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让教育回到本来的样子
2021-09-28梁增红
“双减”,让教育回到本来的样子梁增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热议。
作为一线教师,我也曾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夙夜忧叹又备感无力。学生课业负担重的话题谈了几十年,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有识之士,或大声疾呼、建言献策,或“静悄悄地革命”。然而,“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但“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条水”。如今,“双减”政策的出台,可以说让人们看到了让教育回到本来样子的希望。
教师是“教育变革的真正力量”,将“双减”政策落小、落细、落实,责无旁贷,应有所为。
一方面,要在“作業设计”上做减法。专业的事要由专业的人来做,不能让家长成为教师的替身。“不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是教师的分内之事。比如,语文学科作业要减去机械化、套路化的作业,减少“试卷”“抄写默写”之类低阶思维的作业;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优秀文化典籍中汲取精神营养,成为大写的人,而不是成为刷题机器。
另一方面,要在“课后服务”上做加法。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满足学生多样化、立体化的学习需求。如语文学科要走出“教课本”的窠臼,驱散校园只见“高墙上四角的天空”的单调,抛弃“死读书,读死书”的乏味,为学生量身定制名著导读、电影文学、辩论演讲、自编班(校)报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品质的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语文;同时,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或晚自习服务。无疑,“课后服务”既增加了教师的精神负担,也延长了教师的工作时间,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自觉的奉献精神(当然,不是道德绑架)。
“双减”政策的落地尚需科学、合理的保障措施。对此,我们也有几点期待:
一是共同的事要共同地做。落实“双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社会的认同,家长的支持,“一个都不能少”。要遵循教育自身发展的逻辑和规律,还要尊重教师的合法权益和职业尊严。这是底线。
二是正确的事要正确地做。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政绩观,不走样、不走偏地执行。比如,关于托管和自习,要坚持自愿原则,不能以各种名义变相强迫师生参加,或者改变性质,成为“集体补习考试学科”,警惕成为“剧场效应”的翻版。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当我们真正领悟了“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一宗旨之后,不仅是“双减”,一切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的路径。(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