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选考科目设置的规划与管理研究

2021-10-02卢进宝

高考·上 2021年7期
关键词:新高考

摘 要:新高考改革扩大了学生在学习中的选择性和自主性,促进了学校办学制度、形式的变化,还减轻了学生的高考压力。但在实施过程中凸显出了一些问题,如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差、学校过多干预学生、教学资源跟不上改革等,因此我们要合理规划和管理新高考选考科目设置,正确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组合,使学生形成长远的学习目标。

关键词:新高考;科目设置;规划与管理

新高考的提出是为了适应社会当前的发展,公平、科学的选拔出优秀的人才,自启动新高考政策以来,山东省一直落实的很好,各个高中学校都将文理分科改成了“3+1+2模式”(即物理和历史组合),增强了高考制度的灵活性。但新高考的教学模式引起了许多人的热议,科学的选考科目设置规划和管理是新高考改革的关键,学校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理解新高考的真正目的,解决选科中的问题。

一、新高考改革的价值

新高考选科政策改变了文理组合的制度,采用“3+1+2模式”(即物理和历史组合),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考试组合,这对今后的高考、学生的发展、学校管理等都有很高的价值。首先,新高考选课政策增加了学生在考试中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山东省在启动高考改革后确定了学生健康成长、科学选拔人才、教育教学改革、维护社会公平的总目标,将考试形式分成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合格考试需要考核全体学科,等级考试由学生从六个副科中自由选择三个,这改变了多年来死板的文理分科问题,减轻了学生在高考上的压力。而且学校需要从思想品质、学业成绩、艺术素养、心理品质、社会实践多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不再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实现了新课改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其次,新高考选科政策也完善了学校管理,在启动选科政策后,学校不能再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和班级管理模式,而是要通过走班、分层模式满足不同的科目组合,这给学校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另外,新高考政策也促进了高校专业设置的改革。在选科政策下,是通过专业+学校的志愿填报方式,以专业为填报的方向,改变了传统的招生方式,这样各大高校需要更清楚自己的优势,用特色的学校品牌吸引学生,营造出积极奋进的学习氛围。

二、新高考选考科目设置的问题及成因

本文调查了山东省几所学校,发现有17%的教师对新高考选课政策还不太了解,45%的教师都认识到自己学科地位有所提高,但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仍有11.6%的教师忽视学生素质的发展,不赞成文理不分科;有12%的学生很明确自己的选科目标,35.6%的学生为一般明确选科目标,29.8%的学生不太明确选科目标,9.6%的学生非常不明确,这表示大部分学生对选科制度不够了解。虽然新高考政策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主选择性,但根据调查显示只有45%的学生是自己选择的学科,28.2%的学生是由教师和家长共同商量决定的,30%的学生听取了家长的意见。在选科时,21%的学生选择了自己不太擅长的学科,12.7%的徐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15.6%的学生不知道自己选择的科目与大学专业有什么关联,5.2%的学生不了解自己选择的学科,这导致新高考选考科目设置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选考科目随意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以后的职业规划选择科目,但有些学生的自主能力不强,在选择科目时过于随意。如一些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选择的,过于重视分数,而且教师也没有给学生正确的指导,这些学生会选择得分容易的学科,但在反复学习后对自己选择的学科失去了兴趣,无法突出新高考政策的优势。还有一些是在教师、家长的引导下出现了“分数至上”的观念,盲目选择了考试科目。

(二)学校缺乏选科资源

新高考选科政策需要学校更新教学资源,提高本校教师的教学水平等。大多数教师不熟悉走班模式,加上选择每个组合学生的数量不平均,有些学校为了方便还是选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选择完科目后把学生重新分班。还有些学校由于资源匮乏,会删减某些组合,规定学生必须选择某一学科,或由教师说服学生选择某个科目组合,没有完全落实新高考选科制度。

(三)班级管理效果不佳

走班制度是指不把学生固定放在某一个班级,而是根据学生选择科目或学业水平层次的不同,让学生在几个教师轮流上课,这种制度导致班级结构不稳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对班级的归属感,影响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效果。对于教师而言,走班制度增加了他们的工作压力,每个教师要面对更多的学生,需要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职业规划、学科潜能等都有一定的了解,容易使教师出现消极的工作情绪。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想要全面落实新高考制度,需要教师转变传统思想,将自主选择权交到学生手中,但大部分教师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在教学时一味地追求分数的提高,没有真正教授学生自主学习方法。高中阶段的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需要教师建立起完善的学科体系,了解学科与专业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向高中到大学间迁移。许多教师都没有考虑都学生长远的发展,采用实用性的教学方式,如大量做题、分模块复习等,不利于学生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

2.教学管理单一的影响

新高考政策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也考虑到了学生不同的差异,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科目组合的选择,希望能让学生有适合自己的高中学习经历。走班政策能提高学生对学生间的互动,但也容易出现管理上的问题,导致学生情感教育的缺失。

3.高考制度变革的影响

在自由选择的前提下,学生在选择科目是需要考虑到相关专业和今后的職业发展,将自己的兴趣与职业结合,制定出个性化的学习目标。但许多学校都忽视了职业规划教育,导致学生选择的科目并不适合自己,而且走班制度还有许多的地方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新高考选考科目设置的规划与管理

(一)提高教师素养,适应高考改革

教师在新高考选择科目中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而且教师对学生各方面比较了解,因此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素养,提高自己对新高考改革的适应能力,才能為学生提供专业的选科意见。首先,学校可以根据教学要求扩大教师队伍,保证学生在选科后有充足的教师资源。其次,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对新高考制度的认识。新高考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需要教师认识到自己在选科设置中的作用,在学生选择科目时给予哪些帮助,在实行走班制度时应该怎样操作等。最后,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信息素养,认识到在新高考背景下要以核心素养为重要目标,把握好高考出题的变化趋势。如善用信息技术搜索时事,多阅读专业相关的文章,将社会热点融入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另外,信息技术能更好地管理班级,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到哪部分是学生的弱项,将学生成绩上传后系统可以自动分析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的选科组合给出正确的建议,以此来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改革。

(二)优化走班制度,增强管理效果

良好的走班制度时规划和管理选考设置的关键,在“3+1+2模式”(即物理和历史组合)中走班制度能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首先,有些学校在高一下半年就会实施走班制度,有些学校会在高二学期实施走班制度,这两个时间段各有利弊,需要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选考科目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高中与初中相比学习难度、内容、形式都发生了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学校需要等学生适应后再实施走班制度。其次,在走班制度的形式上也要走正确的选择。走班形式分成了大走班、全走班、小走班几种,大走班就是语、数、外三大主课,其他学科全部走班,这种形式能满足全体学生,但实施起来要考虑教师备课、辅导、收发作业等繁琐的问题;小走班是指确定两个学科、一个学科走班,这种只需要学生选择一个学科走班,避免了教学混乱;全走班是指包括语、数、外在内全部走班,这种给予了学生更大的选择权利,但需要学校有完善的管理系统。还有一种不走班的形式,就是为学生制定固定的选科组合,不需要学生走班与传统的教学形式没有区别,学校应清楚这几种形式的利弊,如果学校自身资源雄厚可以使用大走班或全走班,如果学校缺乏新高考经验可以选择小走班或不走班。另外,空间配置对走班制度也有一定影响,学校最好保证学生在同一楼层走班,节省学生走班的时间,还可以在楼道里建立储物柜供学生防止书籍、文具散落,提高学校空间的利用率。

(三)培养自主意识,明确选科目标

新高考与旧高考最大的区别就是给予了学生自由选择权,但想要充分利用这种权利,需要学生做好准备。学生在高中阶段不只要记忆知识,更要学会学习、运用和创造知识,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清楚的认识。因此,教师要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在选课时明确自己的目标。首先,学校可以利用一些课外活动或实践活动发现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更加认识自己,逐渐在社交中展现出自己真正的兴趣、性格、价值观念等。其次,教师需要多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和观察的意识,使他们不断奋进。例如在结束某一阶段的学习后,让学生总结自己的错题本,发现自己有哪些问题,如何改进不足,为他们树立长远发展的观念,这样他们才能知道自己想要学习哪些知识技能,该选择哪些科目。

(四)建立网络平台,完善教学资源

新高考选考科目的设置比较复杂,想要合理规划和管理,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在平台上与教师、学生共享考试信息,弥补教师经验不足或资源浪费的问题。首先,学校可以建立区级的网络平台,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学校可以将学生从中学考试的成绩录入平台,观察在每次考试后的变化,在网络为学生列出选每个组合的利弊,还可以提供全区学生的选科情况。其次,还可以在平台上建立测评版块,利用相关习题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分析结果得出选科建议。还可以测试学生的记忆力、思维特点等,分析学生更适合哪个学科。最后,在平台建立每个学生的学习档案,将成绩分成语数外、史地政、物化生三类,录入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校排名、区排名,整理出学生每个学科平均在区内的成绩,让学生利用这些数据评价自己,使得科目选择更加合理。

结束语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要合理规划和管理学生的选考科目,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获得长久发展。在规划和管理选科设置时,首先要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多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认识到选科的重要性,利用学习培训提升教师素养,使他们能恰当干预学生的选科,不以提高成绩作为唯一的目标,还要优化走班制度,建立网络信息共享平台,改变学校教学形式单一、资源匮乏、信息落后等问题,帮助学生理性、科学的选择考试科目。

参考文献

[1]王韵晨.新高考综合改革的科学价值与优化路径[J]文学教育(上),2020(12):170-172.

[2]陈小红.新高考选考科目设置的规划与管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0.

[3]隋丽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选科困境与突破[D]山东师范大学,2020.

[4]黄瑞婷.新一轮高考改革应对策略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卢进宝.1970年7月,男,汉族,福建省龙岩市,本科学历,从事教育招生考试工作。

猜你喜欢

新高考
因导引生 以生为本
以微专题为载体的地理新高考二轮复习策略探讨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浅析新高考改革
类文合观:新高考背景下的阅读奠基
新高考方案下高一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