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膀胱结石并发鳞状细胞癌的诊断
2021-10-03方仲武云霄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福建云霄350622
方仲武 云霄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福建云霄 350622
膀胱结石是指无机盐或者有机盐类结晶在膀胱内沉积形成,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犬患膀胱结石时,因为膀胱和尿道受结石的刺激导致犬发生尿道炎或膀胱炎,同时尿道由于结石阻塞会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1]。犬的膀胱结石通常是老年犬和小型犬多发。膀胱结石有很多危害,如引起尿频、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排尿困难,长期阻塞可造成输尿管扩张、肾功能损坏,此外因结石长期磨损膀胱黏膜,会造成膀胱溃疡,从而诱发膀胱鳞状细胞癌。
膀胱鳞状细胞癌易发生早期浸润,是膀胱癌中一种特殊类型。若浸润肌层或周围组织时全身转移几率增高,则预后差[2]。膀胱鳞状细胞癌临床表现为:病程短,恶性程度高;肉眼可见血尿,多伴有尿频尿痛等症状;肿瘤常呈扁平状或轻度隆起,小结节状、固体肿块,浸润性生长到膀胱的深层;肿瘤在确诊时多属于晚期,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
1 病例情况
1.1 患犬 萨摩犬,7岁,体重19.6 kg,体温39.1℃,呼吸126次/min。该犬经常排尿不畅和血尿。
1.2 检查方法
1.2.1 X光检查 患犬取站姿进行X光检查。
1.2.2 病理组织学检查 取病料进行固定、脱水、透明、渗蜡(透蜡)、包埋,制作石蜡切片,染色,封片、观察、拍照。
2 结 果
2.1 X光检查结果 观察X光片,可看见患犬的膀胱内存在多个结石(见图1)。
图1 X光片显示膀胱结石
2.2 病理组织学变化 显微镜下观察,膀胱黏膜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见图2),表面细胞角质化并脱落(见图3)。同时在黏膜下层也看到实心或空心的分化程度不等的鳞状细胞团或细胞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即癌巢(见图4)。鳞癌细胞分化程度比较高的部分,可观察到红色角质化物质(见图5)。癌巢棘细胞则呈同心圆状排列,中心形成透明的强嗜酸性角质化物质-癌珠(见图6)。在膀胱平滑肌层内可见转移的癌细胞(见图7)。
图2 犬膀胱黏膜的鳞状上皮(HE,×400)
图3 鳞状上皮角化、脱落(HE,×400)
图4 癌巢(HE,×400)
图5 角质化物质(HE,×400)
图6 癌珠(HE,×400)
图7 平滑肌层内转移的癌细胞(HE,×400)
3 讨 论
3.1 膀胱鳞状细胞癌的病因 膀胱鳞状细胞癌的明确病因尚不清楚,屡见长期结石、脊髓损伤后自行导尿的患者[3-4]。慢性膀胱炎常可诱发结石,从而导致膀胱黏膜充血、出血和溃疡,加重感染,而炎症和结石可刺激移行上皮细胞化生成鳞状细胞,最终发生癌变。
3.2 膀胱鳞状细胞癌的诊断 膀胱鳞状细胞癌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以及膀胱刺激征。该病的早期症状并无明显的特异性,以致给其早期诊断带来极大困难。活检是膀胱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最主要的一种方法,膀胱鳞状细胞癌多为扁平状,常呈浸润性生长,表面多伴有坏死。同时可以行输尿管镜检检查上尿路是否异常,还可从上尿路中取少量尿液进行细胞学检查,以确定是否有肿瘤。患犬就诊时,通常只诊断出膀胱结石而忽略了膀胱发生鳞状细胞癌的情况,同时也因为膀胱中存在结石,给膀胱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带来巨大困难。
3.3 膀胱鳞状细胞癌的治疗 治疗方法有膀胱全切术和部分切除术,以及放疗、化疗及基因疗法等。膀胱全切术是治疗鳞状细胞癌的标准治疗方法,适用于多数肌层浸润的膀胱癌,膀胱切除后要进行尿流改道。
3.4 膀胱鳞状细胞癌的预后 若存在淋巴结转移会导致膀胱鳞状细胞癌的预后较差。膀胱鳞状细胞癌的预后,也与P53的表达率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P53基因突变对于膀胱鳞状细胞癌的病理改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5]。总体来讲,膀胱鳞状细胞癌发生概率只占膀胱癌的5%左右,但是预后较差。对于已经被确诊为膀胱鳞状细胞癌的患犬,应当尽快进行膀胱全切术,这样才能够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4 体 会
1)膀胱鳞状细胞癌可以预防,尽量减少甚至避免服用可致癌的药物或食物,若出现尿痛和肉眼血尿时,需进行早期诊断。
2)对膀胱结石、巨结石且多发的,应充分考虑并发膀胱鳞状细胞癌的可能,手术前常规行B超、X光、尿脱落细胞学等检查。取活组织制作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切片有助于膀胱鳞状细胞癌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