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作文测评研究及教学启示

2021-09-28黄剑

关键词:作文题命题人文

黄剑

摘要:2021年高考作文命题遵循《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延续近年来的命题思路,在鲜活的时代背景中选材,强化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强调“我”的在场,重视学生的人文思维与主观表达,创造性地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考试评价过程。作文命题形式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更加灵活而务实。平时的作文训练,不必拘泥于任务驱动的训练形式,而应在时代背景下强调“我”的在场,在素材积累中训练人文思维。

关键词:高考;作文;“我”的在场;人文思维

2021年全国高考共有8道作文题。初看这些作文题,有点出乎意料,一改2019年、2020年高考大热的任务形式。但细细研读这8道作文题发现,总体上还是遵循《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表述,延续了近年来的命题思路,在考查内容上保持稳定,在命题技术上趋于完善。

一、2021年高考作文考查评析

2021年高考作文呈现两个特点:在观照时代中强调“我”的在场,在多元视角中考查人文思维。

(一)在观照时代中强调“我”的在场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个特征可从两方面理解:从国家层面看,不回避时事热点;从社会层面看,联系当下生活。作文命题在时代场域中始终强调“我”的在场,即注重“我”在时代中的体验以及“我”在时代中的思考。命题者在国家、社会、“我”三者中精心选择切入点,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以全国甲卷为例,材料通过回望建党百年来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思考“可为与有为”的话题。这不是一则简单的“可为与有为”的话题作文。首先,材料对于话题具有限定作用。两百余字的材料中,“我们”一词出现了11次,写作必须在时代背景中思考“我们”的“可为与有为”,这体现了“我”的在场。其次,材料在紧扣建党一百周年的同时,对当下流行的诸如“躺平”等文化做了反拨。部分人所崇尚的“躺平”文化,会消解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与奋斗,该命题正是要告诉青年:未来可为,只要努力奋斗,青年大有作为!命题以情境为载体,考查的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挥了核心价值引领作用。

再看全国乙卷。材料引用扬雄的话阐释古人对理想的追求:修身、矫思是基础和方法,义是目标,“奠而后发,发必中矣”是路径。扬雄生活的年代距今已有2000年,他所说的修身、矫思、义等概念的内涵,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命题要求当代青年结合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就是要赋予扬雄这段话以时代内涵。这个内涵的核心关系是:今天如何理解人生的目标问题(义),以及作为有理想的青年,如何实现自我的人生目标(基础、方法、路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指出:“核心价值要求学习者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该题考查的便是学生的理想信念,以及如何实现这样的理想信念。命题者反复强调对当代青年的启示、结合对自身发展的思考,依然强调写作中“我”的在场。

北京卷命题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材料给出了在特定时代中人生道路的三种情况,而在任务要求中,给定了写作的方向:论生逢其时。所谓“生逢其时”,是个体的人生道路与时代之路能够协调同步,个体的价值能在时代中获得最大的发挥。相比于生不逢时,生逢其时隐含着一个条件:社会能够为个体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路径。而在一个发展缓慢的乡土社会,人们只需要安分就能生活,但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还需要具有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这就是材料所显示出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隐含的价值态度。可以说,该材料巧妙地将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融入作文命题中。

不过,北京卷与全国甲卷、天津卷类似,该题有着较强的“命意”倾向。孙绍振认为:“命题不是主题,主题不能由命题提供,而是要学生自己确立。”写作的主体是学生,作文命题应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表达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立意、构思、选材等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立意的表达空间。而这种较强的“命意”倾向,让学生只能这么说,不能那么说,缺乏在多元视角中分析思辨的过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考生的思维,弱化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区分性。长此以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很难得到有效的锻炼。

新高考Ⅰ卷引用了一则毛泽东谈体育的材料,材料认为人的身体会在强弱之间发生转化,以及人们在强大或弱小时应采取的态度。材料中“天之诱我以至于强”可以理解为在国家、社会的召唤下,个体逐渐强大。结合今年建党一百周年的背景,不难看出命题者的意图:强弱的转换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社会与国家。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就是典型的由弱到强的过程。命题者在特定的时间节点,选择一百多年前党的缔造者的言论,紧扣了党的百年征程,其所说的启示意义正在于此。而题目中“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同样强调“我”的在场。

综上所述,2021年的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北京卷等作文命题,都反复强调“我”的在场,尽可能地考虑材料符合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18年的新课标Ⅲ卷的作文题: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特区口号, 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样的作文题,将口号直接入题,同样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宗旨。但相比今年的作文题,学生很难进入一个特定的时代场域中,这不利于调动个体经验。缺少了这种在场性,学生写作说空话、大话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以该题作为参照的话,2021年的作文题在命题技术上是有所进步的。

(二)在多元视角中考查人文思维

写作是不断挖掘和重塑想法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人文思维。《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明确了人文思维的指标表现:“运用历史的、辩证的、审美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应对各种问题。能够根据对问题情境的分析,从多元性、情境性、关联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开放性和时序性等方面把握问题与事物的本质。综合运用联想、类比、引申等思维方法,组织、调动相关的知识与能力,解决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情境中的各种问题。”在高中阶段,人文思维应当包含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要求。总体而言,2021年的高考作文题,对学生的人文思维方法考查要求提高了:学生应能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合理运用人文思维方法,有效整合写作素材,调动生活体验,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新高考Ⅱ卷的作文题采用漫画形式。该漫画将基本笔画的运笔特点与人字结合以后,就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效果:寓意人生的不同阶段应该具备不同的特点。藏而不露、不偏不倚等特点比较符合中国传统观念中的为人处世之道。关于描红,材料有一个注释: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其寓意做人应恪守规矩与法度、尊重经验与传统。在任务表述中,命题者要求“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认识、评价、鉴别、取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着怎样的认识、评价、鉴别,就会有怎样的取舍,而这需要建立在具体的分析思辨基础上。任务要求“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就是要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思考该漫画的价值与意义,这种价值与意义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这就需要我们取舍。可以说,该题既包含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也包含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这些都属于高考考查的人文思维的范畴。

浙江卷的作文题探讨得失与人生起点、终点、过程之间的关系。应当说,该题是对现实问题的高度提炼。题目要求谈自己的体验与思考,这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分析、评价过程。我们细致比较这三种人生态度,就会发现蕴含其中的人生智慧有高低之别。从联系的、辩证的角度看,人生得失之间不可能是割裂的,一定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无论将得失看作起点还是终点,都是用一种局部的、割裂的眼光看待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过哲学常识的高中生,应该能够将人生得失看成过程。这种比较的过程就是运用人文思维开展思辨的过程。因此,该作文不仅考查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对素材的掌握分析,更是考查他们人文思维的运用。

2021年的上海卷作文题延续了一贯的思辨特点,将矛盾直接摆在考生面前。前者认为,时间沉淀是事物价值被人们认识的必要条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对事物客观价值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价值标准的多元以及转变也会影响对事物价值的认识。因此,时间沉淀成为认识事物价值的必要条件。后者认为不尽如此,即可能存在反例。从逻辑上看,这个反例是指:有些事物的价值不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就能被人们认识。如果事物的客观价值显而易见,同时又符合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价值标准,那么,时间不是问题。这两种观点不分优劣,且都可以找到丰富的例证,并且二者之间也未必判若鸿沟。具有这样特点的矛盾是思辨类作文命题很好的材料,此类命题可以较好地考查学生的逻辑思辨、批判性思维、具体分析等能力。上海卷作文命题跳出“命意”窠臼,给予学生的立意空间是较大的。从这个角度看,今年的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浙江卷,命题质量亦属于上乘。

二、作文训练思路

(一)不必拘泥任務驱动的训练形式

2019年和2020年,高考作文考查了发言稿、演讲稿、书信等形式;2021年的八省联考,还考查了主题征文。这是写作观念的一个进步,写作本应具有的交际功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写作的对象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凸显。一时间,各地都在训练这些体裁。然而,2021年高考作文,没有延续这样的考查形式,出乎很多教师、学生意料。实际上,这样的考查形式,也在情理之中。《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指出:“高考评价体系中所谓的‘情境即‘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从这段话可知,高考评价所说的情境具有三个特点:真实的问题背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一个场域。也就是说,以任务为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都符合高考评价体系中情境的概念。

就所选材料看,有的材料可以设置类似于2019年、2020年的任务形式,如全国甲卷可设置为演讲稿形式,但更多的材料本身没有必要特地再套一个任务,例如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命题者严格遵循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在命题技术上,也没有刻意地在写作体裁上限制学生,显得更加灵活、务实。这种调整,会降低高考阅卷对形式问题评价的比重,自然会让阅卷者将评判的重心转向作文内容本身。因此,在今后的作文训练中,不必拘泥于特定的体裁,而应基于材料,设计合适的写作任务。

(二)应在时代背景下强调“我”的在场

写作教学在内容选材上,应能扣住核心价值,围绕理想信念、品德修养、健康情感、劳动精神、法治意识、文化自信、责任担当、奋斗精神、家国情怀等话题组织丰富的读写活动。在这些话题中,尤其要注重对“强国有我”的训练,要通过真实情境的设置,让“我”能够在时代的场域中思考、表达。

“强国有我”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与社会应该具有怎样的关系。人生而带有一种历史,个体的故事是社会宏大故事的一部分,割裂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抹杀了个体的存在。因此,我们应该在个体成长的同时,承担对社会相应的义务,可以具体落实到个体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担当、志向、行动等方面来。2021年的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北京卷、天津卷等都呈现出这个特征。

在这样的训练中,要警惕“伪圣化”的倾向。所谓“伪圣化”,就是讲空话、大话、套话,用虚假的崇高来代替自我的真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杜绝这一倾向,既需要教师设计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情境任务,也需要学生从内心真正认同核心价值,做到知行合一。

(三)应在素材积累中训练人文思维

重视人文思维,是作文教学的必由之路。观察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我们不难发现,仅靠素材的积累是不行的。没有人文思维的统整,学生的认识水平不能得到深化,积累的素材往往在浅表层面滑行。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围绕核心价值选择读写素材,在读写素材基础上,通过具体的读写任务落实人文思维。

人文思维的内涵丰富,而在写作中,需要着力训练的主要是运用人文学科知识进行分析思辨的能力。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写作课程,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围绕话题展开思辨。日常作文训练尤其是基础年级的作文课,不要以考试分数驱动学生写作,而应通过议题、兴趣、矛盾等驱动学生思辨,进而诉诸文字。通过思辨,学生才能摆脱机械的素材记忆,在阅读中不断地建构起属于自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上海卷为例,可以组织学生围绕“人们认识事物的价值是否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的议题进行研讨、辩论。这种研讨、辩论不能停留在对事实材料的简单罗列上,而应深入议题内部,界定关键词内涵,探讨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及其成因、条件、本质等多种因素,在这样的思维活动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思维活动,必然要调动学生广泛的素材积累;在这样的思维活动中,学生积累的素材就有了生命。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 魏小娜.真实写作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作文题命题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