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游戏教学法课程改革应用研究
2021-09-30周志鹏米传民钱玲飞祁昊楠
周志鹏 米传民 钱玲飞 祁昊楠
[摘 要] 与其他学习理论(例如认知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等)相比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的教学工作将转换为组织和引导学生主体开展学习。在工业4.0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发挥学习主体的主动性与参与性作用,进而实现对其当前所学知识体系建构的目标。针对“管理学原理”课程,引入建构主义学習理论,融合游戏教学法,采用充满趣味的团队游戏(与管理学知识体系相关),以激发学习主体提升学习兴趣,进而优化管理学知识的学习效果。通过纸飞机公司生产的管理游戏,使学生深刻理解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游戏教学;管理游戏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教育部-IBM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机器学习的金融风险建模与分析预测”(201901113003);2020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经管类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2002273033);2020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互联网+下国防知识产权促进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构建研究”(NJ2020043)
[作者简介] 周志鹏(1984—),男,江苏通州人,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米传民(1976—),男,山东聊城人,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风险管理研究;钱玲飞(1979—),女,江苏南通人,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科学评价与情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7-0001-04 [收稿日期] 2021-05-23
一、引言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起源于教育学[1],是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与参与性至关重要[2],学习主体基于过往经验建构学习新知识体系的过程,会与外部环境(例如社会、人口、政治、文化、经济、科技等)产生交互。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其他学习理论(例如认知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等)有很大的不同,其对优化教学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考虑到建构主义理论是以认知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派往往站在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其认为我们所在的世界是物质的客观存在[3]。然而,我们个人对世界认知所存在的差异性也是客观存在的,受个人相关的诸多因素所影响,因此在客观世界理解之中赋予一定的主观主义。
知识(knowledge),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对所在世界的暂时性解释[4],其并非绝对一成不变。随着外部环境因素不断演化,例如经济不断发展、文化不断融合、科技不断突破等,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不断提升,原有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将进一步改变与调整。当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时,也需要考虑相关问题所处的情境,以判断知识的适用性、是否需要对原有知识进行转换与再创造。作为人们认知的有效成果,知识是过往经验的固化,其来源于社会实践过程之中,因此知识的初级形态表现为经验,知识的高级形态表现为科学方法或理论[5]。但由于人们对于知识主观认知的偏差,会对同样的知识产生不一样的理解。因而针对学生主体的知识学习,不能完全依靠教师的全盘灌输,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对知识体系进行主动建构[6],内化形成学生个体的知识结构。
与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相比,我们国家的高等院校课堂存在一定的不足,其氛围相对而言没有那么活跃,比较循规蹈矩。学生主体的注意力,在上课一段时间之后,呈逐渐降低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认为教师授课内容本身缺乏吸引力,提不起精神,失去学习兴趣。然而,他们却十分愿意参与各种游戏,喜欢参加各类娱乐主题的活动。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认为,学习最大的原动力在于使得学生主体对知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游戏将是激发学生主体浓厚兴趣的最佳途径[7]。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其他教育,诸如初等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都积极倡导寓教于乐的方式,其比教条式的教育方式效果更好。游戏教学法很好地诠释了寓教于乐的本质与内涵,其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设计之中,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体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的设计与实行
“管理学原理”是工商管理专业学位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介绍组织进行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的一般规律,为组织活动提供一种指导框架。该课程主要是由低向高从三个层次来阐述:第一层次是管理的内涵,包括管理活动、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第二层次是管理过程,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等管理的职能活动;第三层次是管理的改进与创新。“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让学生理解管理学中的主要理论与思想;让学生运用管理学中的理论和思想去观察世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设计游戏
一个设计优秀的管理游戏需要具备两个特征:管理思想理论和管理实践操作。第一,“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人员,需要根据其课程大纲和具体内容,循序渐进地优选与设计管理游戏。第二,需要考虑具体的管理游戏在课程中的设置,注意整体课程内容的逻辑性,避免管理游戏与其课程具体内容脱离,形成“两张皮”现象。第三,管理游戏的构思需要充分考虑游戏教学法的自身特点,更要结合授课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大学生心理成长特点。
(二)游戏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课程教师需要掌握相关游戏的所有规则,由于游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所以针对新游戏最好都预先试做几次。其次,关于游戏教学过程中的所有材料或者道具,需要准备齐全,以及保证游戏情境的真实性。再次,将游戏的相关规则详尽地告诉学生,做到尽可能量化,以避免学生由于理解的偏差产生分歧或者游戏漏洞。最后,为方便控制游戏过程和总结游戏效果,可以考虑让每个游戏小组选取一名学生担任观察员,教师告诉其职责所在。此外,教师应在相关理论课程讲解完成之后,告知班级学生相应的管理游戏的上课时间,学生根据时间,按要求复习与之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