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亭修禊图》探究文征明的山水人文情怀
2021-10-04张晨曦
张晨曦
摘 要:《兰亭修禊图》是文征明七十三岁高龄时所作,是他青绿山水的代表作。该作品是文征明多次描绘的图像,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这个闻名遐迩的雅集场景,并赋予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该作品现今存世的共有三幅,主要讨论的是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的作品。文征明胸怀经世之志,但却屡遭挫折,入朝为官后,文征明逐渐对官场心灰意冷,在多次上书之后,于嘉靖五年(1526年)辞官离京。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使文征明余生都只专心致志于诗文书画,其作品《兰亭修禊图》也散发着闲淡古雅、清澈高旷的气息,表达着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
关键词:文征明;《兰亭修禊图》;山水情怀;人文情怀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子征明,自号衡山居士,长洲人,是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明代绘画史上优秀的画家,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文征明是吴门画派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文人画家,他一生钟爱山水画创作,在继承前人优秀精华的同时,融合自己的绘画心得,绘制了很多山水题材的作品。其作品中有浓厚的文人气息,不仅注重画面意境的营造,也重视画面中人文修养与情怀的表现。
一、《兰亭修禊图》的山水意境
《兰亭修禊图》金笺设色,长60.1cm,宽24.2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此画作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当时文征明已七十三岁。文征明在达成仕途心愿之后认清了现实,并于嘉靖五年辞官回乡,余生便专心致志于诗文书画的创作。文征明晚年名满天下,门生众多,那时的苏州也正处于经济繁荣、文人画风高速发展的时期,《兰亭修禊图》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文征明为保持自己文人绘画的独立性,并不出售所绘画作,也不迎合市场需求。潘深亮在《文徵明书画辨伪详析》中把文征明的绘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四十岁以前,作品以工细为主,但工细之中兼有写意之笔;第二阶段约在四十岁至六十二三岁之间,作品主要以工细精品居多,形成了柔中寓刚的艺术表现手法;晚期约六十四岁之后,画风兼有粗细两种面貌,并融入了书法粗中有细、劲健却又秀逸的笔势。这整个过程间,文征明的绘画理念也经历了几次转变,从早期主张“简淡为贵”到后期推崇“色墨并重”。《兰亭修禊图》就属于文征明晚期“色墨并重”的绘画作品。该作品取材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讲述了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的上巳节,王羲之与孙绰、谢安等四十余名文人雅士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举行仪式除灾驱邪,开展一系列助兴活动。会上,王羲之乘酒兴而作《兰亭集序》,而后该作品名扬天下,成为“天下第一行书”,被无数书法爱好者奉为经典。
《兰亭修禊图》采用了小青绿画法。元代后,文人画逐渐兴盛,水墨画被推到一个新的高峰,大青绿山水开始淡出历史舞台。元初,在赵孟■、钱选等人的影响之下,小青绿被融入文人画笔墨之中,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局面。文征明平生十分仰慕赵孟■,这在其书法、绘画、艺术审美上均有体现。在《题赵松雪书洪范并图》中,文征明曾写道:“右赵文敏公书《尚书·洪范》,并画箕子、文王授受之意为图。画既古雅,而小楷精绝,殆无遗恨。”表达了文征明对赵孟■的推崇之情。在绘画方面,文征明也同样追崇赵孟■的复古之风。清代钱杜曾说:“赵文敏之细攒点,文衡山全师之。用之青绿山石甚宜,水墨者亦可深秀可喜。”《兰亭修禊图》的青绿山水画法更多地师法赵孟■,属于文人山水画作。画中山水并不似唐宋时期大面积地使用青绿着色以表现大山大水,而只是略施色彩,表现小景山水。取山之一角,水之一段,且山无顶,水无源,突出了文人主题,使山水画作具有更多的文人气质。
作品整体布局疏密得当。在环山茂林之间,王羲之等三人对坐于水榭之中,彼时《兰亭集序》大概已经完成,其中坐着的一位文人似在观赏这幅作品,还有一位似在与他们交谈。另有八位文人墨客坐于曲水两边,姿态各异,但是都在注视随溪流而下的酒觞。这几位文人或沉思,或冥想,或是在交談,流觞曲水、茂林修竹、饮酒赋诗,画面中流露出恬静、悠闲之感。“植两桐于庭,日徘徊啸咏其中,人望之若神仙焉。于是四方求请者纷至,公亦随以应之,未尝厌倦”,这本就是文征明所向往的生活,也是他正在享受的生活。《兰亭修禊图》采用与《木泾幽居图》中同样的四角攒尖亭,亭顶的茅草做了较为细致的处理,画面中的山大都渲染上了翠绿色,有春意盎然之感。在山坡之间的交界处,文征明使用了大量的披麻皴,用墨较浓,笔法厚重,用笔更加老辣,并缓慢审慎。山坡与溪水山石使用了较为细劲的线,粗细长短各不同,讲究笔墨细腻富有变化,且勾线较多,皴擦较少,用笔精劲有力,却又沉稳含蓄。关于树叶的表现则十分注重墨色浓淡之间的变化,有深有浅,组合错落有致,不显呆板,使树林与山石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整个画面予人以干净、舒朗、闲适的感受,表达了文征明在五十多岁官场失意、隐居生活之后对于山水林泉的向往与喜爱之情,他没有了出仕意愿,只向往闲适、雅致的林泉生活。
文征明虽说是吴中地区文人集团的代表,但是他作的画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画。何良俊的《四友斋丛说》写道,“衡山本利家,观其学赵集贤设色与李唐山水小幅皆臻妙。盖利而未尝不行者也”。何良俊认为文征明的作品既不属于院体画,也不属于文人画,而是在“利家”与“行家”之间。文征明的画既不像行家画浓丽、厚重,而是更加淡雅、古朴、柔润,又不同于元代文人画的“逸笔草草”,用笔反倒更加细腻。这种手法融合了院体画和文人画两种绘画风格,是一种新的风尚,对吴中地区影响深远。因此,文征明是“行家”与“利家”之间的画家,是打破传统意义的文人画家。
二、《兰亭修禊图》表达的文人情怀
唐张彦远曾说:“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贵胄高逸之士,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文人画家是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有更高的艺术追求。清代画家沈宗骞曾说:“夫求格之高,其道有四:一曰清心地以消俗虑,二曰善读书以明理境,三曰却早誉以几远到,四曰亲风雅以正体裁。”从中可见,文人画家把雅致作为自己艺术生涯的最高追求。
文征明不仅出身于书香门第,一生更是严于律己,勤奋好学,在艺术的形式与表达手法上不拘泥于古人,而是不断探索,推陈出新。其子文嘉曰:“(先君)性喜画,然不肯规规摹拟。遇古人妙迹,惟览观其意,而师心自诣,辄神会意解。”文征明自己也曾经说过:“余有生嗜古人书画,尝忘寝食。每闻一名绘,即不远几百里扁舟造之,得一展阅为幸。”无论是在书文创作还是绘画表现上,文征明一直把“清雅别致”“超凡脱俗”作为自己的绘画目标。不论是自我修养,还是对雅致的追求,文征明都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与进取。辞官归乡之后,文征明在苏州筑“玉磬山房”,余生便专心致志地研究诗文书画。他本就爱游历山河、交友聚会,故闲暇之余便从大自然中提炼绘画素材,把自然当作自己的观察对象,在画面中表达心境。《兰亭修禊图》不仅表现山水,同时传达着文征明在辞官之后对于宁静、闲适、雅致、超脱世俗生活的渴望。这份追求不仅在这幅作品中体现,在《东园图卷》《惠山茶会图》《真赏斋图》中都有所流露。
《兰亭修禊图》取材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该作品对于山水的诗意描述,为后世提供了风雅的创作题材,形成了兰亭文化。文征明的这幅作品并不是在真实地还原当时的情景,表现具体的兰亭修禊故事,而是在描绘兰亭文化。兰亭修禊本指的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到水边嬉戏以除灾驱邪,但因王羲之等一行人这日的流觞曲水、赋诗饮酒、作序制书等活动,成为独特的文化符号。其后修禊的举行时间并非上巳节,举办地点也并非兰亭,只是文人骚客交游、宴饮、创作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冠上了兰亭雅集的名称罢了。
晚年的文征明热爱隐逸、诗意的田园生活,远离官场、世俗的黑暗与烦琐,只安心诗文书画的创作,不问世事。这与他早年的生活有关系。文征明家学渊源,幼时便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怀有经世致用的抱负,但现实是他九次科举失败,后以翰林院待诏的身份进入朝野,却失望而归。另外,作为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文人之间的聚集互动对文征明来说也是生活的常态,其中既有对古代先贤的模仿,也有文人之间互诉情感的需求。这一切经历都推动着文征明将自身的追求与绘画结合在一起。《兰亭修禊图》就反映了文征明的人生理想,也表达了他的性格特征。文征明一生谨遵儒家教诲,感情内敛,画作上的笔墨也苍润清丽,更偏爱秀丽、细致、雅趣的山水,推崇精工、含蓄、温厚平和的画风。他的画面中有着元人的淡雅清和,也有着宋人的工整秀丽,将元、宋二者的风格糅合而形成与他自身气质相符的独特风格,并深入自然之中观察,克服了形似与气韵的不统一,创作出神与形相融的作品。
三、结语
文征明一直都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去对待不同的艺术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他摒弃了“行家”与“利家”之间因出身和追求的不同而产生的成见,消除了文人画对院体画的轻视与院体画家被视為“画匠”的狭隘观点,这在他的时代中也是一种革新。从其画面中可以观察到,文征明的绘画是将文人画家的审美心得与院体画的苦心经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不断探索与革新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
文征明的绘画予人娴静、淡雅与温润之感。若是将他的作品当作是他内心世界的全部表达,那么不难看出,作品中并没有他对仕途暗淡的失意、愤懑,更多的是对当下生活的享受与他心灵上勃勃生机的焕发。三年的仕途经历使文征明更加懂得自己究竟想怎样去生活,也使他更加忘我地投身于诗书画的精神世界之中,不问世俗,只寻求心灵的净土。在他的引领下,当地文人也自发建立了一个社交圈,在这个圈中,大家只吟诗、作画或练书法,在抒发情感之际,还有朋辈的应和与慰藉,这些精神生活支持着文征明的艺术创作,也成为他艺术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
参考文献:
[1]文徵明.文徵明集[M].周道振,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何良俊.四友斋丛说[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石守谦.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文嘉.先君行略[M]//文徵明.文徵明集.周道振,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潘深亮.文徵明书画辨伪详析[J].荣宝斋,2004(6):210-218.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