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站“C位”当“主角”
2021-09-29包敏
包敏
初中语文课堂,常存在着课堂沉闷、效率低下现象,给一部分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困惑。其实教师只要让学生站“C位”当“主角”,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思考、讨论、表达的机会,就能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环节,好比戏曲中的“序幕”、歌曲中的“前奏”,起着带入情境、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等作用。课堂导入或开宗明义、单刀直入,或观看视频、设置悬念,或讲述故事、竞猜谜语,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学习兴趣陡增,思维闸门顿开,求知欲被大大激发,从而给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营造课堂气氛,重视主体地位
(一)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
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课堂的反馈与呈现也是完全不相同的,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把笑容带进教室。亲其师而信其道。和蔼的笑容、欣赏的目光、鼓励的语言都有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信任感,为学习的发生与发展营造愉悦而融洽的气氛,奠定积极而良好的基础。
2.把互帮交给小组。当一个学生能够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准确而流畅地讲述给其他同学倾听时,对双方的帮助都是巨大的。这不仅包括知识还包括情感、处事等方面。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创设情境,鼓励同学之间互帮互助,让整个小组能够共同进步。
3.把成功留给学生。每个班级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提出个性化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成功的机会。比如在问题的提出与处理上,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或者稍加引导、讨论就能回答。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写起来,讲起来,做起来,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体验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重要阵地。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怎么样”,要和学生一起探求知识的来龙去脉。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尽量创设出具体可感的场景,让学生能在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中去观察、思考、感悟、表达,从而不断收获一个个喜悦。
1.向知识挖潜。正如赵丽宏老师在《为你打开一扇门》中所说:“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语文本身博大精深,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有着无尽的魅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对学科知识加以挖掘、开发、整合,充分展示语文学科的内在魅力,以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好奇心与探究欲。
2.向学生挖潜。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童年向少年的转变过程中,他们依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本性。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个人跳一跳就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设计小组“跳几跳”才能摘到的果实。要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始终让他们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学生的思维时常处于紧张、活跃的状态,不断从他们内心深处激发出需要的火花,激发学生认知的内驱力,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的知识。
3.向自身挖潜。教师只有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和行为,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才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身课堂教学。就以课堂朗读为例。许多教师都喜欢组织集体朗读,固然,集体朗读声音响亮,参与面广,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如果一味的集体朗读又难免会出现枯燥乏味之感。教师可以考虑多种形式并用,可全体读,可个人读,可小组读,可男生读,可女生读,可分角色读,可自己找伙伴读……远比一成不变的齐读效果要好得多。
三、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参与热情
当下,各地都非常重视教学设备的现代化。我所在的学校就配备了“智慧黑板”。它除了有展示幻灯片的功能外,配合高清实物投影,可以将文字、图形等进行缩放和旋转,可用智能笔随心书写。此外它还拥有丰富的教学工具及资源素材,再配合相关的程序,还可以实现答案的隐藏、覆盖,文字的缩放、拖动等多种功能,再加上互联网这个巨大的信息库,其中海量的资源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例如,我在教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课时,学生对于安庆、芜湖、九江、铜陵等位置不是很了解,我上网找到了地理位置图向同学们展示。学生看后,对三路部队进军的路线一目了然,对整个渡江战役也就有了比较感性的认识。在学习李舵的《美丽的西双版纳》、马信德的《蓝蓝的威尼斯》时,学生通过短短几分钟的视频介绍,就可以对陌生的环境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静态的事物动态化,这些都能切实提高课堂的容量和效益,真正为教学服务。
四、调控课堂节奏,引导积极思维
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担心学生听不懂,通常会将知识进行分解,嚼碎了喂给每一个学生,期望全体学生都能掌握。有时一个知识难点会重复三五次,甚至更多。练习中往往要等最慢的学生把题目做完,才进入下一个环节,生怕有一个学生掉队。这种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常常就是这几个学生影响了整个班级的教学进度,许多学有余力的学生会觉得无所事事,学习的积极性被慢慢消磨。
已经有研究显示:课堂中的快节奏更容易有带入感。当教师快速推进授课内容时(有时哪怕是语速较快),学生往往容易产生紧张感,更能全神贯注地投入课堂学习。因此当我们感觉到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参与度在持续下降、学习氛围在不断消退、学习效率在明显减弱时,就应该加快课程进度,让大部分学生有新鲜感,感受到课堂在不断地生成、发展,总有问题要去思考,有任务要去完成,使课堂保持一种较快的节奏。对于落后的几个学生,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帮扶。可以是教师直接幫扶,也可以组织互帮学习小组,让学生进行帮扶。
五、运用积极评价,提升学习信心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要能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不仅要看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教师的信任程度与学生学习的持久性有着明显的正向关系。当学生不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时,教师一个鼓励的目光、一句信任的话语、一句亲切的安慰,都可能是一次拉近师生距离的机会,会对该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尤其是后进生,不要随便说“错了”“坐下”,或者是摇头叹息,长此以往,可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价,多鼓励,少批评,使学生更多地从正面的评价中获取力量,提升学习信心。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我们必须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站“C位”当“主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也才能切实提高课堂的参与度,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者简介: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第三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