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度自信视域下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的实践逻辑

2021-10-04张雪金艳

领导科学论坛 2021年9期
关键词:制度自信实践逻辑

张雪 金艳

摘要:新时代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须遵循知信行统一的实践逻辑,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上下功夫。即要以厘清制度认知为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的实践基础,纠正青年认知偏差,引导青年正确认知中国制度;要以强化制度认同来推动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的实践转化,讲活中国故事、讲深制度规范,回应青年关切的重要问题;要坚定青年的制度自信以实现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的实践目标,强化青年的爱党情怀、为民情怀和报国情怀。

关键词:制度自信;爱国主义情怀;实践逻辑

中图分类号:D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09-0034-0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研究”(20BKS107);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后疫情时代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的实践理路”(学科拔尖人才创新项目)。

2020年以来,中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鲜明对比,给中国青年上了一堂鲜活的“大思政课”,让他们深刻感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浓烈的爱国之情。这也给我们以启发: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必须遵循知信行统一的实践逻辑,在坚定制度自信上下功夫。

一、厘清制度认知: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的实践基础

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首先要引导青年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理性看待当前存在的短板与不足,不断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

(一)正确认知的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建构起来的制度体系。邓小平曾提出检验“制度究竟好不好,完善不完善”的三条标准:“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1]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它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既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传统文化,又借鉴吸收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积累的经验和政策;它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并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成果贯穿其中,所有制度设计都着眼于保障人民参与国家管理,借鉴吸收了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它具有丰富的实践根据,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两大奇迹,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路径的新选项,为当今人类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实践证明这套制度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度建设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重要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进一步破除,制度体系更加系统完备、更加科学规范、更加运行有效,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2020年席卷全球的疫情深刻检验了东西方的制度,中国经历了疫情初起时的短暂混乱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创造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了疫情,保障了最大多数人的权益,也赢得了人民的最高认同。同样是在2020年,我们克服疫情和特大洪涝灾情的影响,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以及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成为抵御风险挑战、聚力攻坚克难的根本保证,确保中国特色减贫道路走向成功。“只有把制度自信与爱国主义有机统一起来,爱国才会具有切实的本质意义和鲜活的实践价值。”[2]只有善用一堂又一堂的社会“大思政课”,让广大中国青年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起来。

(二)错误认知的复杂性

时下,当代部分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存在一些错误的认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個方面。

一是历史认知有偏差。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盛行,否定人民、否定历史,甚至虚构史实、制造谎言、栽赃污蔑、丑化历史,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道路和人民民主专政,直接误导了当代中国青年。一个国家的制度只有适合本国国情才能持续发展,鞋子合不合脚也只有自己知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营养剂、清醒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4]青年只有正确认识本国国情、历史,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发展并不断完善历史逻辑,认识党对制度建设的探索历程,才能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二是理论认知不深刻。西方一些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持续渗透,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试图从源头上动摇其在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这种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一定程度上歪曲了当代中国青年对制度的理论认识,使之出现价值观偏离和理性认识不足等问题。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问题。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趋向成熟和完善。解释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等问题,是引导青年爱党、爱国的理论前提。

三是实践认知较片面。制度从来不是理论抽象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行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青年在制度认知的理解和学习上,容易出现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脱节的现象。如果僵化地套用、粗暴地比较而不能全面分析不同制度中的社会问题,就会影响青年对制度的价值判断。因此,成熟的理论只有还原到现实的实践中,才能体现其真实规律和意义。

(三)认知纠偏的紧迫性

青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者、亲历者、参与者,承载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当今世界诸多矛盾叠加,风险挑战显著增多,国际形势的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中美战略博弈加剧。在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释放了社会活力,维护了人民的利益,推动了国家的进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提供一个成熟、完善、科学的制度保障。

要进一步强化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要把厚植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有效地转化为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定要认清,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5]所以,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者、实施者、捍卫者。

二、强化制度认同: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的实践转化

“制度认同是人们在对制度的认可基础上形成的情感归属,是人们对制度的一种稳定的心理预期。制度认同是一个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必要前提。”[6]实现青年对制度的认同,就要明确制度好在哪里的问题。要从讲好讲活改革发展的中国故事、讲深讲透制度规范和决策部署两方面增强青年对中国制度的历史认同、现实认同,从正反两方面着手让青年认同制度的优越性,深化爱国主义情怀。

(一)讲好讲活改革发展的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改革发展中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的力量,讲好讲活改革发展的中国故事也是发扬青年爱国主义精神的创新方式,有利于厚植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用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说话,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说话,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说话,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说话,在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对比中……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7]讲好中国故事,让青年认识中国,增强四个自信,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在要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

首先,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就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育主渠道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讲好中国故事,具有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国家民族观念和强烈的爱国意识,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的重要作用。”[8]思政课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阵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正确把握青年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通过“以事明理”“以事论理”的方式把理论讲清、讲深、讲透,用生动、鲜活、有趣的话语把故事讲好讲活,让理论走进现实,让故事深入人心。

其次,要想讲活改革发展的中国故事,就要创新传播中国故事的方法。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青年接受信息的渠道广、方式新,要想将改革发展的中国故事深入青年内心,让青年想听、愿意听,既要坚持传统的理论灌输法,又要拓展新传播渠道。要“善于在多元的文化样态和开放的信息生态中接受挑选和比较,在差异化和精准化的传播中不断提升话语的感染力和影响力。”[9]要善于利用现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经典事件,通过情景模拟、影视演绎等文化传播方式借助云平台实现广泛传播,用接地气、赶潮流的时代话语进行讲解阐释,让青年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好在哪里,真正实现中国故事“活起来”。

(二)讲深讲透制度规范和决策部署

现如今,当代青年对于中国制度的理解往往存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在实践中不能有效地践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就需要丰富青年对中国制度的全面化和立体化的认识,增强制度认同感。

一是要增强对中国制度历史的认同。要了解中国制度从何而来。中国制度不是“飞来峰”,它从中国大地产生,服务于中国社会发展。中国古代有一套完整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制度。从西周的分封制到秦朝的郡县制再到宋代文官制、元代行省制的演变,是根据历朝历代的国情、民情等做出的选择。“就制度研究而言,脱离制度变革的脉络,忽略制度出现和发展的重大历史节点以及路径依赖,就很难做到对一个国家的制度体系或某一项制度进行有效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10]制度的历史脉络梳理可以让青年清晰地知道制度从哪里来、为什么存在这一根本问题,在学习历史、继承历史中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制度的认同感,进而激发爱国精神。

二是要丰富对现存的中国制度政策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推进国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11]73-7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基本保障,是推动国家整体进步的法宝。制度怎么变要根据国家整体的发展方向来调整,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发展阶段,制度都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发展定位、战略方向做出适合发展的制度规范并有效执行。要引导青年正确认识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站在国内国际两个视角,深入分析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正确看待现阶段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立足现实,坚持制度引领,提升制度认同感。

(三)正视回应青年关切的现实问题

随着国家归属感的增强,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表现出对现实问题的关切。面对他们的质疑,我们要坚持正面回应与侧面引导相统一的方式,回应青年关切的社会问题。疫情之下,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同样也发现了在规范和部署方面存在的不足,引起了青年人的思考和质疑。“社会主义制度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劳动人民的历史命运,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曾寄予厚望。但是,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与成熟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有相当距离,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成熟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12]构建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是我们的目标,但现实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地域局限、组织架构、人员构成等多方面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制度落实的实效性。同时,当今世界依然存在多种意识形态、社会思潮的冲突,面对质疑,我们要积极回应,既不夸大优势,也不隐藏不足,摆事实、讲依据,增强回应的及时性、针对性、专业性,引导青年看清、看深社会问题。同时,要强化显政,坚定青年信心。要让青年人知道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决策部署,充分报道各地各部门的措施成效,普及中国制度的理论知识,引导青年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认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深化爱国主义情怀。

三、坚定制度自信: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的实践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演变至今,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更离不开中国人民的鼎力支持。新时代的青年是未来制度制定、执行的中坚力量,要提升制度自信,就要培养爱党情怀、为民情怀、报国情怀。让青年在实践中奋斗、勇担民族复兴大任,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实践目标。

(一)爱党情怀:坚持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于党的领导。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建设、改革、发展等一系列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14]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正是因为有了党的领导这个核心,社会主义在中国才得以实践,由此,厚植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首先就要培育青年的爱党情怀。

一要正确引导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落到实处,让青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感悟优秀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从“四史”中汲取精神之钙,提升自豪感,提高自信心。

二要引导青年坚决维护党的权威领导地位。“四史”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这也是党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未来是属于当代青年人的,未来国家的话语权也把握在青年人的手中,如何讲好党的故事,维护党的利益,是每个青年人的责任和义务,决定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要切实培养青年的爱党情怀,夯实理想信念之基,为提升制度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供精神动力、奠定稳定根基。

(二)为民情怀:维护人民利益

“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天职。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不断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5]127制度的制定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归根到底在于人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不管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正是因为我们永葆为民初心,才使得中国共产党日益壮大,也正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各类重大历史危机才能得以解决,取得现在的进步。所以,制度自信不仅來源于制度本身,更来自于人民。要培养青年人的为民情怀,时时刻刻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目标,厚植爱国爱民情怀。目前,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走入社区、走向基层、走进山区参与制度建设,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建言献策。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要教育引导青年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真心实意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满足感,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才能提高自身成就感。

(三)报国情怀: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爱国行为是爱国主义情怀的最终归宿。衡量一个人是否爱国,不仅要看这个人有没有理性的思想认知和坚定的情感意志,还要看其能否将爱国的思想情感转化为实际的爱国行为。”[16]爱国,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要用实际行动把爱国情感转化为报国之行,这样才能实现爱国主义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要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不懈追求,把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作为目标导向。培养青年的报国情怀,一要培养青年人的担当。青年强则国家强,要教育青年勇担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二要不断增强青年的学理基础。要培养青年练就过硬本领、拓宽知识领域、夯实理论基础,学懂弄通制度政策,并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检验。三要鼓励青年人下基层,在基层中奋斗。基层是最接近人民群众的地方,是最能反映社会现实的地方,要培养青年人的艰苦奋斗精神,让青年在基层磨炼意志,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非凡。厚植青年的报国情怀,就是让青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以主人翁的姿态站在人民前列,用青春和奋斗浇灌爱国之花、结出报国之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任志峰,孟茹玉.制度现代化视域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论要[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0,6(3).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N].人民日报,2013-07-22.

[4]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5).

[5]习近平.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J].求是,2020(14).

[6]孔德永.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历史经验[J].河南社会科学,2019,27(3).

[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EB/OL].http://www.gov.cn/zhengce/ 2019-11/12/content_5451352.htm.

[8]林楠.思政课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的三个维度[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6).

[9]李崟.“讲好中国故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意义、理论价值与实践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0(11).

[10]黄东.“讲好中国制度故事”的叙事意义、立场与逻辑[J].行政论坛,2020,27(2).

[1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12]孔德永.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历史经验[J].河南社会科学,2019,27(3).

[1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14]邓超.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教育的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20,6(7).

[1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

[16]熊建生,郭榆.爱国主义情怀的本质要义、核心内容和价值品性[J].思想理论教育,2020(10).

责任编辑:夏晓畅

猜你喜欢

制度自信实践逻辑
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科学化建设的导向与实践逻辑
高职院校信息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文化传承视域下大理“三月街”千年发展的实践逻辑
精神养老研究取向及其实践逻辑分析
“制度自信”呼唤更多细节创新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基于宅基地置换的新型集中社区建设类型及其实践逻辑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
习近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