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智开发”课程的建构与实践
2021-09-30杨平胡晓鸿
杨平 胡晓鸿
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背景,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开发了“心智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启迪学生智慧,开发他们的心智潜能,在智力和非智力两个层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确立课程目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根据《纲要》精神,笔者确立了心智开发课程的教学目标。
課程实施总目标。课程预设在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生活和社会适应六个方面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预期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多个心理层面有所提高。
阶段性二级目标。阶段性目标将宏观的大目标拆解成可操作的小目标,明确了不同阶段、不同层级的培养目标,为授课过程提供了具体指向。笔者主要围绕“培养积极心态”和“开发心智潜能”两个层面设置课程,前者是基础性目标,后者是发展性目标。
二、设置课程内容
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通过团体互动促进学生成长。《纲要》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采取多种形式,防止学科化倾向,要注重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基于此,笔者借鉴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将传统游戏活动、心理拓展活动、艺术心理活动、生态心理活动、心理电影鉴赏和多元智能活动等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实际,设置了效率高、实践性强、生动有趣的团体互动教育活动。
依据阶段性二级目标,笔者将以上活动划分为两种课程类别:基础型团体活动类和开发型智能启迪类。基础型团体活动类对应“培养积极心态”的基础性目标,主要包括传统游戏活动、心理拓展活动、艺术心理活动、生态心理活动、心理电影鉴赏活动;开发型智能启迪类对应“开发心智潜能”的发展性目标,笔者将多元智能活动划归到这一类。
基础型团体活动课程在七年级开设,分为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生活与社会适应五大主题实施,每个主题作为一个课程版块,每个课程版块都设置了上述五种活动类型,每个活动类型对应一节具体的教学内容(详见下表)。
开发型智能启迪类课程在八年级开设,主要对应课程总目标中的升学择业主题。多元智能活动是基于加德纳九大智能理论开发设计的,它很好地将能力训练与多种妙趣横生的游戏结合,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九大智能。如以“宝藏漂流瓶”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以“真假话大冒险”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以“形状拼接”活动训练学生的视觉和空间感,以“命运卡牌”活动锻炼学生的人际智能,等等。
三、规划课程实施
团体活动具有不同于常规心理课程的特性,结合团体动力学理论背景以及本校团体活动的场地、器材等条件,“心智开发”课程主要依托校内社团进行,辅以部分常规心理健康课时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开展。笔者计划以两年为一个教学单位,分别在七、八年级进行延续性、阶梯性的课程教学。七年级开设基础型团体活动类课程,课时安排包括60节社团课时和4节心理常规课时;八年级开设开发型智能启迪类课程,课时安排包括60节社团课时和2节心理常规课时。综上,心智开发课程两年学制固定总课时为126节,另外还有每年5月和11月的心理健康周、心理健康月的活动时间。
要使课程得以有效推进,需要全面、系统的保障。学校层面出台相关制度,提供课程开发平台,并通过顶层设计确立项目管理机制,切实保障了学校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
四、优化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指向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评。笔者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表现,从多个维度考量学生:一是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情绪反应、参与状况等,进行定性描述并记录下来;二是运用专业、规范的心理检测系统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反馈训练目标的达成情况,并形成个人电子报告。
以采用脑波生物反馈技术的“梦幻拔河”情绪调适训练项目为例。学生在进行心理游戏训练的过程中会佩戴“脑波检测仪”,仪器能实时记录学生的各项训练指数,呈现包括个人信息、训练项目、总时长、得分,以及各时段训练指数的范围、程度、专注度、放松度等数据的报告。通过数据反馈,教师可以直观地掌握学生心智能力的训练情况。例如,如果某学生在心理游戏前后的监测数据显示,经过系统训练,该生项目完成时间加快,且专注程度和放松程度处于“较高”和“很高”的比例有所增加,就说明经过课程学习,学生的情绪调适能力得到了提升。
此外,笔者还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作品展示、现场表演等机会,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并将学习结果纳入成长档案,作为结果性考评依据。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官士墩校区)
责任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