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沂蒙那座——桥》评价
2021-10-01刘燕
刘燕
摘要: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一般被认定为是红色题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类型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创新,需要在保留原有革命精神基础上,赋予全新的时代意义和表达方式,进而为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文以《沂蒙那座——桥》为例,分析《沂蒙那座--桥》舞蹈道具的功能和美学价值,对《沂蒙那座——桥》进行评价,确保将此舞蹈作品中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传达出来,为相关的舞蹈作品创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革命历史 作品 《沂蒙那座——桥》 评价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7-0081-03
我国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舞蹈作品,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历史精神以及美学追求,其中蕴含着革命历史题材舞蹈作品的创作规律。因此,基于审美文化背景下,以革命历史题材为创作背景,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是当代审美文化需求,也是舞蹈创造者的责任和使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味,为舞蹈艺术创作指明了方向。
一、《沂蒙那座——桥》舞蹈道具的功能和美学价值
(一)舞蹈道具的功能
舞蹈创作离不开舞蹈道具的参与,在特殊的环境中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起到烘托氛围、创造表演环境等作用,进而为演员情感表达营造良好的条件。舞蹈本身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情感、精神的寄托;通过舞蹈肢体语言表达事物,需要切实发挥舞蹈道具的功能,因此,道具与表演艺术门类在用法上是具有一定差异性的,主要是丰富舞蹈语言,不断推动舞蹈向前推移。通过道具的布设,为表演者创造表演所需的时代背景,可谓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通过突破传统道具的方法,彰显舞蹈肢体语言的内涵。同时,舞蹈道具是为舞蹈本身服务的,对舞蹈作品情感表达和舞蹈张力呈现具有积极的影响,舞蹈道具具体的功能表现为:
1.保留了物体社会身份的道具
唐宋时期舞蹈《剑舞》中的“剑”,就是常见的道具;例如《士兵兄弟》中隐形道具的使用。
2.失去物体本质用途的道具
例如《龙舞》中的“龙”,用草扎成的“草龙”,在表演者协调配合后,向人们传递了人们意想中的动物,与实物本质无太大的关联性。
3.保留物体本质用途和属性的道具
例如《狮舞》中的“狮子”,通过狮子翻滚扑跌传递了吉祥如意的祝福,例如《沂蒙那座——桥》中的道具门板,为舞蹈表演增加了表现力。沂蒙精神起源于战争年代,在革命历史洗礼中,锻造出顽强的意志力。就《沂蒙那座——桥》中的道具门板来说,题材根据沂蒙六姐妹故事改编而成,借助道具门板,以一种更加贴近大众生活的方式,向大众传递沂蒙人的情怀。同时,道具门板本身具有一定的沉重感,历史属性浓烈,与六姐妹相比,彰显出沂蒙女人内心的情感和背后的故事。在道具功能作用下,启发大众思考,切身感受道具的应用价值和作用,确保将受众引入到真正的情境中,激起受众的共鸣。
(二)美学价值
1.道具涉及的舞台空间
本文研究的《沂蒙那座——桥》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从道具运用角度看,通过道具的应用,拓展了舞台空间,丰富了作品内容,为舞蹈构图增添了多样式的融合元素,增加了受众的感官体验,包括“二龙戏珠”“跳龙门”等,为编导人员进行舞蹈创作提供了参考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时,舞蹈编导将关注点投放在“舞蹈构图”上,善于借助道具进行构图,并逐步拓展道具空间,加大道具空间的开发。例如《红绸舞》中,运用了比较夸张的绸子,完美展现了表演者“大八字”“小八字”等舞蹈形式,舞台表现效果极强;例如《沂蒙那座——桥》中门板的“上举”“跪爬”“后空抛”等技巧,编导人员借助门板的空间变化,更加形象的展现了水流湍急的视觉效果,借助道具原本的特质,营造舞台空间感和层次感,一定程度上彰显《沂蒙那座—桥》作品原有的历史舞蹈环境。门板道具的呈现,丰富了舞蹈原有的语言,保证了舞台空间效果,提升了舞台空间的艺术感,更加真实的传递了《沂蒙那座——桥》作品真实的情感。基于此,在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呈现过程中,道具的使用提供了时空转换、点缀舞台的功能。
2.道具与演员的配合
道具和舞蹈表演者之间的协调配合,可呈现良好的舞台效果。道具在舞蹈中的呈现,打破了舞蹈常规化的空间感,将时间、空间、速度汇聚到同一空间中,并转化为一种力量上的象征,进而在道具和演员的配合下,升华舞蹈的主体,起到烘托舞台氛围的作用,通过舞台环境的塑造,更好地刻画舞蹈表演者的内心世界,传递内心中真实的情感。
道具本身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沂蒙那座——桥》作品中,引人深思的就是六姐妹奋不顾身从高处翻下来的情节,其中的寓意较深,门板呈现的并不是表象当中的桥,更是“一座丰碑”;通过“上举”动作的呈现,瞬间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表演者通过宁死不屈的眼神将真情实感传递出来;作品中反复展现了“跪爬”动作,表现出门板的沉重感,彰显出千万战士的踩踏感。舞蹈表演者湿润的双眼,让人联想到冰冷的河水和沉重的门板是怎样支撑着她们瘦弱的身躯扛起七尺男儿的。舞蹈编导人员借助道具构图的方式,给受众呈现了最直观的视听感受,并通过协调道具与舞蹈表演者之间的关系,展现舞蹈的内核,因此,《沂蒙那座——桥》中的门板道具,不仅仅是表象意义上的道具,更是人们内心情感的真实体现,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沂蒙那座——桥》评价
(一)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现状
《沂蒙那座——桥》这一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符合当下审美文化形态表现形式,完美表达了当代审美文化概念。当代舞蹈艺术本身是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通过舞蹈编排和创新,展示了编导的个性化追求,传递正确的审美情趣,增强了受众的审美体验,强化了受众的感悟能力。舞蹈内容不仅仅是感官上的娱乐,更是超感官的精神体验,具备一定的精神提升功能;当代审美文化时代语境中,舞蹈作品的创新编排是基于个人审美角度向大众审美转变的一种发展趋势,通过不同形式的构图设计,对舞蹈作品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此,人们需要基于大众切身的精神需求角度进行考量,客观评定舞蹈作品是否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到当代大众的审美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变创造,进而呈现出具有代表性的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革命历史题材的舞蹈,可作为当代舞蹈作品中的重要表现类型,直接影响到当代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因此,在创作革命历史题材舞蹈作品过程中,需要深入解读公式化、人物形象的概念化等概念。就当代审美文化视角下看待舞蹈创作的趋向,发现大众的審美原则发生着不断的转变,海量的信息数据在大众媒介中广泛传播,一定程度上为舞蹈艺术创新发展夯实了基础。就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历史现状看,革命历史题材舞蹈作品最早出现在星火剧社、战斗剧社中,作品基本上与现实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内容也大都展现的是人民群众反抗类型的题材。
由《红嫂》改编的《沂蒙颂》是中国当代史上较早一部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故事发生在沂蒙山区,讲述的是有关山东沂蒙革命根据地英嫂与战士们共同抗争的故事,此作品广为流传。尤其在改编手法上,汇聚了民间舞蹈动作、戏曲身段表演形式、芭蕾舞动作等;音乐上主要取用山东民歌素材,包含了沂蒙小调等,实现了舞蹈作品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创新,彰显了舞蹈作品生活化和艺术化的表现力。同时期发展下,具有代表性的革命历史题材还包括了《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受时代环境的影响,舞蹈创作不够成熟,在西方舞蹈文化影響下,融入了西方文化元素,实现作品上的突破,也是中国舞蹈发展史上的转折。从舞蹈作品创作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看,在舞美、编剧、作曲、表演者的结合下,为革命历史作品的演绎夯实了基础。时代快速发展下,以沂蒙革命历史题材为创作核心的舞蹈作品创作逐渐增多,改编出不同版本的《沂蒙颂》,创新了表现手法,丰富了作品内容,将焦点放在对先烈们的情感表达上,动作上融合的是海阳秧歌元素,曲风是山东风格,通过秧歌形式,传达对革命先烈的情怀。
(二)革命历史题材舞蹈创作的内在动力
革命历史题材的舞蹈创作引入较早,当时较为盛行的作品为《国民革命歌》《行军舞》等,红色歌舞包括《送郎当红军》《武装上前线》,期间吴晓邦、戴爱莲等舞蹈家创作了大量的革命历史题材舞蹈作品,风格上较为单一,情感匮乏。在审美文化影响下,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表现地更为多元化,尤其是《沂蒙那座——桥》,当然还包括《沂蒙颂》《八女投江》,内容上以抒情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呈现了革命历史时期审美文化,是传统革命思想与精神精华的呈现,结合作品表达手法看,为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呈现注入了内在的辩证动力。
(三)《沂蒙那座——桥》浅析
沂蒙承载的历史意义较为深远,甚至根植于人们的内心,《沂蒙那座——桥》这部革命题材的舞蹈作品,传递出来的是历史意义,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基于《沂蒙那座——桥》舞蹈作品创作背景看,近现代的中国,充斥着压迫、反抗、侵略、斗争,是硝烟弥漫的岁月,悲惨牺牲的壮士不计其数。在“红色文化”革命历史题材舞蹈作品推动下,舞蹈编导人员更加注重社会大众对审美文化的需求,基于舞蹈创新编排角度,尝试创新,积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因此,舞蹈编导人员运用了大量的叙事手法进行故事叙述,增加了受众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舞蹈编导人员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沂蒙那座——桥》作品讲述的是解放战争中,为支援“孟良崮战役”,沂南妇救会齐心协力,支援战役,没有桥腿就用人腿,没有桥板就用人板,不畏敌人的炮火,在冰冷的河水中、在柔弱的肩膀上,筑起“火线桥”,促使一个团的兵力奔赴战场的真实故事。整部舞蹈作品基于“现代小女孩”视角,贯穿在舞蹈作品中,体现了故事的饱满性,掀起故事的波澜,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舞蹈编导人员在舞蹈开端,运用的是“动静结合”的方式,将“现代小女孩”与“沂蒙红嫂架火线桥”相比,形成动态和静态上的鲜明对比,阐明故事内涵,向观众明确传递故事用意,呈现了动静相结合的视觉效果,展现了舞蹈美感和艺术表现力。
《沂蒙那座——桥》作品中的“现代小女孩”对革命历史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通过舞蹈肢体语言的表述以及延伸上的交流,将真情实感传递给受众,并将主人公代入到历史回忆中。“现代小女孩”对突如其来的穿越感到不知所措,然而看到了门板桥沂蒙红嫂坚定的眼神,瞬时产生了敬佩之情,同时在紧张激烈的斗争环境中,促使“现代小女孩”凝聚起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积极融入到紧张的战势中,与沂蒙红嫂并肩作战。通过表演者表演力度和幅度变化,促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在音乐烘托下,故事情节进入到高潮,在激烈的前线斗争中,沂蒙红嫂表现出坚定的使命感,扛起一个团的兵力,一定程度上,是对战争取得胜利的渴望。因此这种行为可谓是扛起了整个民族的希望,树立了沂蒙红嫂“正面”“伟大”“坚韧不拔”“刚毅顽强”的女英雄形象,增强了受众的视觉感觉,冲击了受众的心灵,引发受众的思考。通过故事情节的变化,将观众代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引发受众情感上的共鸣,唤醒人们的良知,一定程度上是对女性的敬仰,预示着民族的信仰是有希望的。
在故事高潮环节,沂蒙红嫂在挣扎与坚持之间终于迎来胜利的曙光,深深感染着受众,在舞蹈接近尾声时,通过舞蹈编排结构设计和技巧运用,准确地将情感传达出来,将不朽的峥嵘岁月、沂蒙精神、红色革命历史定格在“门板”中。就《沂蒙那座——桥》舞蹈编排结构来看,运用的是情节式结构,内容上主要以叙事和抒情为主,深化了题材深度,提升了《沂蒙那座——桥》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沂蒙那座—桥》作品是由历史事件改编而成的,在作品编排、结构安排以及情节设计上,赋予了作品全新的寓意,值得人们深思。
参考文献:
[1]“烽火红棉——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雕塑作品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举办[J].雕塑,2020(05):6-11.
[2]张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精神意涵[J].美术,2020(07):13-17.
[3]张荣欣.新时期湘剧革命历史题材戏创作研究[D].北京:中国戏曲学院,2020年.
[4]孙家平.野草与春风的交响[D].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020年.
[5]廖欣.从《可爱的中国》谈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J].四川戏剧,2020(04):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