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景理论的大学生闲暇时间利用行为分析
2021-09-30陈强强杨婕妤
陈强强,杨婕妤
(甘肃农业大学 财经学院,兰州 730070)
1 理论分析工具
1.1 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是由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维斯基对传统期望效用理论进行拓展的基础上提出的。前景理论将个人的价值感受纳入行为决策中,充分考虑个体心理特质、行为特征和情景因素,旨在寻找风险条件下的个人实际日常决策行为。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将行为结果视为损失和获得进行决策,而非期望效用理论追求的依效用最大化来决策,主要内容有参照点依赖、损失规避[1]。
参照点即收益与损失的临界点,可以是一种处境、状态,甚至是一种物品、权力、偏好等[2]。参照点依赖认为,人们并不是根据绝对值而是根据相对值进行决策,其核心就在于参照点(定位点),高于参照点的部分为收益,反之为损失。如图1所示,决策者在A、D两点中进行选择,A点处Y产品多而X产品少,D点Y产品少X产品多。现有C、B、A、D四个参考点。当选择C点为参照点时,决策者不论选择A或D都是获得收益。当B点作为参照点时,A、D两个状态均为损失;当A或D作为参照点时,只是在总收益不变的情况下的互相交换而已。
图1 参照点效应
1.2 损失规避与偏好反转
损失规避意味着相同单位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大于收益带来的正效用,其含义为个体对同等损失的反应大于收益的反应,因而天然地拥有一种强烈的维持现在倾向[3]。由此引申出人们在收益状态下更倾向于风险厌恶,在亏损状态下更倾向于承担风险(冒险)[4]。
偏好反转是由心理学家Lichtenstein 和 Slovic于1971年发现的风险决策中一种奇怪而普遍的现象,即在期望值大体相等的一对博弈中,人们往往选择概率高而收益低的博弈(称为安全博弈),对概率低而收益高的博弈(称为风险博弈)定高价,也就是说人们在选择与定价中表现出偏好的不一致现象[5]。偏好反转发生的核心被认为是人们在定价和选择时对同一选项赋予了不同的权重,总的来说,在定价时的权重高于选择时的权重,所以造成选择与定价的不一致。
2 数据来源
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2018年10月份借助问卷星平台对7所高校开展网络问卷调查,调查样本的获取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并委托各高校专人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个体特征、学生家庭教育、学生在校学习状况、学校教学保障等。通过汇总、整理,剔除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57份。调查样本高校包括“985”“211”综合院校、省部共建院校以及普通省属地方院校等,学科类别有文史类、理工类、医学类、艺术类等,各年级学生都有涉及,以确保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参照点、学习时间及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参照点既考虑现状,更关注未来预期,作为人们是否决策的依据。综合测评成绩是高校大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社会实践等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体现,是大学生奖励、评优、升学和就业的重要依据和参照。本文采用学生期望的综合测评成绩排名来表征参照点,并将调查问题设计为“您希望自己毕业时的综合测评成绩在全班的排名为百分之多少”。显然,参照点数值越小,意味着排名越高,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和期望越高,反之越低。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高校大学生的参照点存在个体差异。总体来说,学校综合水平越高,其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也越高。同时,除了艺术学院需要投入更多的课外时间外,调查高校大学生日均学习时间介于3.49~4.81小时之间。通过计算各标准变异系数发现,高校学生对于周末时间利用存在相对较大的差异,变异系数为0.204,其次,参照点变异系数为0.157,其余指标差异不大。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学生周末学习时间投入低于周内学习时间,这与“周末应该是放松休息的时间”的普遍认识相吻合,是否与教育部所强调的“合理增负”的预期一致还需进一步研究。从参照点看,各高校学生对自己4年的目标定位处于较高水平,参照点最低为32.05%,排名在前1/3,一方面,说明学生对4年生涯规划以学习提升为主要任务,符合“回归常识”的初衷。另一方面,总样本的参照点为25.56%,是否存在因定位不准,目标届时难以实现而带来其他负面影响,需要进一步分析,这一问题也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成绩分布看,调查样本学生的平均综合测评成绩接近良好,为79.09分。
表1 不同学校学生的相关情况
参照点是目标,成绩是结果,时间投入为过程。成绩是参照点这一预期目标实现程度的直接体现,取得的成绩越优秀意味着目标的达成度越高,学习成绩与参照点之间相关系数为0.479,在1%水平上显著。优良成绩的获得需一定时间的投入,成绩越高越具有激励作用,学习投入的时间将相对越长,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312,在1%水平上达到显著。学习时间和参照点呈正向弱相关,相关系数为0.233,在1%水平上显著。参照点是预期目标,而学习时间投入是行为过程,两者理应紧密相关,但现实中目标明确而未付诸行动者大有人在。可见,没有时间投入行动的参照点(目标)实则为美好的幻想,同样没有目标的时间投入注定是时间的浪费和低效率,唯有聚焦明确的目标并付诸坚实的行动,方能事半功倍,时间投入在参照点和成绩获得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3.2 学生闲暇时间利用参照点的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参照点选取的影响因素,从学生家庭教育、个人学习行为、高校教育以及学生个体特征4个层面构建了涵盖10个具体指标的参照点选取的影响因素分析指标体系,具体见表2。更高家庭收入和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更加宽裕的条件,因此假设家庭收入和教育正向影响学生对参照点的选择。毕业就业去向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具有重要的目标导向作用,是学习生涯的指示灯。大学生为实现理想的就业岗位而选择相应的行为,毫无疑问就业预期目标越高,客观要求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全面提升自己,因此用学生预期就业城市来表征就业去向。不同类型与办学层次的高校,无论师资力量、教学软硬件设施条件均存在巨大的差距,本文用学校硬件设施反映高校教育教学基础条件,并假设硬件基础设施越夯实,越有利用学生更高参照点的选择。教师力量是高校发展与实力提升最重要的力量,作为大学生生涯中最重要的引路人和人生导师,其师德师风、专业素养与全面教育指导对学生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用学业教师的指导程度来反映教师的引导作用。
表2 变量含义、赋值及描述性统计
续 表
另外,模型中将学生性别、年级和生源地作为控制变量,来综合分析学生参照点选取决策行为。不同生源地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资源不同,通常情况下,来自大城市的学生更容易获得全面、及时的教育资源信息,同时接受更新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将学生生源地来自乡镇及农村的赋值为1,县级市为2,地级市为3,省会城市及以上为4。
从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以中学和高中为主,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其家庭收入相对较低。大学生每日花4.5小时进行闲暇教育,相对较低。毕业去向定位在县级和地级市为主,这与调查样本更多来自地级市的生源状况基本相一致。另外,高校教师对其学业、就业等全方位的教育指导的认同度处于较低水平,均值为3.280,这一点需引起高度重视。
通过SPSS 17.0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出各变量对参照点的影响,结果如表3所示。整体上R=0.566,F=16.331,在1%水平上达到显著,说明方程拟合整体效果优良。平均成绩在1%显著水平上对参照点正向影响,成绩每提升1%,参照点将上升1.3%,更高参照点(定位)最终通过更优异的成绩来实现。毕业去向反映大学毕业后的生活、工作、个人发展平台和机会,作为经济、社会、人才集聚的城市越发达,给大学毕业生提供的发展机会和平台越宽广,同时也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教学质量在1%显著水平正向影响参照点。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能,教学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不同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能力和素质要求方面存在差异,围绕本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手段方式、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所在。学生所在年级在5%水平上负向影响参照点的选择,说明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就业之上,因此,低年级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尤其重要。
表3 模型估计结果
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学业指导教师,对学生人格塑造和价值引领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然而,本研究得到教师指导对学生参照点定位产生负向影响。可能的解释为,教师指导更多地停留在课堂教学、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具有教育对象的“包容性”和“一刀切”特征,在因材施教方面还需深入。尽管殷实的家庭收入、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繁华的大城市可为学生成才提供更加宽松优越的环境条件,但并不能直接影响学生对参照点的选择。参照点的选择是学生根据所在学校的人才培养环境条件与个人能力进行综合研判的结果。同时,无论大学生是否出自“书香门第”或是殷实家庭,在大学均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求学者。那么为什么“入校同一起跑线,毕业之际却是天壤之别”,学生的闲暇时间利用行为中是否存在一种维持其原有时间利用方式的倾向即损失规避倾向。
3.3 学生时间利用上的损失规避和偏好反转
深入分析损失规避倾向,采用情景分析法并将情景设计为“今天是普通的一天,您是否愿意改变原来的闲暇时间利用方式并长期坚持?”面临上述问题,占样本总量66.88%的大学生选择改变,选择改变的学生人数超过了维持现状的学生,说明更多的学生存在改变现有时间利用方式的偏好。为了进一步地分析,对愿意改变时间配置方式的大学生进一步调查,我们设计了如下情景:全天24小时内,假设睡眠时间9小时,用于消遣娱乐(休闲)的时间5小时,面对余下10小时自由支配时间,“您每天学习5小时,休闲5小时,现若需要重新规划时间,下列三种情景您选择哪种?”学习时间的增加(减少)会导致同等数量的非学习时间的减少(增加)。从损失规避来看,假设选择B方案增加学习时间,那么减少的非学习时间所带来的损失会大于增加学习时间所获得的效用;同理,假设选择C方案增加休闲时间,那么减少的学习时间所带来损失会大于增加休闲时间所带来的效用,因此,学生理应倾向于维持原来的时间利用方式A方案。但是结果表明,占样本75.65%的大学生愿意改变时间利用方式。至此,可以初步判断学生在学习时间利用决策上出现了选择偏好反转心理。
从表4可见,对于选择A方案5小时学习时间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实际日平均学习时间为4.6小时,损失的非学习时间为0.4小时,如果选择B方案的6小时,就意味着损失了1.4小时的休闲时间,大于选择6小时所带来的损失。
表4 学生时间利用的损失规避
对于选择B方案的学生,其实际学习时间为5.19小时,增加0.81小时的学习时间,同时损失了0.81小时休闲时间,而选择5小时和4小时,则分别损失0.19小时和1.19小时的学习时间,增加0.19小时和1.19小时的非学习时间,在损失规避的情况下,学生本应该选择A方案的5小时学习时间维持原状不变。然而,根据前景理论人们在损失的情况下更倾向于冒险[3],选择5小时学习时间而损失的0.19小时学习时间将会是确定发生的,而选择6小时学习时间,对于实际情况却并不是确定发生,从而使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并不一定发生的情况(冒险),从而避免因减少0.19小时学习时间而确定发生的损失。
对于选择C方案的学生,其实际的学习时间为3.54小时,如果选择5小时的学习时间,增加了1.46小时的学习时间,同时损失了1.46小时的休闲时间,若选择4小时,则增加0.46小时的学习时间而损失0.46小时的休闲时间。前景理论强调人们对相同单位的损失比获得更敏感。选择C方案4小时学习时间带来的损失比选择A方案5小时学习时间带来的损失小,因此,学生倾向于选择4小时。由此可判断,学生因其参照点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时间利用方式,且体现出增加学习减少休闲的选择偏好,而损失规避心理抑制时间偏好反转力度,使其时间利用行为依赖于既有参照点不轻易改变。
4 对策
(1)全面贯彻“严进严出”制度,强化学生入学教育、专业认知教育、学业规划指导,从思想认识上根除诸如“高中三年累死,大学几年玩死”“只要胆子大,一周七天假”等存在的偏激观念,谨防大学生“赢在起点,输在终点”现象,让学生回归到学习读书中。(2)创新教育理念,审视人才培养目标、能力、素质要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度和达成度,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创新,尤其强化过程性考核,对大学生合理“增负”提升学业挑战度。(3)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与学业指导,狠抓教学质量与课程改革,打牢本科教育的地基。加快体制改革,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与职称晋升、奖惩评定紧密挂钩,激励教师在加强科研的同时,从教室走进学生心里,加强学生学业与就业指导,扭转教师教与学生学长期分割的现状。坚持“以本为本”,扎实推进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着力打造“金课”,坚决淘汰“水课”,强化“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重塑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良性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