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识物·知人·明志

2021-09-29糜雪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咏物诗李贺志向

糜雪

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史中的瑰宝。诗人常借意象抒发情感,于是“咏物诗”应运而生。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下第四单元中第十课《古诗三首》选录了《马诗》《石灰吟》《竹石》三首典型的咏物诗。如何紧扣咏物诗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物”与“诗”的关系呢?笔者以这三首古诗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认知。

一、理解诗意——识物

初读古诗时,很多学生并不能读出诗人的心声。此时,教师不必急于带领学生透过咏物诗的表层,直抵诗歌的核心,应先从古诗含义入手,由表及里,让学生初步了解所咏之物的特点,为接下来深入理解奠定基础。

我在教学《古诗三首》时,打破第一课时教第一首诗,第二课时教第二、第三两首诗的常规,将三首诗在同一课时里进行了联动。第一课时指导学生初读三首古诗,理解诗意,认识三首诗描写的事物分别是马、石灰、竹子,从而总结出相同点:三首诗都是咏物诗。

第二课时在每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分别围绕事物特点提出问题:这是一匹怎样的马?这是怎样的石灰?这是一株怎样的竹子?学生根据诗中关键词,对每个事物的特点都能有清晰的认识。其中,我重点教学了《马诗》这首诗。通过品读诗中“金络脑”“快走”等关键词,以及“大漠”“燕山”这两个表示“边塞”“战场”的意象,让学生认识到“事物”的特点:这是一匹驰骋沙场的战马,并且懂得了事物的特点就来自诗句中的细致描写。这首诗是一座“扶梯”,当学生顺着扶梯自主学习《石灰吟》和《竹石》,研读诗中事物特点时,便有章可循。再通过反复朗读,强化学生对事物的印象,为体会诗人内心,感悟人物志向作铺垫。

二、查阅资料——知人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想要真正读懂咏物诗,理解诗人抒发的远大志向,就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这位诗人的生平事迹,感受人物品质。

在第二课时课前,我请学生搜集了体现出三位诗人志向或品质的小故事。上课时就以《马诗》作为范文,继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他们交流的基础上,提炼概括并补充诗歌创作年代和诗人生活经历——李贺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肆虐的时代,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他想要去最危险的地方大展宏图,写下这样的诗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我引领学生细细研读之后思考: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贺。显而易见,李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朝廷,但一生怀才不遇,无法实现报国志向。

随后的两首诗,我仍然请学生自主交流诗人生平,诗人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逐步清晰。在搜集资料的方法上,我还进行了点拨式的指导,不仅可以搜集诗人小故事,还可以将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阅读。这样的“头脑风暴”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还拓展了课外阅读内容。这一教学环节聚焦在对诗人的认知上,看似与诗句学习关联不大,但对于诗人的认知正是为最后的“人”与“物”融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融通“人”“物”——明志

咏物诗中,诗人紧扣事物与人物之间的共性特征巧妙而含蓄地创作。在教学中,老师就要教给学生学习咏物诗的方法——发现“人”和“物”之间的共同点,将两者融通,才能更好地走进诗歌文化意蕴,真正读懂咏物诗。

《马诗》这首诗的教学经过认识“马”到了解“李贺”两个环节之后,走进第三个环节——联系诗句,感受诗人志向。学生交流讨论发现“何当金络脑”一句表达出了诗人渴望被重用的心声,“快走”则反映出他迫切想要建功立业的心情。爱动脑筋的学生还能“就地取材”,把补充材料“男儿何不带吴钩”里“吴钩”和“月似钩”联系起来读,深刻体会到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个远大的志向,李贺眼中茫茫大漠上空的那一弯月亮是那么的与众不同。研读到这里,学生早已读懂李贺写马的精妙所在——名为咏马,实则咏志。李贺恰似一匹渴望遇见伯乐、实现报国之志的千里马!最后总结学习咏物诗的方法:结合诗歌所创作的年代和诗人的生平故事,探索“诗人”和“事物”之间的共同點,真正读懂诗人想要抒发的志向。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学完《马诗》后,学生继续围绕中心问题,自由讨论学习《石灰吟》和《竹石》两首诗,经过认识事物、了解诗人、融通“人”“物”三个环节,读懂诗人托物言志的写法,感悟诗人远大的志向,学会品读咏物诗的方法。整堂课,学生思维历程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

总之,咏物诗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探寻“人”和“物”的和谐共通,为学生读懂咏物诗提供一个有效的阅读方法。当然,古诗教学要紧扣“诵读”二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堂上的每个环节都要设计有指向性的诵读,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感受古诗的韵味。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咏物诗李贺志向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咏物诗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咏物诗
有志向就一定就能成功吗
鬼才李贺
脑洞超市 志向高远的猕猴桃归来
李贺的诗不合逻辑?(上)
诗鬼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