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背景下农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2021-09-30孟天瑶韦还和
孟天瑶 韦还和
[摘 要] “作物栽培学”是我国农学专业核心骨干专业课之一,是一门强调栽培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结合教学实践和相关研究,总结了“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授课内容多、教学课时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重严重失衡、实践教学内容与手段过于单一等突出问题,从改进教学思路、更新授课内容、强化实践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与手段、完善课程综合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不断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涉农高校农学专业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农业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粮食安全;作物栽培学;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20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7批面上项目“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对盐——旱复合胁迫的响应机制”(2020M671628)
[课题项目] 2020年度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支持项目“传统课堂+慕课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以‘作物栽培学为例”(YZUJX2020-D22)
[作者简介] 孟天瑶(1986—),女,吉林通化人,博士,扬州大学农业科技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栽培生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6-0001-04 [收稿日期] 2020-11-30
仓廪实,天下安。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之务[1]。当前,我国粮食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连年丰收、库存充裕、供应充足、市场稳定,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2]。但也面临新挑战:(一)当今全球仍有8亿多饥饿人口,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消除饥饿目标任重道远。(二)需求形势上,国内粮食消费总量刚性增长、粮食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趋势明显。因人口基数大,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粮食消费需求总量仍将呈刚性增长趋势。此外,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口粮消费主要向精细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对粮食的营养化、健康化、多样化将有更高的要求。(三)生产形势上,农业生产成本仍在攀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趋紧,在确保绿色优质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同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压力较大[3]。现行的以高投入、高产出为特征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满足人民食物需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导致了地下水过度开采、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资源与环境问题,制约作物绿色生产的严重问题[4]。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蝗灾和极端气候等多种因素叠加下,全球粮食供应链面临巨大压力;一些粮食出口国为求自保,纷纷出台限制甚至禁止粮食出口政策,全球的粮食安全面临着巨大的考验[5]。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直接为作物生产服务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学科。在我国涉农院校教育体系中,“作物栽培学”一直是农学专业核心骨干专业课之一,同时也是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涉及土壤肥料学、农业气象学、植物生理学、耕作学、种子学等学科的内容,学科交叉融合性强[6]。我国作物栽培学自20世纪50年代设置以来,始终紧贴国情,围绕作物生产现代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和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重大需求,抓住生产上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全面开展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的关系研究,探索栽培优化决策、生育调控、栽培管理等新途径与新方法,为我国作物生产实现增产、增收、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储备[7]。“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当前,在“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的时代背景下,“作物栽培学”课程应主动适应新形式,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授课内容多、教学课时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重严重失衡等突出问题,不断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对培养高质量农业人才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授课内容多,教学课时少
(1)涉及的作物种类多。以《作物栽培学各论》(南方本)为例,该教材包括了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6种、经济作物8种、小宗粮食作物9种、小宗经济作物7种、饲料绿肥作物10种。此外,教学内容上不仅要讲授主要作物栽培的生物学基础,而且还要讲授作物产量形成基本规律及其高产配套栽培技术。(2)教学内容多,以《作物栽培学各论》(南方本)为例,该教材在阐述作物的一般共性理论与技术的同时,还要讲解主要作物的特色栽培理论与技术;在常规栽培技术基础上,结合作物生产的新形势与新要求,注重对机械化栽培、精简化栽培、智能栽培和优质高效栽培等内容的讲授。但与之不相对应的是授课时数相对较少。以扬州大学农学院为例,“作物栽培学”的课时数为80,其中还包括大田实践教学课与实验课。“量多时少”的课程设置不仅使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常采用“机械式”“填鸭式”的被动教学,而且学生普遍感觉听课内容过多,吸收掌握有难度,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理论教学比重偏多,实践教学比重偏少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强调栽培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这一特性直接决定了讲授内容既要包括作物生产发育基本规律及其生物学基础,也要包括调控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关键栽培管理技术。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作物栽培学”仍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此外,传统的“作物栽培学”教学模式受限于“量多时少”的课程设置等因素,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这也是导致当前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认知能力偏弱,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差的原因之一[8]。比如在讲授禾谷类作物叶蘖同伸关系时,由于缺乏禾谷类作物分蘖发生的大田实践教学,学生们普遍反映对禾谷类作物分蘖的认知很抽象,也较难理解禾谷类作物叶蘖同伸关系的生物学机制。再如在讲授油菜生产近些年兴起的钵苗机械化栽培内容时,多数学生由于没有田间参观学习油菜钵盘插苗机构造、钵苗壮秧的形态特征以及缽苗机栽作业的直观体验,对油菜钵苗壮秧的形态生理特征及其壮秧培育关键技术、高质量钵苗机栽作业的基本要求等方面的内容感到抽象,直接影响了相关知识点的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