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教产教双融合发展第二课堂创新实践体系

2021-09-30王廷璞马腾王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37期
关键词:科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第二课堂

王廷璞 马腾 王霞

[摘 要] 在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代背景下,科教产教双融合对于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意义重大。第二课堂是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就天水师范学院生物工程与技术学院第二课堂创新实践育人体系经验,从构建“科教+产教”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培育第二课堂创新实践育人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方面进行总结,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深化产教融合与科教融合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第二课堂;应用型本科高校;科教融合;产教融合

[基金项目] 2020年度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科教、产教双融合技能培养和思政教育协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甘教高〔2020〕8号);2019年度天水师范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天师院发〔2020〕14号)”;2021年度天水师范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天师院教发〔2021〕2号)

[作者简介] 王廷璞(1965—),男,甘肃天水人,学士,天水师范学院生物工程与技术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天然产物与免疫学研究;马 腾(1984—),男(蒙古族),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博士,天水师范学院生物工程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老年医学研究;王 霞(1990—),女,甘肃秦安人,博士,天水师范学院生物工程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微生物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7-0065-04    [收稿日期] 2021-04-09

目前,我国正不断推进教育体制创新与改革,逐渐形成一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路线[1]。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并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有责任有义务为国家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2]。师范类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育的前提,就是要具备一个三全平台,即包含前沿科学研究教育以提升创新意识的科教平台,同时具有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实训的提升创业意识的产教平台,通过双平台融合构建第二课堂将理论知识和创新意识培育提升转化为创业能力的创业平台[3,4]。

一、构建“科教+产教”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相关文件,同时指出,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全新的时代背景、发展起点和历史方位上,国家“双一流”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建设、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高等教育分类建设的发展和管理引导下,合理进行高等学校科学定位,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与布局,深化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实现科教产教双融合,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提升教育教学和育人质量[5]。在前期科教融合的基础上,突出产教融合的“双融合”培养体系是生物工程与技术学院所有专业的鲜明特色,体现在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等几乎全部教学环节当中。基于学院现有专业与农业、食品、生物技术等产业的天然联系,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等几乎所有培养环节中尽可能地对接行业岗位要求,以模块化的课程集中强化学生的特定行业技能培养。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是我院将产教融合贯穿于顶层设计的重要体现。

(一)优化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体现能力要求

基于长期的科教融合的科技创新育人框架构建应用型产教育人模式[6],实现区域应用型高校人才培育模式创新。

我院4个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充分调研、分析相应行业特点和岗位能力要求,并尽可能体现在一系列课程的学科技能传授和操作实训中。生物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侧重教育类核心课程、教育教学技术训练和生物学专业实验操作。生物制药专业的特色课程设置侧重生物制药行业中动物细胞培养、发酵工程技术和产物分离纯化等岗位技能实训。生物技术专业则聚焦环境污染评价及生态环境修复领域,将传统的环境类课程与新型的生物技术类课程有机结合,瞄准生物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治理的新型领域。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重点围绕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仪器分析课程,将食品检测能力的培养分解至4个检测领域最重要的仪器分析模块,并开发了食品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校本课程,强化学生的检测方法开发能力。同时,加强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实验技能和科研训练,毕业生科研素质逐年提升,获得了良好评价。

(二)推进科教融合,提升创新能力

“双融合”培养模式贯穿培养始终,科研促进和反哺教学,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开展教学实践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很多毕业生已成为生物学教学及技术骨干。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教学计划中将创新性实验教学、课程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实践实习环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打通,创新性实验与教师科研充分结合,利用科研方案进行探究性训练,并利用团队化协作方式完成。通过推行导师制,学生从大学二年级进入科研课题,参与科研项目,进行系统训练,提高了科研素质和能力。

(三)校校合作提升专业技能

天水师范学院生物工程与技术学院构建基于科教融合的科技创新育人的长效机制。首先,结合教师绩效和个人科研方向,搭建了导师制、学生教学/科研项目、科研实训、社会实践课程等科学创新平台,形成了理论—实践相融合的人才培育模式,学院提供科教经费、指导教师、实训场地等条件保障,促进了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实现了教学科研的高效融合。其次,因缺乏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属于科教资源低丰度地区[5],我校通过与“双一流”大学、区域高校、中科院研究所等校校合作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及时弥补和强化学生核心专业技能而采取有效措施。校校合作的目的,一是为了培养和提升生物科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从师技能,与当地中学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生物学教育的实习基地,联合进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二是为了弥补办学资源短缺,与其他高校合作,利用其办学资源优势,培养和提升生物技术等非师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一方面与中学合作提升学生的教师教育职业技能;另一方面与高校合作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及时弥补或强化学生核心专业技能。目前,我院和多所高校和研究所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猜你喜欢

科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第二课堂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应用型本科高校《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创新研究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思考
对“学术立校”大学价值追求的当代反思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