校为我们搭建的各个就业平台,把自身融入其中,采用先就业后择业的原则,大胆地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使自己能够在众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是每个大学生所要面对的问题,这已经成为高校和社会的亟待解决和改善的问题,我相信,只要通过我们共同的不懈努力,当代大学生就业前景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猜你喜欢

就业现状当代大学生应对措施
影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因素分析
扬州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方向调查与分析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高职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