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后疫情时代提升大型体育赛事效益的研究

2021-10-02常江杨志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5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场馆效益

常江 杨志

(南京体育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疫情席卷全球,全世界各地的大型体育赛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很多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国家面临巨大压力,这使得大型体育赛事效益进入到人们的视野范围内,大型体育赛事的效益如何、效益的组成、效益如何提升都成众人研究的视角,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力求探索出后疫情时代下提升大型体育赛事效益的措施,为今后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核心概念界定

1.1 大型体育赛事效益

体育赛事的效益是指举办该体育竞赛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该体育竞赛所展现的效果和利益的对比。大型体育赛事是指竞技水平高,并且能给举办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带来巨大影响,并在媒体的推动下,在很大范围内产生影响的赛事。

1.2 中国后疫情时代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多个国家爆发。截至2021年2月,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中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至此中国进入了后疫情时代。

2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效益的分析

2.1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经济效益的现状分析

2020年,面对疫情来袭,全世界面临巨大挑战,大型体育赛事的聚集性遭受了严峻的挑战,各大赛事宣布延期或暂停,部分赛事实行无观众封闭式比赛,这给大型体育赛事的策划和举办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李学东在其研究中曾表明,我国近年来举办的综合体育赛事的经济效益并不理想,过分夸大了大型体育赛事的效益。

从表1可知,中国近年承办了数场大型体育赛事,表内仅为对应级别内影响力最大的赛事。北京奥运会共筹备了7年,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了奥运村、新场馆等大量配套建筑,花费2000多亿元,最终盈利仅200亿元,经济效益并不理想,这使得现在很多国家不愿意承办奥运会。

表1 近年来中国承办的部分大型体育赛事表

再如,具有代表性的广州亚运会,投资1200亿元,计划盈利8000亿元,最终却负债2000亿元,计划和现实落差巨大,令人咂舌。两场国家级赛事,山东全运会和深圳大运会,投入大量资金,收益仍然不尽如人意,此外,还有其他各大赛事,经济效益也并未达到预期。

反观南京青奥会,从策划开始注重节俭办赛,虽然运动项目和运动员数量较以往均有提升,但预算控制在18亿以内,仅仅新建了青奥体育公园1个场馆群,其他场馆多使用现有场馆进行改装升级,并投入使用,节省了大量资金,虽然最终没有公开具体获益数据,但从成本和赛事评价来看,经济效益必然丰厚。

疫情后,我国大量减少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数量,国内较为重要的赛事,如国家级、省级赛事也严格控制参与人数。国内推广较为广泛、观众人数庞大的赛事,如CBA(中国男子篮球联赛)、中超联赛均采用无观众模式开赛。同时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情况下,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必然受到巨大的影响。所以,绿色人文、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与“生态观”,以及取用于民、全民共享的“遗产观”与“发展观”非常重要[1]。

2.2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政治、社会、文化效益的现状分析

该文将政治、社会、文化效益放在一起进行探索研究。之所以将此3项效益放在一起研究,是因为通过前期数据调查与分析,大型体育赛事效益在政治、社会、文化上的效益较好。大型体育赛事的经济效益较为直观,但大型体育赛事的效益远不止直观可见的效益,还有很多客观价值。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中国申奥成功,已经证明了中国已经走上了世界舞台,其国家影响力、办赛能力、国际地位都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认可,而这一认可,使得中国在政治、社会、文化方面的底气和自信得到了提升,经过7年紧锣密鼓的筹备,2008年8月8日,在中国北京,中国人以一场震撼的开幕式,向全世界证明,中国已经踏入世界强国之列,中国文化贯穿开幕式的每个细节,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光辉夺目的历史长河,给全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中国人民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也让国际友人重新定义了中国新时代强国的形象,北京奥运会被很多全球媒体评为历史最佳奥运会。在北京奥运会的影响下,大规模城市建设使北京成功跻身国际化大都市之列,其政治、社会、文化影响引领全国,其后,更多的一线城市紧随风潮开始承办大型体育赛事,效果颇丰,再反观其经济效益,可见大型体育赛事的效益更偏向客观价值的体现。

3 中国后疫情时代提升大型体育赛事效益的建议

3.1 提升经济效益

3.1.1 正确看待大型体育赛事的经济效益

我国一些城市对大型体育赛事的期望值较高,并且还存在着互相攀比的情况,所以往往会出现赛事建设奢华,回报达不到预期的情况。各个城市在决定要承办比赛的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大型赛事的经济效益,避免盲目跟从。

3.1.2 建立科学的赛事风险评估体系

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风险类型主要分为生态失衡风险、生态空间占用风险、环境污染累积集中爆发风险、资源能源无序利用过度消耗风险[2]。参考北京奥运会以来数十项体育赛事经验,应加强风险评估体系建设,避免盲目乐观,甚至回避一些潜在风险。

3.1.3 改进大型赛事经济效益评估体系

全民健身理念提出后,我国各项体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各种针对体育赛事发展所提出的创新机制和相关改革政策也层出不穷。而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当前传统的体育赛事经济效益评估体系存在一定的片面和不足,无法实现对当下体育赛事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3.1.4 利用好现有的场馆和配套设施

北京奥运会后,陆续有多个城市承办过不同级别的赛事,很多一线和二线城市都建设了自己的奥体中心,有一些中心城市有自己的奥运村、青奥村,应该利用好这些现有的场馆和配套设施,尽量减少新建,注重场馆的合理利用,以节省办赛成本[3]。

3.1.5 制定疫情期间大型体育赛事的管理方法

疫情期间,大型赛事的组织和管理受到很大影响,应该根据赛事本身、赛事参与者、观众三大评估指标[4]制定特殊时期的管理方法,针对疫情产生的问题有针对地找到解决的途径。

3.1.6 处理好赛后遗产

在处理奥运村等赛后遗产时,可以将其转化为观光旅游项目,以达到维持保养或盈利的目的,促进城市旅游空间布局和优化[5]。

3.2 提升政治、社会、文化效益

大型体育赛事在政治、社会、文化效益方面的成果相比于经济效益来说较好,但后疫情时代来临,大型体育赛事要承担新的重任。

3.2.1 成为展示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民风貌的名片

大型体育赛事是全球人民的集会,是一场促进全世界人民相聚、关注的盛世,一场赛事的举办给一个国家带来的不仅是财富,更是政治上的繁荣、社会上的昌盛、文化上的绽放。赛事中的每一位运动员代表着国家和地区的风采,展示着人民风貌。

3.2.2 成为疫情时期推进全民健身、强身以抗疫的宣传大使

城市政府办赛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办赛的价值[6],在后疫情时代下,人民的身体素质和抵抗能力被推上了抗疫前线,而大型体育赛事正是各项体育赛事最好的宣传大使,在疫情面前,只有增强体质、强身健体,才能有更多的资本与疫情对抗,通过宣传、赛事转播、体育文化、体育氛围等各种途径,做抗疫的宣传大使。

3.2.3 成为鼓励群众同心战疫、携手共渡难关的先锋阵地

大型体育赛事会激发群众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后疫情时代,人民群众更需要扭成一股力量,促进民众团结。大型体育赛事的观众基数大,宣传和鼓舞能力强,各大赛事应该以共同抗疫为主题,来渲染氛围,加强民族英雄形象建立,致敬抗疫英雄,同时也能提升体育竞技氛围,达到共赢的目的。

4 结语

大型体育赛事效益由多方面组成,面对疫情带来的巨大影响,必须用新的视角重新衡量其实际效益,弥补疫情前已经出现的漏洞,再根据实际情况,规划疫情后赛事的发展,才有助于促进大型体育赛事健康发展,做到赛事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场馆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错季土豆 种出好效益
北京冬奥会场馆:科技“建”证可持续发展
基于“三次售卖理论”我国体育赛事营销模式研究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UFI全球场馆地图》发布亚太区展馆总面积为全球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