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胆的命名
2021-09-28高斐宏董尚朴
高斐宏,董尚朴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2.河北中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中,脏器的命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古人对于该脏器性质和功能的认识。后世医家在临床应用中的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于早期中医经典中对脏器性质和功能论述的思考。古人将脏器胆囊命名为“膽”,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称胆为中正之官,其功能为主决断。但其命名的含义,主决断的内涵始终没有达成共识。
1 目前对“胆主决断”的认识
以往多数学者对于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的内涵大多从胆属少阳分析。近几年,虽从文字考辨等方面入手,但往往结论始终围绕胆在调节神机和分泌胆汁方面的作用。乔思雨等[1]认为,将胆在人体精神情志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作为“胆主决断”的内涵过于局限,其通过分析“决断”的字义认为,胆储存、分泌、排泄胆汁,并决定胆汁存泻的时机和多少是“胆主决断”的真正内涵。而胆汁的正常分泌对于五脏六腑的藏泄满实、饮食物的消化代谢、气机和气血的调节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高雅等[2]从中正在北斗授时以及“立中测影”中的内涵分析认为,胆为中正之官与心为君主之官配合协调了人体神机气机的正常运行。刘钊汝等[3]认为,胆主决断这一功能的提出不仅是对应六腑之胆,更与五运六气中“厥阴风木”所对应的春生之机关系密切,春生之机直接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
2 胆的警示辨别功能
脏腑与经络学说密切相关,最初阴阳四分,代表春秋分和冬夏至,这种授时系统下少阳为肝,可在《黄帝内经》较早期作品中得到印证。胆与足少阳的配属关系发生在经络系统成熟之后,故少阳含义“转移”到胆之后,某种程度上扩大了胆的生理特性,但同时也模糊了胆的原始特性。命名更能体现在最初古人对这一脏器的认知。胆的命名即胆的原始用字“膽”,分析如下:
2.1 辨“膽”与“胆”通常认为胆的繁体字为“膽”,经过考证发现胆与膽并非简繁体的关系。《说文解字》曰:“膽,连肝之府,都敢切(dǎn)”[4]。《集韻》曰:“胆,蕩旱切,音但,肉胆也。又當割切,音怛。臈胆,肥貌。又唐干切,音壇”[5]。《广韵》曰:“胆,徒干切,口脂泽”[6]。《正字通》曰:“胆,徒塞切,音檀,口脂泽也,俗以胆為膽,非”[7]。胆的读音多样,可能与方言有关,其意为“口脂泽、肥貌”;“膽”字读音为都敢切(dǎn),其意为“连肝之府”,即胆囊。根据《正字通》成书的时间,推断膽、胆二字至迟在明末已经出现混用情况,到现代推广普及简化字时彻底用胆取代了膽。
2.2膽的字源学分析膽字包含两个部件,即月和詹。月一般指肉旁,表示与人身体有关的事物。许慎将詹归在“八部”,《说文·八部》曰:“詹,多言也。从言、从八、从厃。”徐铉等曰:“八,分也;多故可分也”[8]。《庄子·齐物论》曰:“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成玄英《疏》曰:“炎炎,猛烈也。詹詹,词费也”[9]。杨树达《释曾》曰:“从八之义,徐铉以为言多故可分,段氏从之,其说非是。夫言语岂可分之物耶?今谓从八亦象口气之散越,上达于栋上,犹诗人之云发言盈庭,《管子》之言于室,满于室也”[10]。对于詹字从八部,徐铉认为是多而可分之义,杨树达则认为“八”象言语散越之义。华学诚[11]对詹的众多同源字进行考证,认为表义与“詹”有关的,含义多指“言”,或是“多”。詹义“多言”是比较被广泛接受的,但此意与脏器胆囊的命名又有何关系?
许慎认为詹字亦从厃。《说文》曰:“厃,仰也。从人在厂上。一曰屋梠也。秦謂之桷,齊謂之厃”。于省吾[12]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厃所对应的甲骨文是,象攲形之器,为古代庙堂之器,省戒之器[13]。《荀子·宥坐》[14]曰:“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此器伴坐于君侧,注水少则倾斜,注满水则倾覆,只有注水量中等时则变正。于先生认为甲骨文的原始意义就是指古代君王座侧的攲形器,后来在逐渐演变中淹没了本意,晚周时已写作,战国时写作等,最终自汉代下部部件转变为“厂”而演变成。而 则是在 基础上增加形符孳乳而成,意为危险之意[15]。
若 最原始意义指攲形之器,而这件器物的功用就在于演示水量的中、满、虚时的结果,即正、覆、倾,以提示君王中正之道。中正,是中国古人追求的最高状态。中正代表着和谐、平衡、恰当,是万物育化的根本。孔颖达谓:“天能以中正之气成就万物,使物皆得干济”[16]。中正之气也称中和之气,《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7]。中正是阴阳交融万物育化的关键,更是圣人治国的根本,《管子·法法》曰:“是故圣人精德立中以生正,明正以治国。故正者,所以止过而逮不及也。过与不及也,皆非正也”[18]。《荀子·天论》[14]曰:“故道之所善,中则可从,畸则不可为,匿则大祸”。故相对中正而言,覆和欹都代表危险。这或许是 最终为意引申为“危险”的一个原因。
厃本身已有“提示保持中正”之意,八有分开、扒开的意思,后逐渐引申为“分辨”之意,属于人的行为。言亦为人的行为,故可假设新组合的字为对人的行为的描述,并保留了厃旁原有的象征意义,也就是说,“詹”可能描述一个人对(自身/其他人/其他对象)的中正状态进行监测并多言的情状。徐山[19]认为“詹”字的字形义为面对位于高高的悬崖边处在危险之中的人而说话(诸如提醒警告之类)。中正的失去意味着危险,从这个角度来讲,劝解或警告“保持中正”或“注意危险”意义相同。在此情境中,“多言”训为“警示”亦颇可通。
3 中正之官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胆与“中正之器”早有渊源。“中正”最早与圭表侧影活动有关,立表的基础在于保持表的垂直,使表处于一种不向四方任何一方倾倚的中正状态,故“中”字是一个会意字,会意立表测影与建旗取中,本身即有“中正”的涵义[20]。春分秋分的测立也可能是“得中则生”的起源。春分、秋分把一年二分开来,在农业社会观象授时阶段,节气对于农务至关重要。“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上文中欹形之器衡量中正,其实都蕴含着“衡量”的意味,中正始终与测量、衡量活动有关。当然中正由“中”和“正”两字组成,各有其意,在中国的哲学系统里里,始终认为“中”的“程度”和“位置”,就代表“正”,故往往合而用之。考量胆为中正之官一说,虽然出现在较晚的《素问·灵兰秘典论》中,但其必有其渊源。通过考辨,厃本身可能表示攲器,攲器用来衡量“中正”,或可称为“中正之器”,而詹则可能为用言语提示“中正之器”所衡量的结果。差一点即是危,需得中则正。所以无论是膽命名的本身,还是后来给胆赋予的中正之官,其实都在说明无论在自然界、人伦社会还是人的身体,阴阳之气无所不在,都一以贯之,都需要得中取正。中正之官在人体中衡量的最根本则是阴阳的平衡。这是本文对于古人对胆的特性和使命认知的一种推测。
阴阳的中正平和可由诸多征象所描述,但最重要的则表现为“神”的层面。《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偏离中正平和则往往会表现为精神状态的异常,如焦虑,恐慌等。膽字本身蕴含着监测中正之义,胆为中正之官,说明古人认为胆对阴阳的中正平和状态有监测、辨别作用,并以情绪“语言”从精神层面反应出来,提出警示。
4 治胆方剂的证治规律
古人对胆特性和功能的认知在后世治疗胆气虚实寒热的方剂中有所反映。《黄帝内经》中记载了多种与胆腑和胆经相关的病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以口苦、善太息、胁肋胀痛,精神易惊恐,不安,处于防备状为特点。但彼时未区分虚实,亦无对应方剂。自南北朝的《集验方》开始出现治疗大病后胆冷不眠的方剂,经过唐代《千金要方》的影响,后世治疗胆气虚实寒热的方剂开始逐渐增多。
4.1 胆气虚方剂主治症状规律在《中医方剂大辞典》和《中华医典》上查找和搜索病机为胆气虚的方剂,以关键词“胆虚、胆怯、胆气虚、胆气虚冷”进行查找。选取在方剂理法中涉及到上述字样的方剂,确认其主要病位为胆,病机属虚。去除组成相同的方剂,共获得从唐代至清代方剂46首。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分析。将方中涉及到的症状进行归类,语义相同和相近者归为一类,如“如人将捕、精神恐怯、恐畏多惊”等以恐怯为主的症状统一为恐怯易惊类;神不守舍、坐卧不安等归为焦虑不安类;气郁生涎诸证包括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等;最终共涉及症状19种:恐怯易惊、头眩目暗、虚烦不眠(病后)、睡眠不安、焦虑不安、四肢不利、梦寐不祥、胸中满闷、口苦、目黄失精、太息、僵仆、呕吐宿水、精神昏沉、足痿、不胜酒力、梦遗滑精、虚怯不寐。
通过软件分析可见,在46首不同朝代的治疗胆虚的方剂中,出现频次最多的症状依次为恐怯易惊、头眩目暗、虚烦不眠(病后)、焦虑不安、睡眠不安、四肢不利、梦寐不祥等,如图1所示。
图1 胆气虚方剂主治症状出现频次
4.2 胆气实方剂主治症状规律以关键词“胆实、胆实热、胆经伏热、胆气实热、胆经有余”进行查找。选取在方剂理法中涉及到上述字样的方剂,确认其主要病位为胆,病机属实。最终找到治疗以胆气实为主要病机的方剂共收集26首,涉及到的症状有19个:分别为惊悸不安、口苦咽干、精神不守、昏沉多睡、小便不利、腹满胁硬、腹中不适、头痛、不欲饮食、洒洒振寒、胸闷、耳聋、鼻渊、喜怒狂躁、饮食不下、头目晕眩、胁痛、不寐、往来寒热。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依次为惊悸不安、口苦咽干、精神不守、昏沉多睡、小便不利、腹部不适等。其中惊悸不安、口苦咽干、精神不守最为突出。见图2。
图2 胆气实方剂主治症状出现频次
4.3 胆气虚与胆气实胆气实与胆气虚症状相比,二者均会出现以不安为突出特点的精神层面症状。胆气虚偏于恐怯不安,本质上是阴阳之气俱虚;胆气实则偏于惊悸、精神不守,为气机枢转过度,神无定舍,不能安住。睡眠方面,胆气虚出现虚烦不眠或睡眠不安、梦寐不祥的情况;胆气实则大多出现神昏多睡的情况,按神昏一证虚实皆可见,可因各种原因最终均导致神窍蒙蔽[21]。在此常与喜怒狂躁、精神不守伴发,应为一种虚实夹杂,以实为主之证。
通过方剂分析可以看到,从唐代到清代,古代医家始终认为胆气虚实寒热最主要的表现是精神恐怯或不安以及睡眠状态的改变,其根本在于“神”偏离中正平和的状态。这与更早期的古人的认识是一致的,即胆对阴阳平和状态有监察作用,当胆监察到阴阳平和状态失衡后,即出现精神层面的“信号”,实为胆警示功能的表现。
各种影响精神平和的因素都可能被识别为威胁,而恐怯或焦虑恰为胆识别威胁后的“警报”。中医所谓“外邪”应包括现代医学所说各种环境致病因素。而环境致病因素最先攻击人体的则为免疫系统。本文对胆功能的分析揭示出各种引发中正状态失和因素与情绪变化的相关性,以及炎症与精神疾病的相互关系。从现代医学角度讲,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紧密关联。免疫系统识别威胁后,信息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网络传递给大脑并得到反馈,之后既有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行动”,也会出现相应的情绪反应,如恐慌和焦虑。反之,如果人体先出现情绪的失和,累积的焦虑和恐慌会造成慢性应激状态,成为很多疾病如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契机[22]。
5 小结
笔者通过考辨胆的命名、中正之官的内涵,以及胆气寒热虚实用药规律,说明古人认为胆为人体之“中正之器”,负责监测人体中正状态或识别威胁的可能性。胆为人体中正之器,监测中正状态,充足的胆气使人精神稳定,勇于面对威胁,反之则精神敏感,遇事焦虑不安,易惊易恐。另外,胆气过度强盛时,也会产生如精神不守、口苦咽干,腹部不适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