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旭“四边五行”电针理论分型论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2021-09-28邹琴鲍超李彦彩
邹琴,鲍超,李彦彩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吴旭,江苏省名中医,从事针灸临床工作近60年,先后荣获三项国家专利,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为全国第四、五、六批名老中医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吴旭教授诊病造诣极高,临床经验丰富,对多种疾病均有独特见解和治法。吴教授对顽固性面瘫[1]和面瘫后遗症[2]治疗经验独具特色,效果甚佳。
周围性面瘫(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又称“特发性面神经炎”或“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等,是最常见的急性单神经病变,指茎乳孔附近的面神经病变所引起的以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约占面瘫全部类型的70%。国外报道该病发病率为(11.5~53.3)/10万[3],我国年发病率高达42.5/10万[4],并呈逐渐上升趋势。尽管该病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其表现出的眼睑闭合困难、口腔功能障碍等,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尤其是面容上的改变所引起的社交恐惧,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造成患者情绪低落等问题,抑郁症风险也随之增加[5-6]。部分严重患者还可能遗留诸如面肌痉挛、面部联合运动及鳄鱼泪等后遗症,持续影响患者生活。因此,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对患者至关重要。
周围性面瘫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针灸疗法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首选方法[7],对改善周围性面瘫预后疗效显著。已证实电针对于面瘫不仅具有明确的治疗作用,绿色、安全、有效、价廉,而且在早期还可预测其疗效[8]。实际上,电针的应用相当考究,如电针干预的时机[9]、电针选穴[10]等均有一定要求。不同医家应用方法也有差异,除单用电针治疗外[11],电针联合中药[12]、电针联合灸法[13]及电针联合刺络放血[14]等也较为常见。吴旭教授尤擅使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见解独到,方特效佳。其面部电针取穴标新立异,另涵深意,命为“四边穴”,并由此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四边五行”电针理论,该理论名称主要源于“四边穴”,涵盖吴旭教授对周围性面瘫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的认识及其选穴依据等,主要用于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诊治。现将吴旭教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证经验及相关理论具体介绍如下。
1 二阳筋急,邪正相引
基本病机为二阳筋急,口目为僻。其中正邪交争、引动风邪是发病的关键。初期,正尚可,邪未实,病易治。《灵枢·经筋》云:“足阳明之筋……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足少阳之筋……从左至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足阳明、足少阳之筋,急则口目为僻,故曰:“二阳筋急,口目为僻。”《医学入门·丹溪朱先生杂病纂要·外感·风》云:“风邪初入反缓,正气反急,牵引口眼僻,或左或右[16]。”
周围性面瘫的治疗首先应“从筋论治”,治疗原则为祛邪扶正,侧重驱风。吴旭教授独创“筋刺”,选取位于神经走行上的穴位,如“四边穴”的应用,通过补泻手法多向调节,量法有度。恢复期加以电针,通过电流产生的“场”促进神经苏醒、恢复,从而用于治疗经筋病。“筋”之实质,现代医学指出其可能就是神经[17],这一论据与吴旭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吴旭教授认为“风”为百病之长,易挟他邪,在周围性面瘫的发病过程中十分重要,临床诊疗时要注意与驱风穴位配合使用,以祛邪扶正疗疾。
2 三肌联动,点面合胃
面部肌群分为上中下三组,统称为“面三肌”。包括额肌、上眼轮匝肌等在内的平眼以上的肌群称为面上肌群;包括下眼轮匝肌、颧肌、上口轮匝肌等平眼以下至平口角以上的肌群称为面中肌群;包括下口轮匝肌、下唇方肌等平口角以下的肌群称为面下肌群。
吴旭教授“从筋论治”,联系“三肌”,在面部选取了4个穴位作为面部电针取穴的部位,并将其称为“四边穴”,包含两组共4个穴位,均取自患侧:阳白(GB 14)、迎香(LI 20);下关(ST 7)、地仓(ST 4)。其中迎香与下关承上启下,为联动三肌之枢纽。“四边穴”的应用是“筋刺”临床应用的典范。
“四边穴”均位于面神经走行部位。阳白位于面神经颞支;迎香与地仓位于面神经颊支;下关位于面神经主干。联系三肌,阳白位于面上肌群,迎香、下关位于面中肌群,地仓位于面下肌群。此四穴可使面三肌产生联带运动,加之电针所产生的带有能量、质量、动量的“场”,可充分刺激患侧面肌,有利于预后。从经络脏腑角度分析,阳白为足少阳胆经与足阳明胃经及手阳明大肠经等的交会穴;迎香为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下关为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地仓为足阳明胃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等的交会穴。“四边穴”均为阳明、少阳之穴,位于经筋结聚之处,统汇于“胃”,共通“足阳明胃”之经气,使脉气顺,经筋调,疾病速愈。
3 法随期变,穴由五行
吴旭教授指出根据周围性面瘫的发病过程,该病分为三期:急性期,发病7天内;恢复期,发病1周至3个月;后遗症期,发病3个月以上。在周围性面瘫的常规治疗中,吴旭教授仅在恢复期使用电针。究其缘由,认为急性期使用易加重局部水肿,加快疾病进展,引起患者焦虑等不安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及医患关系。后遗症期使用对局部面肌刺激大,更易造成“倒错”及面肌痉挛等。恢复期,面神经缺血、水肿进入平台期,疾病向愈,此时应用电针可兴奋神经,加强肌纤维收缩,促进渗出吸收,缩短病程。因此,临床对此类患者使用电针治疗时首先应掌握其恰当的介入时机。谈及电针的具体应用,则颇有讲究,吴旭教授通常面体交替,四肢部电针取穴通常以合谷、太冲、足三里和三阴交为主,随证选用。面部取穴则以“四边穴”为主。
吴旭教授以五行理论描述“四边穴”各穴之间的关系,并与周围性面瘫临床分型相结合,用于周围性面瘫的针灸分型补泻,指导临床手法治疗。阳白为足少阳胆经经穴,五行属木;迎香为手阳明大肠经经穴,五行属金;下关是胃经气血分清泌浊的部位,与小肠之分清泌浊功能相似,足阳明胃经行经此穴后上行到达头维,故其五行属火;地仓位于口唇旁,顾名思义为仓廪之官,分流胃经地部经水,主涎,足阳明胃经过此穴后继续下行经过大迎,故其五行属水。四白为足阳明胃经穴,五行属土,为四边穴之中心,临床应用时不加电针,故此处不再赘述该穴。由此,以“四边穴”为中心的“四边五行”理论初具雏形(见图1、图2)。
图1 “四边穴”之五行
图2 自然界之五行
4 补虚泻实,先后有序
大多数针灸治疗往往不同于中医内科诊疗,在疾病的分型论治上,多是通过随证配穴实现。吴旭教授临床诊疗过程中十分重视针刺补泻,认为针刺补泻是针刺治病的重要环节之一,但临床应用时,须谨记针刺补泻的原则,辨明补泻先后,适度补泻。《灵枢·终始》云:“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
谈及“四边五行”理论的具体应用,吴旭教授除将其作为面部固定的电针取穴外,更推陈出新,以“四边穴”为基础,将五行理论与针灸补泻手法相结合,对周围性面瘫进行分型论治。吴旭教授从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出发,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将其分为三型:风邪阻络型、肝肾阴虚型、肝气郁结型。
脉络空虚、风邪外袭和肝肾阴虚皆为虚实夹杂型,本虚标实,故而发病。脉络空虚,风邪外袭,既可为风寒,也可为风热,邪盛正虚,但正气尚可耐,当先泻后补。肝肾阴虚,复感外邪,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当先补后泻。肝气郁结型为邪实之证,治以泻法为主。吴旭教授常强调临床应用针刺补泻手法时有诸多注意事项及一定的临床适用范围,例如正确的补泻一定要补中有泻、泻中有补,尤其是虚实相倾,阴阳相移之时,更应注意补泻的先后。临床诊病,患者情况各异,急症病情变化快,慢性病则病因病机复杂,因此,诊疗时一定要用心体会,不可妄用补泻之法。
吴旭教授指出面部肌肤娇嫩,总体来说针刺补泻手法宜轻。五行理论在治疗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根据五行生克决定针刺顺序及针刺补泻手法,均以“生木”或“克木”作为起始点,盖肝主筋,与周围性面瘫关系密切。补法时针刺顺序为:地仓、阳白、下关、四白、迎香;泻法时为:迎香、阳白、四白、地仓、下关。
补法针刺操作: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取华佗牌0.30 mm×40.00 mm一次性针灸针。地仓斜刺进针,浅层得气后,随之缓慢进针13~20 mm,再迅速退针至浅层,反复施行,以患者自觉局部酸麻热胀或蚁行感为度。用押手提起患侧额部皮肤,刺手持针将针平刺入阳白穴内13~20 mm,得气后,重插轻提。刺手持针将针直刺入下关穴内13~25 mm,得气后,在针下得气处,拇指用力向前捻转,指力下沉,然后拇指轻轻向后还原。迎香徐徐进针,略向内上方斜刺8~13 mm。
泻法针刺操作: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取华佗牌0.30 mm×40.00 mm一次性针灸针。迎香徐徐进针,略向内上方斜刺13~20 mm。用押手提起患侧额部皮肤,刺手持针将针平刺入阳白穴内13~20 mm,得气后,轻插重提,将针退至浅层,再依次向攒竹和鱼腰方向斜刺。地仓快速斜刺进针13~20 mm,得气后,缓慢退针至浅层,反复施行,以患者自觉局部酸麻重胀为度,然后向颊车穴透刺留针。刺手持针将针直刺入下关穴内13~25 mm,得气后,在针下得气处,拇指用力向后捻转,指力上浮,然后拇指轻轻向前还原。
电针:选用华谊G-6805型电针仪,使用前检查电针功能是否完好,旋钮是否归零等。毫针得气后,连接电极。阳白接负极,迎香接正极;下关接负极,地仓接正极。选连续波,打开电源开关,从零开始逐渐加大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持续通电30 min。
5 验案举隅
张某,男,32岁,因“左侧口眼歪斜5天”于2018年1月11日至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就诊。患者2018年1月5日受凉后出现口角向右侧歪斜,左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喝水漏水,饮食物常滞于侧口颊间,遂前往我院脑病中心就诊,予鼠神经营养因子治疗3天,后予激素、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就诊时:患者口角向右侧歪斜,左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纳可,夜寐差,二便通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诊断:中医:面瘫病(脉络空虚,风寒外袭证);西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左侧)。治法:祛风散寒,舒筋活络。针灸处方:面部患侧:阳白(电)、太阳、四白、下关(电)、迎香(电)、颊车、地仓(电);体针:合谷(双)、足三里(双)、太冲(双)。隔日针灸1次。首次电针治疗宜轻,通电时间宜短,以患者耐受为度。疗效:针刺3次后,静止状态时,患者面部对称,电针下见口周肌肉节律性跳动,额肌稍弱,用力时闭眼完全。针刺9次后,电针时见患者额肌跳动良好。针刺15次时,患者面容无异常,皱额、闭眼、龇牙、鼓气正常,饮水不漏、食物无口内残留。随访患者痊愈、无复发。
按语:本例患者正值青壮年,平素情绪平和,受凉后出现口眼歪斜,属面瘫病(风邪阻络型),就诊时已发病第6天,首日以远道取穴为主,可配合面部轻刺激,不加电针,穴选合谷(双)、太冲(双)、足三里(双)。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穴,属阳主表,可疏风散表;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穴,可平降肝阳,疏风散邪。合谷、太冲穴均直刺15~20 mm,不强求针感,二者合为开四关,祛风力著;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穴,直刺25~50 mm,以麻电感向足背传导为度,可调补气血,带动全身血运。第2天开始加用面部电针,针刺操作按照上述泻法操作进行,初起以轻刺激为主,患者能耐受为度,后可逐渐加大刺激强度,隔日针灸、电针面体交替。吴旭教授指出具体应用时不可过于拘泥,应按照具体情况而定。
6 结语
吴旭教授“四边五行”电针理论的提出十分严谨,例如早期对于穴位的选择,曾使用翳风穴,但从多年临床应用经验来看,选用翳风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面瘫患者是否出现耳后疼痛及耳后疼痛的时间长短往往与预后明显相关[18],针刺翳风穴可使耳后产生疼痛,掩盖病情,影响预后判断。②翳风穴处于面神经出茎乳孔处,在面瘫急性期,局部水肿明显,针刺易造成局部水肿加剧,加重面神经损伤,影响预后。至于迎香穴,从文献报道来看,很少有学者选用迎香作为电针穴位。吴旭教授认为迎香穴作为面瘫治疗的主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之交会穴,多气多血,又处经筋结聚之处,针刺此穴可调和气血、通利经筋,利于面瘫预后;且可疏散风邪、通利鼻窍,改善临床症状;其浅层有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支;深层有面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面神经颊支,可直接刺激面神经,加强肌肉收缩,同时该穴位置在面部属中,可最大程度联动三肌,疗效显著。此外,吴旭教授的“四边五行”电针理论除可用于治疗外,还可预测面瘫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