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育人真谛
2021-10-04黄音
黄音
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和根本目的是育人。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有效地推动社会不断进步。育人观要切合国家对国民素养的要求,体现国家意志,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育人观要切合时代发展对人的素养的需求,以往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现在是大国办强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育人观要打破某些观念和模式的制约,回归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反复重申学生在教育中的核心位置。
于漪这样论述自己的育人观:以育人作为教育基本的也是最终的目的。在我们的教育中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为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就成为我的基础教育观,成为我此生不变的永恒追求。
于漪的育人观具有丰富的启示性:首先,育人既是理想信念,又是教育的常识。“育人”是教育的本质,要仰望星空奏神曲,在时代发展中明确定位和价值。“育人”不是高不可攀的,要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脚踏实地唱人歌,每一步都不能准星偏离,致使常识扭曲,走向异化或淡化。其次,“育人”需站在我国基础教育奠基的特点上来认识。育人是实现基础教育战略意义的关键所在,基础教育是“根”的教育,根正才能枝繁叶茂,因此育人需立民族精神之根、铸爱国主义之魂,思考究竟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一、寻找育人准星
育人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应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认识,有时代的特征,有地域的特点。这就构成了经纬纵横的育人起点。所谓“经”,是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待育人,预判社会变革对人的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前瞻性的眼光为明日建设者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奠基;所谓“纬”,是站在与基础教育发达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上,正本清源,彰显我国教育的精神和魅力,这就是于漪常提到的,面对教育问题要有“中国立场、世界视野、时代命题”。
真正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是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基础教育是奠基的阶段,“基础”的内涵是什么,“奠”怎样的“基”,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教育的本质聚焦在人的培养、人的发展、人的精神提升上,聚焦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上。‘发展是学生的基本权利。把每个学生蕴藏的潜能变成发展的现实,使他们终生受益,这是教育的职责,更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准星偏移的情况。于漪多次提到“重术轻人”“重智轻德”“应试教育”“见知不见人”“育分不育人”“片面的教育质量观”“片面育人观”等问题的严重性,机械操练、考试加码、分分计较的桎梏窒息了求知欲,扼杀了创造的火种,学生对学业视为畏途,负重成长,苦不堪言;“以考定教,最受伤害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分判人,首当其冲受害的是男娃娃”……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被浅层次的教育价值观”所左右,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最高价值理想,是未来社会的价值目标。新时代教育面向未来,为未来塑造新人,须树立全面质量观,着力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的成长立体、多维,需要方方面面的营养与锻炼。质量观指挥着教育教学行为,教在今天,一定要想到明天学生的长足发展,对学生高度负责,识别、抵制片面质量观的侵害。”因此,要打破某些观念和模式的制约,找到育人的准星。
縱观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在探索中不断明晰目标,回归教育的本质——培养人,逐渐突出全面育人的重要性,“以分论长短,一‘俊遮百丑,为谁学习的教育我们太缺失了。学生求学,学习目的、学习动机是为人为学的基本准则。人生迈出第一步时,就应把基础夯正、夯实。有人说:‘这是老古董,今日求学就是为自己。培养目标偏离准星,中华优秀文化中为人、为学的志气与傲气不知不觉丢失。这方面,学校必须有所作为,个人价值须和社会价值和谐统一,指引学生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如何找准育人准星,于漪从以下三个层面加以思考。
第一,从古今对教育本质的探析中找到育人的“火种”。于漪总会在第一课时谈学习的目的和动机,“通过教育,使个人狭小的心变得有亲情、友情、乡情、赤子之情。把读书和做人结合起来,明报效国家之理,明做人之理。”《礼记·礼运篇》讲到“大同”,它是自古以来社会的追求和理想,而社会是由人组成,因此,教育必须指向人的研究、人的培养、人的发展,以人的完成来实现“大同”的追求,这也是育人的文化根基。
第二,辩证看待中西方对“人”的不同理解,探寻育人的中国“话语体系”。中国的教育与国外教育根本不同在于“培养什么人”,中国文化是“尚群”的文化,需要“大家好”。“西方哲学将‘人界定为用理性思考获得最大利益的动物,因此他可以扩张、可以侵略、可以殖民。我们中国人讲‘人,是仁而爱人。什么叫‘仁?‘人字旁边一个‘二,做人心中要有别人。我们‘人是一撇一捺,要互相支撑,倒掉一笔就不叫‘人。”中国的基础教育要有中国的特色,育人也应从我们特有的对“人”的认识出发,立民族精神的根,铸爱国主义的魂。
第三,“育人”要随塑造时代新人的节奏奏出美妙的乐曲。于漪一直重视基础教育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做在当下,目光却要长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优质,就‘优在对学生发展权利的尊重,对他们德智体美劳身心全面发展的培植与呵护,对他们人生价值的形成与创造起至关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肩负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重任,所育之人是时代新人,一定要契合未来发展的需求,有博大胸怀,高瞻远瞩,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有生存发展的真本领。
寻找育人的准星,纠正片面的质量观、重术轻人等准星偏移的现象,也是避免西方强势文化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回归教育本质,强化国家意识,以实现“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二、聚焦育人内涵
于漪的“育人观”植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土壤之中,显示了本土化的特征。育人,不能只一般地理解为培养学生,而是应放置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认识,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德才标准来指导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断探索“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
(一)站在高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于漪在论述素质教育时,经常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表面上“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却在应试教育”,揭示了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障碍,这也是教育方针在一线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逐渐“变味”的表现。
受到“浅层次的教育价值观”的影响,有些人又在忙着增加学生的应试负担。于漪站在战略的高度,结合实践探索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从个体角度而言是为了学生“今日的健康成长和明日的长足发展”。“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项素质不是简单并列,更不是机械割裂,而是有机融合不可分割的,其融合的最终指向就是人格的完善,是人的综合素养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人格的高下优劣往往直接决定了他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的高低。”这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在今天,想到明天。“教育绝非一时一事的耀眼,而是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十分关注他们的终身发展。”今天的学生是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全面发展是为了培育综合素养,以适应个人的终身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使今天教育留下的缺憾成为明天步入社会后的“短板”。二是将“潜能”变成“发展”的现实。“人的生命体本身蕴含着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的潜能变成发展的现实。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不仅是现代民主的基本理念,而且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我们要保护并尊重这种权利,创造条件实现这个权利。”基础教育是打底子的教育,也是见证生命潜能发挥的时机,基础教育像土壤,只有营养全面,幼苗才能健康生长。
从基础教育的战略高度而言,于漪认为,“今日的教育质量决定了明日的国民素质”“基础教育就是国民素质的教育,国民素质要提高必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的期盼,是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担当。早在20世纪90年代,于漪就撰文指出,全面发展是教育本体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的教育应体现工具价值标准与理想价值标准的统一。工具价值标准指的是: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政治、科技发展的需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理想价值标准指的是教育本体的价值标准,要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两个标准统一的教育功能是: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这样的认识,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她探索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扎扎实实进行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将五育并举作为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这番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于漪认为,“德,就是懂得做人的道理,品德要高尚。所谓智,就是得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所谓体,就是身体要健康。所谓美,就是要有高尚的审美观。”在于漪看来,“五育”既是一种坚守,又是一种实践创新,各个学校都应结合自己的校情、学情来挖掘、丰富“全面发展”的内涵,做到创新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每位教师都肩负着新时代教师的“时代重任”,既要关注知识、思想、真理,又要聚焦灵魂、生命、新人,教学生真本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二)时代新人的“中国心”最为紧要
于漪那一代人经历了战争年代,将个人的荣辱与祖国的存亡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她深切认识到,新时代的教育必须传承和发展优良传统,在“培养什么人”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教师一定要培养孩子做一个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要有一颗中国心,必须在心中点上中国自己的灯火,不能只点洋蜡烛,这才是教师对学生最大的仁爱之心。而我们彰显、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点亮心中这一盏中国的明灯。”我们所培养的人,需要有高尚的人格修养,更要有家国情怀,这是一种生命个体对于祖国的认同,也是靠自己的奋斗将祖国建设得更好的理想和行动。
先进的教育理念可以没有国界,但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有“中国心”,黄皮肤、黑眼睛,拥有一颗中国心,立志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奋斗。“现实状况是有些学生在不少方面,尤其是做人方面有不少缺失。有的属于幼稚,不明事理;有的受外界影响,是非混淆,美丑颠倒。这些都需要教育,需要正確地引导。如:追求的目标偏离准星;追求西方时尚,对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民族文化自信心薄弱;对涌进来的强势文化缺乏辨别能力,优劣不分,照单全收,乃至错把腐朽当神奇,受金钱至上、享乐人生的思想侵蚀,对公民的责任、公民的义务考虑得比较少。”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一些问题接踵而至。
要培养有中国心的时代新人,教师自己就应先做到。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中国心、有民族自尊心及自豪感的时代新人?于漪从历史文化、时代发展的角度给出答案。
首先,是必须补中国文化的课。“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历史积累的基础上的。学历史本身就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我们对历史很不重视,只要提到教育就只讲数理化和外语。中国人向来最讲历史,但是现在的学生不懂历史。”明史可知兴替,文化和文字都诞生在历史长河中,知道祖宗的“道”是什么,知道“根”在哪里,这样才会有对民族的基本认识。除了历史之外,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比如诵读一些优秀的古诗文,从中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粹,明具有民族特征的人伦是非,不能数典忘祖。此外,于漪还特别强调“母语”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她认为“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民族文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对外是屏障,对内是黏合剂”。要重视母语教育,不能只把它看作交流的工具,而是继承并发扬民族精神,弘扬中国文化的载体,因为“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本民族的文化地质层,它无声地记载着这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爱自己的民族就应该热爱母语,它是民族文化的根。母语的盛衰,意味着一个民族生命力的盛衰;母语被粗暴对待,实质上是对一个民族心灵的挫伤”。
其次,是知行合一。“要知道世界上什么之间的距离最远。距离最远的不是天涯,也不是海角,‘知和‘行的距离是最远的。提出彰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就是要把‘知变成自觉的行动,要创新性发展、创造性地转化。”于漪更是用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例子示范了什么是“知行合一”。黄旭华为国家核潜艇事业做出杰出贡献,却隐姓埋名,做沉默的砥柱,青丝已化作白发,依旧对祖国的事业有拳拳之心,生命与使命同行,这就是将传统文化中的“忠诚”“谦逊”“自强”化作理想追求,化作了脚下的每一步路。
再次,是身上须有时代的年轮。有人总认为教师就是吃“经验饭”的行业,只要教材不改,一份教案可照本宣科几十年。没有进取精神,何谈精神创造?我们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能适应未来挑战的时代新人,教师本身就要跟随时代奋勇前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观念必须进行革命。‘面向现代化揭示了教育发展的立足点与不懈追求;‘面向世界提供了一种开放视野和新的参照系;‘面向未来强调了教育的长周期和必须具有的超前意识。教育观念的转变,在改革中的重要性居于首位。认识高了,有深度,有广度,思想通了,激情涌了,人就会聪明起来,办法也多了。”时代性使教育永葆青春,焕发生机,只有跟进时代的脚步,教育之树才能常青。
于漪的育人观,是坚定不移地培养全面发展的、有中国心的时代新人。
三、精耕细作的“育人”过程
“育人”难,是因为眼中没有人,“心中有学生,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就能产生热情,产生智慧,充满活力,浑身就会有使不完的劲儿,就会去不懈地追求。认识了教育的这一本质,我们就会大局在胸,就会始终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牢牢把握课程改革的核心,就能促使自己成为真正的教育工作者,而不是仅仅将教师这一职业作为养家糊口手段的教书匠”。一个心眼儿为学生,就能精耕细作,于漪正是这样在教育的天地中进行了育人观的精彩实践。
(一)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
学生要明读书之理、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教师以人育人,也同样需要“立德”,这个“德”不是狭义的,不仅仅指教师在培养学生时所需的德行,而是指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有高尚的精神追求、正确的生活道路和行为取向。育人先育己,育己后育人,教师要以高尚的情操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人格魅力是无权力的力量,但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点点滴滴入心头。”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好老师要“四有”,其一就是要有理想信念。因此于漪一直强调教师要有民族精神的根、爱国主义的魂,因为教师是为国家服务的,是肩负培养祖国未来公民的重任的。“立德”,很重要的是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德才兼备,我们现在也要讲信仰,一个人没有信仰没有信念,魂就没有了,就会失魂落魄”。基础教育中的育人就是培根铸魂,而理想信念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综合体现,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视野和格局。
首先,是树立榜样,向时代的楷模学习。“有人认为这个时代讲实际,高尚是标语、口号,谈论它是一种奢侈。这种看法乱人视听。社会上各行各业追求高尚的人不在少数,‘感动中国的许多人物就是社会的高标、学习的榜样。作为育人的教师应站在精神高原之上,而不是下降到精神低谷,跟风、随波逐流。一个精神鄙俗的人不可能担当好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于漪始终秉持着对学生进行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教育的热情,在担任教师时,她就请新四军老战士、著名作曲家朱践耳为学生讲怎样创作《唱支山歌给党听》《接过雷锋的枪》,请烈士夫人讲述自己亲人舍身为人民的感人肺腑的故事。这些英烈、楷模由那些最亲近他们的人来讲述,形象更立体饱满,精神品格也得到更多的情感认同,学生听后眼含热泪,心中埋下了爱国、爱党的种子,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其次是践行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化为行动,理想信念才有了实际的价值。精神品格不是口号,而需转化在日常的行动中,于漪抓准每一次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机会,比如学习雷锋精神,就应该体现在点滴细节中,友爱同学、帮助他人,细小的举动也能践行雷锋精神。此外,她还带领学生到福利院、养老院讲革命故事,讲述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学生在表演中“爬雪山、过草地”,重走了长征路;边朗诵边“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些都会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成为一盏盏明灯。
(二)五育互相支撑和融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这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纲领性文件,为义务教育指明方向。
“时代教育塑造新人,须树立全面质量观,着力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树的成长除了阳光、雨露,还要吸收氮、磷、钾,乃至微量元素,更何況人的发展?”于漪一直在探索五育相互支撑和融合,也不断呼吁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在实践中于漪主要形成了以下的做法和经验。
首先,是德育为先。“1949年以来,从‘德智体全面发展到提出‘四有新人,从‘素质教育再到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显示出我们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的指导方针是非常明确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边是看似有立竿见影之效的“智育”,一边是无法量化的“德育”,如果没有正确的全面育人观,很难明白德育的重要性,“人有了脊梁才能直立行走”,才能成为真正的人。德是根本,缺德少品,精神坍塌,人就站立不起来。德性的养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要常抓不懈,点点滴滴进入受教育者的心头。
其次,是德智融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不是割裂开来,1加1加1,而是各育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是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五育之间相互融合,互相依存,有强烈的全面育人意识,深入思考、探究,就可发现其中的奥秘与美妙。所有教学都有教育性,深入钻研教材,就可发现蕴含的育人宝藏,从思想观点、道德情操到人格品性、言行细节,无不散发光彩。课选准切入口,德智融合,学生既学科学文化,又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引领。”从学科德育到德智融合,于漪的思考建立于学校学习的常态。学生在校时,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接受文化知识的学习,因此学科要成为德育的主渠道,课堂要成为德育的主阵地。于漪的德智融合理念首先在语文学科进行研究和实践,通过学科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统一,力求德智融合,协调同步,相得益彰。
再次,是以美润心。于漪从没停止过探索教育的美,追求教育的美。“美本身就是生活。中国讲大千世界,大美无言,美是无处不在的。大自然美,社会上许多高尚的人、高尚的思想,朴素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英雄的家国情结,也都是美。每位孩子、成人,都拥有丰富的美,也追求生活的美好。爱美是人的天性,追求美好是人们共同的目的。所以在教育中,美非常重要。”她将这种想法转化到实践中,去开掘语言文字的美。“汉字,双脑文字,独具美感。它的内在结构和体态,有的非常飘逸,有的矗立不动。要把美的感觉教进去,汉字是历史的眼睛,我教语文,教的是历史风云、世态人情。通过会说话的汉字,你就给它以美感。”课是用生命在歌唱,一堂好课带来的不仅是感官的享受,更是心灵的陶冶,“美是心灵的优雅”,于漪以美育贯穿,启智润心。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心灵
于漪的教育教学思想来源于实践,在中国基础教育土壤中生根、生长,她不希望中国教师的实践变成西方教育理论的东方案例选,东方人有东方人的智慧,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教师学和教育学。“中国的教育需要拥有两个视野,一个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视野,另一个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视野。我们要用这两个视野帮助我们树立自信。任何一种学术都具有独立性,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不能代替自身的独立思考。”中西方对“人”的认识,“人”的价值的认識出发点就不同,因此“育人”的内涵、方法也有所不同,既反映了政治、经济的特点,文化也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内忧外患,五千年打不烂、摧不垮,归根到底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支撑。民族经济可不断变革,民族政治也因各种因素而变迁、变革,而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深层性格,是一个民族的语言、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只要有民族脊梁在,这种文化就压不垮。”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它是一种集体品格,青少年通过了解中华文化,寻根溯源,读懂小我,追求大我。“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是国家意识还是人格精神都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的漂移与无根状态会对青少年学生人格的形成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力量是价值观。”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如何才能使中华优秀文化入耳、入脑、入心?
于漪认为,传统文化教育要在“文本中开掘,过程中点拨、情感上激励、思想上启迪。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将知识、思想、情感、价值观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德育与智育的双重滋养”。把关于民族精神特质的问题装进学生的脑袋: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特性是什么?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特性是什么?“中华文化有精华有糟粕,但它所积淀的核心价值基本未变,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渊源。”优秀的传统文化揭示了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导向,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智慧源泉,传统和现代不是对立的,教师需引导学生建立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并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
朱熹曾言:“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远者大者。”说的是教育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基础教育是本中之本,年少时记诵的知识可受用终身,年少时学习的道理也会成为做人的根基。“学生的人生是单程票,耽误不起也马虎不得。育人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教师要全身心投入,高度觉醒。”多一点敬畏之心,少一点功利之举,这是教师的天职,也是对生命的最高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