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暖认知”理念下的整本书导读策略初探

2021-09-29周和香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鲁滨逊整本书思维

周和香

学生成长需要整本书的浸润,“整本书阅读”也已经走进语文统编教材并且实现课程化了,这就意味着“整本书导读”成了教师的“规定动作”,教师需要依托教材,设法让更多学生愿意走进整本书,爱上整本书阅读,读好整本书。

“暖认知”是社会心理学家齐瓦·孔达在他的著作《社会认知》一书中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是指那些受我们愿望和情感驱动的心理过程。相对于知识、技能由教师直接教授,再通过反复训练获得短暂掌握的传统认知方式而言,“暖认知”融入了情感和愿望的因素,学习过程更容易被学习者悦纳,所习得的知识技能也容易迁移运用,不容易遗忘。运用“暖认知”理念进行整本书导读,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要善于站在儿童立场,从儿童的视角充分发掘整本书中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情绪和阅读愿望的内容,点燃阅读热情,促使他们以饱满的情绪、积极的心态投入整本书阅读活动之中,为接下来的自主阅读或共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立足于“趣”,精选故事内容

儿童都喜欢听故事,故事能够营造强大的情感场,迅速抓住听众,吸引读者。对于那些故事性强、情节生动有趣的书籍,可以选择其中富有童真、童趣的小故事,或者引人入胜的片段来导读。教材推荐的整本书大多属于这一类,教材选文和“读书吧”编写也主要体现了这一原则。教师依托教材,用好这些内容,就可以吸引学生主动阅读,欲罢不能。

比如五年级下册推荐《西游记》,教师先利用略读课文《猴王出世》,带领学生初步认识勇敢机灵的美猴王,再利用“快乐读书吧”选用的孙悟空三调芭蕉扇时与牛魔王斗法的片段,让他们感受悟空的神通广大、变化多端,然后引导学生简介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真假美猴王等故事情节,并出示原著片段,带领学生初步感受描写的精彩、文字的精妙……不用怀疑,这些文字会像一只只小手,撩拨得学生心痒难耐,他们准会迫不及待地找书来读。

又如《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这本书,神奇瑰丽的想象是它鲜明的特点。导读课上,教师给学生出示三段文字:第一段介绍巧克力制造工厂里巧克力的山谷、河流、瀑布,第二段介绍几种匪夷所思的糖果,第三段介绍参观工厂的五位幸运儿中一位钻进了电视变成信号微粒的奇遇。这样的导读,如同把学生领到一座缤纷花园的门口,只把门推开一条缝,他们看到了一角风景,对满园美景充满向往,自会急切地想要走进园内。于是,学生与这本书的情感联系就成功建立,很快就会看到他们津津有味捧读这本书的风景。

二、着眼于“欲”,介绍背景资料

作家作品是时代的产物,折射的是他们自己的生活、阅历等。有些作品描述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不大愿意去读,也不太容易理解。导读时进行必要的背景资料介绍,能够引发学生对作家、作品的亲近感,激发阅读欲望,催生阅读动机。

例如萧红的《呼兰河传》,描述的是20世纪20年代北方小城呼兰河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学生不容易走进去。教师可以利用课文《祖父的园子》后面的“阅读链接”,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创作背景:“‘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它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小主人究竟经历了什么,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这部小说的?小说中记载了她哪些难忘的童年记忆,作者真正想表达什么?”学生对这个人感兴趣,想去了解她的经历,甚至揣摩写作意图,就愿意走进这本书,去读书中的故事。

又如《骑鹅旅行记》,导读时就告诉学生,这是作者应瑞典教育部之邀,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介绍瑞典历史和地理的一部作品。为了写好这部作品,作者历时几年,遍访名山大川,收集各种动植物的详细资料,细心观察飞禽走兽的生活习性,并且收集各地风俗、民间传说等,是一部走近瑞典、了解瑞典的绝佳作品,还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这样的介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同时给他们一把“密钥”,更好地走进故事殿堂。

三、致力于“惑”,寻找思辨触点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是点燃。导读课上,教师不仅要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还要点燃思维,点亮心灵。挖掘作品中的思辨因素,构建思维场,引导同伴对话,形成思维交锋,可以激起学生浓郁的探究欲望,激发强烈的阅读兴趣。

比如导读《城南旧事》一书,出示秀贞的图片和两段分别描述大人眼中与英子眼中的秀贞的文字,引导学生发现,大人眼中的秀贞与英子眼中的不同。出示藏在茅草丛中的青年图片,告诉学生,有人说他是坏人,英子却觉得他是好人。秀贞到底疯不疯?藏在茅草丛中的青年到底坏不坏?抓住了思维的触发点,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探究欲望被激发,自然会去书中找寻答案。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导读让学生的自主阅读有了比较的意识、思辨的意识和整体观照的意识,能够提升阅读的效率。

再如《草房子》里,秃鹤是不是油麻地“最英俊的少年”?杜小康会不会是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成長是什么,秦大奶奶和桑桑的爸爸桑乔也在成长吗?……《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该不该冒险去航海?如果是你,会怎样选择?……许多经典作品中都有很多思辨因素,教师巧妙利用,用心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书本,学生乐于阅读,主动发现,还可以培养发现的眼光,提升阅读品质。

四、落脚于“获”,引导观照自我

读书常常会有这样的震撼:“在我们身上发生的事情,早已在别人身上发生过了,没有在我们身上发生的事情,也在别人身上发生过了。”导读课上,引导学生结合作品内容观照自己,审视自己,谦逊地去学习,去阅读,可以增强学习的获得感,体验到阅读的幸福感。

比如导读《鲁滨逊漂流记》,学生从故事梗概中大致了解了鲁滨逊孤身一人流落荒岛,为了生存从船上搬运物品,在岛上搭建住处、种植庄稼、驯养山羊等情节,此时出示一处具体的困难,比如怎样从原先的大船上将可以利用的物品搬运到小岛上,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再介绍鲁滨逊采取的行动,然后请他们说说从鲁滨逊身上得到的启示。接着,介绍鲁滨逊常年独自一人生活在荒岛上,难免情绪低落,让学生想一想,如果自己面临这种情况会怎么办,然后出示鲁滨逊按照商业簿的格式,分“借方”和“贷方”罗列的幸运和不幸对照表,引导学生读懂这张表,并组织讨论:我们遇到哪些情况也可以列对照表,当堂请一名学生提供一个困惑,大家共同讨论列表,帮助解惑。最后告诉学生:“《鲁滨逊漂流记》就是一部生存宝典,读鲁滨逊的故事,比谁发现的生存秘籍多、阅读收获大。”这样的导读让学生感到,读书是有用的,阅读是幸福的,在阅读的路上,他们自然“不待扬鞭自奋蹄”。

当然,读书的“获得”是多方面的,还可以是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眼界见识、品德修养等等,需要我们根据不同书籍,结合学生实际,适当选择,精心设计。

总之,“暖认知”理念下的整本书阅读导读,所持的是儿童立场,依托的是文本特征,追求的是学生主动阅读、快乐阅读、有意义的阅读。

作者简介:江苏省泰兴市襟江教育集团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鲁滨逊整本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论语》整本书阅读
鲁滨逊真的有问题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