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目标贯通的文言文思辨性阅读:《阿房宫赋》《六国论》教学设计
2021-10-04陈文德
陈文德
【课例主题与观察要点】
践行“师之蕴”工作室“单元目标贯通的学习课堂”的教学主张,探索单元目标贯通的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建议从以下几点观察课堂:1.课时目标的具体化;2.课堂环节的对应性;3.师生互动的启发性;4.理性思辨的有效性。
【文本解读与学情分析】
《阿房宫赋》《六国论》是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第16课的两篇课文。该单元的主题是“责任与担当”,对应的学习任务群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单元导语”提到:“要注意领会作者观点及现实针对性,把握其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鉴赏文章的说理艺术,学会在辩证分析与合理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按照“师之蕴”文本解读范式之“解读内涵三层次法”,对两篇课文如下解读:《阿房宫赋》显性内容为以铺陈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的建筑之奇、宫中美人之众、金玉珍宝之多;隐性意脉是秦始皇个人的奢靡生活与天下百姓的幸福生活的矛盾对立;深邃主旨是劝谏唐敬宗吸取秦亡教训,不要大兴土木沉溺于声色而激起民怨。《六国论》显性内容是纵谈六国割地赂秦导致破灭的历史;隐性意脉是赂敌求和对国家实力和军队士气的极大削弱;深邃主旨是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六国破亡教训,不要赂敌求和自取灭亡。
两篇文章都谈到了国家灭亡的教训,都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议论本质上都是劝说而非论证。但因文体不同又各有特点:《阿房宫赋》是一篇赋,兼有论的特点,以抒情为主,抒情中有议论;《六国论》是一篇史论,又兼有策论的性质,其议论并非就史论史。
结合文本特点和教材要求,《阿房宫赋》的教学價值在于体会“赋”的气势和感染力,理解赋论结合、以情代议的特点,感受作者的家国情怀。《六国论》的教学价值在于理解“论”的逻辑严密性和现实针对性,体会文章的气势和情感。
高一学生对“赋”和“史论”这两种文体的特点不熟悉,但对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有一定了解,知道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些都有助于理解课文。而且学生应该已进行过几次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具备了梳理文章思路和结构的能力,但在辨析文章的逻辑严密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
【课时目标与课堂环节】
单元目标:
1.把握作者观点,理解文章的现实针对性,鉴赏文章的说理艺术。
2.辩证思考作者观点,客观分析文章的论据及论述过程,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3.感受古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弘扬心怀天下、勇担责任、坚守道义的优良传统。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赏析赋的手法和特点,体会《阿房宫赋》的气势和感染力。(教学重点)
2.分析《阿房宫赋》的意脉,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难点)
课堂环节:
一、梳理阿房宫的特点,赏析铺陈渲染手法
1.作者是如何描写阿房宫的?
预设:鸟瞰(占地广)——特写(楼阁多、工巧精致)——仰视(宫殿多、高插云霄)——远眺(雄伟壮丽)——总括(大、气候不齐)。
2.作者是如何描写宫中的美人的?
预设:①明其来源——从六国掳掠而来;②状其梳洗——人数众多;③诉其哀怨——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3.作者是如何描写宫中的金玉珍宝的?
预设:①来源——六国从百姓那里掠夺而来,秦始皇再从六国掠夺而来;②数量——倚叠如山;③秦始皇的态度——弃掷逦迤,亦不甚惜。
4.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预设:富有气势和感染力(“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二、分析文章意脉,把握写作意图
1.作者如此夸张地渲染阿房宫建筑之奇、宫女之众、珍宝之多,目的是为什么?
预设:突出秦始皇个人生活的荒淫无度(骄奢淫逸)。
2.以上三个方面的顺序能互换吗?为什么?
预设:不能。三者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先建好宫殿,方可金屋藏娇,最后写金玉珍宝,是为了自然引出下文的议论——秦始皇穷奢极欲的生活是建立在对百姓搜刮掠夺的基础上的,并最终导致了百姓的不满和反抗,最后顺势劝谏当朝统治者爱惜民力以免重蹈历史覆辙。文章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张本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3.梳理《六国论》议论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教学重点)
4.质疑《六国论》的观点、论据和论述过程,培养思辨性阅读的习惯。(教学难点)
课堂环节:
三、课前自主学习,查找相关史实
预设:秦灭六国时间表(表2);六国赂秦割地与战败失地情况比较(表3)
四、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文章思路
预设:
五、大胆质疑文本,培养思辨能力
预设:
1.质疑论点:六国灭亡的原因很复杂。如秦国方面——有利的地理位置、国君励精图治、实行商鞅变法等;六国方面——六国互相削弱、国君的昏庸等。赂秦只是其中一个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况且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质疑论据:很多论据并不可靠。例如,周朝实行分封制,诸侯原来的土地是周天子册封的,文中“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与史实不符;燕国后亡主要是因为燕国距离秦国最远,而秦国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并非“用兵之效”;“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的史实不详,无从考证。
3.质疑论证过程:论证过程不严密。例如,齐国“与赢而不助五国”而后亡并不能证明“不赂者以赂者丧”,两者并不构成因果关系;燕太子丹是因为燕国眼看要被秦国灭了才冒险一搏派荆轲去刺杀秦王的,并不是因为荆轲刺秦王招致了燕国的灭亡;赵国因为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而错杀李牧,说明赵国国君昏庸,而非“用武不终”。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5.辨析《阿房宫赋》《六国论》的观点、论据和论述过程,理解两篇文章议论的现实针对性。(教学重点难点)
6.感受古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课堂环节:
六、了解时代背景,还原历史语境
1.杜牧所处的晚唐,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不但不励精图治,反而大兴土木、沉迷声色。唐敬宗十六岁登基,耽于玩乐,沉迷蹴鞠和打夜狐,不理朝政。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自述:“宝历(唐敬宗年号)大起宫室,广聲色,故作《阿房宫赋》。”
2.苏洵所处的北宋,朝廷每年要向辽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结果损耗了国力,助长了辽和西夏的嚣张气焰。苏洵借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委婉批评北宋朝廷纳币求和的政策。
总之,两篇文章都是借古讽今的劝谏之作。我们要站在当时的语境下辩证思考作者的观点,客观分析文章的论据及论述过程。
七、辨析论证逻辑,理解劝谏之意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认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他们的观点似乎都有失偏颇。联系写作背景,思考他们这样说的缘由。
预设:统治者的骄奢隐逸只是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之一,赂秦也只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之一,两篇文章的作者都夸大其词、以偏概全,为的是借古讽今,针砭时弊,劝谏当朝统治者。这体现了议论的现实针对性。
2.历史上阿房宫并未建成,《六国论》中很多论据与史实不符,难道是古人不懂历史吗?对此,我们该如何理解?
预设:《阿房宫赋》是一篇赋,有文学性,允许想象和夸张。而且这样更能突出秦始皇因骄奢淫逸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六国论》虽是史论,但并非就史论史,而是为了强调割地赂秦不仅削弱了六国联盟的实力,更是挫伤了六国军队作战的士气,从而劝谏北宋统治者敢于对辽和西夏用兵。因此作者不惜对某些史实进行了加工处理。况且苏洵不是史学家,出现少量历史知识的错误也情有可原。
3.国家兴亡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两篇文章在论述过程中都存在简单归因甚至牵强附会的问题。如《阿房宫赋》结尾说道:“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据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你认为文章的逻辑严密吗?
预设:如果从论证的角度看,逻辑不严密;但从劝谏的角度看,只要符合对方的政治利益,能让对方欣然接受,并且符合儒家的伦理道德,就是合情合理的。我们从两篇文章中读出了古人心忧天下的情怀。
【课例观点与研修体会】
还原语境,深度对话
1.尊重文体特点,建立对话基础。思辨性阅读是对话性阅读,而对话的前提是对文本的尊重与理解。《阿房宫赋》是一篇赋,抒情性强,文学色彩浓厚,所以首先要用文学的眼光去鉴赏体会它。而文章的描写顺序、段落衔接、抒情脉络、叙议结合等,都可以成为思辨性阅读的内容。《六国论》是一篇史论,首先引导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厘清文章的观点、论据和议论思路,在此基础上才能质疑文本,与文本对话。
2.还原历史语境,进行深度对话。《阿房宫赋》《六国论》都有“一文而兼二体”的特点:前者是赋与论的结合;后者是史论与策论的结合。因此两篇文章前半部分说历史,后半部分谈现实,借古讽今,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文中的议论本质上是劝说而非论证,不可用论证文的标准进行评价,只能放在劝谏的语境中去理解。因此要评估文本的逻辑,与文本深度对话,必须还原作者言说的历史语境,否则很容易导致误解。
3.群文比较阅读,促进深度对话。两篇文章文体不同,写作思路不同,但又有很多相似之处,将它们编入同一课,目的就是促使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与文本深度对话,提升高阶思维。此外,还可以拿苏轼的《六国论》、苏洵的《六国论》、清代李桢的《六国论》以及贾谊的《过秦论》进行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