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对“痛点”: 习作思路“裂变”的新期待
2021-09-28胡彩琴
胡彩琴
摘 要:文章在分析思维导图特征与小学习作痛点的基础上,结合“特征”与“痛点”,提出了习作思路“裂变”的新期待——“特点”对“痛点”,促成小学生“习作兴趣”“文章思路”以及“行为逻辑”的改变,使习作课堂的具体活动与思维导图充分结合,推动习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思维导图;习作思路;“裂变”;记叙文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3-0038-02
引言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又高效的思维工具,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领域,更以独有的特征,引领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去探索、去挖掘[1]。随着思维导图价值与作用的外显,如何实现思维导图与教学实践充分结合,已然成为未来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努力的方向。文章结合文献资料与实践案例分析了思维导图的“特”与小学习作的“痛”,并明确指出利用思维导图促成小学生习作思路“裂变”的期待与宗旨,即“特点”对“痛点”,促使分析、构建、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兴趣从“浅”到“浓”、思路从“窄”到“宽”、逻辑从“模糊”到“清晰”,推动学生习作思路的“裂变”,从而构建鲜活又高效的习作课堂。
一、思维导图的“特”:放射性思维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导图”,而结合文献资料与习作案例发现,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课堂的实践中呈现出高度的逻辑性、便捷性以及趣味性,且较为适用于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笔者通过深层又细致的分析、践行案例发现,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阶段习作的显著特征就是发散思维,具体为:思维导图以习作主题为核心逐层分散,构筑分支,促使学生的习作兴趣从“浅薄”转向“浓厚”,立足已有的生活与学习经验进行积极且有深度的思考,使学生的习作思路从“狭窄”到“宽泛”,选择集“精”“巧”“个性”于一身的写作素材,形成逻辑清晰且严谨的思路,更重要的是,各级分支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逻辑清晰,且产生了“裂变”效果。鉴于此,思维导图的“特”——放射性思维,是小学生习作思维从“空洞”到“具体”的可视化、可行性支撑。
二、小学习作的“痛”:不知何处入
习作,是绝大部分小学生谈之色变的“猛虎”,也是语文学习征途中不可回避的“要塞”。因而在生本理念下,教师理应灵活地采用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生习作的“痛點”,促使小学生习作的改变做到“有的放矢”。笔者结合习作实践发现,小学生习作的“痛点”就是“不知何处入”(也就是日常提到的“切入点”),致使习作陷入“无入口→无思路→无内容→无逻辑→无质量→无长进”的死循环,即“六无”死循环,如图1所示。鉴于此,习作陷入“六无”死循环的根就在于“无入口”,而核心却在于“无思路”“无逻辑”,因而要想解决掉“痛点”,就必须找到“口”,且进行合理的发散、细化以及梳理。
三、习作思路“裂变”的新期待:“特点”对“痛点”
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丰富学生的习作元素,厘清事物的逻辑关系。但笔者结合文献资料与践行经验发现,适用于小学习作教学与实践的思维导图呈现多样性,如气泡图、流程图、因果图等,这就要求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时,既要抓住所选导图的特征,又要抓住习作的题材,更要有意识、有意义地用“特点”对症“痛点”,最大限度地强化思维导图对习作思路“裂变”的积极作用,构建高效又鲜活的习作课堂。下面以记叙文为例进行细致又深刻的剖析,具体如下。
(一)对症“无思路”:梳理对象特征,做到主次分明
记叙文是小学生习作的重中之重,其大致可以分为写景、写人、写物三大类,但受“不知何处入”的影响,有的习作犹如“流水账”,毫无情感;有的习作犹如“一团麻”,毫无逻辑;还有的习作犹如“车轱辘”,毫无深度,而这些情况的根就在于“习作思路不清”。因而在记叙文写作的实践课堂上,教师既要立足“习作思路不清”这一痛点,寻觅具有“梳理”功能且满足高质量记叙文的外显——特征描述的思维导图,又要扮演好“引导者”“点拨者”以及“参与者”的角色,引领学生进行联想、思考、分析,促使学生从“旁观者”转向为“当局者”,使学生主动地激活已有的生活与学习经验,进而明确描写对象的特征,并于脑海中做到主次分明,最大限度上为记叙文的“质”与“量”提供支撑。
例如,在以“我的妈妈”为写作主题时,教师选择“气泡图”这一思维导图,旨在利用“气泡图”的两大特征,即“梳理”与“特征描述”,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妈妈的特征,结合以往的生活经验,找到妈妈身上的独特之处,促使学生水到渠成地抓住划分笔墨的导向——“个性多,共同少”。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了如下层层深入的“问题串”。
【问题1】 描述“人”时,通常从哪些方面着手?
【问题2】 日常生活中,妈妈的喜好是什么?
【问题3】 结合妈妈的喜好,你联想到了哪些形容词呢?
【问题4】 要想“读文见人”,应该如何去做?是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吗?
【问题5】 写“我的妈妈”时,应当涉及哪些内容?且哪些地方需要浓墨重彩呢?
通过上述“问题串”,确保学生“思”与“想”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脑海里逐步浮现出“气泡图”,即以“妈妈”为核心,以“外貌、喜好”(外特征)与“性格、品质”(内特征)为分支,在绘制“气泡图”的过程中实现“外特征”到“内特征”的衔接,从而抓住“妈妈”的闪光点——外特征蕴含的“精神”,明确“主”与“次”。
气泡图,也叫作泡泡图(Bubble Maps),由很多泡泡组成,中间的泡泡为主题,周围有很多描述性的词或词组泡泡环绕。想要描述一个主题的属性,气泡图最合适不过了。它的思维技巧就是,用细节来描述。
例如,绘本《我妈妈》的思维导图(如图2)就适合用气泡图来表示,通过一组描述性的词语,汇总出一位美丽温柔、勤劳善良等优秀品质集于一身的妈妈形象。而小朋友们也受此启发,发掘出了自己妈妈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