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邪、温邪考辨*
2021-09-28金芳芳蔡永敏
金芳芳,蔡永敏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3.河南中医药大学张仲景传承创新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6
热邪与温邪均是自然界中的致病邪气,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中认为二者含义一致,将二者等同起来。如该书曰:“热邪又称温邪。易导致阳热性病证的邪气的统称,与火邪没有本质区别,常火热并称[1]。”那么温邪和热邪二者是否完全相同呢?二者之间能够完全替代吗?笔者经过考证温邪与热邪的源流后认为,二者还是存在一定区别的,分析如下。
1 概念起源
《黄帝内经》时期,出现了温邪、热邪的概念,但是人们对温邪的认识不够成熟,温邪发病被归因于伤寒,而热邪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致病因素。
这一时期,虽无温邪之名,但却出现了温邪的概念。如《素问·评热病论》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急,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尺夫热甚,脉躁急者,病温也。”人们认识到温邪的温热特性,侵袭人体后可表现为汗出、反复发热、脉躁急、狂言等症状。又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提出了温病伏邪病因学说。认为冬天伤于寒邪,如果不能及时表散,郁而化热,可变为温邪,发为温病。这一时期,人们显然没有认识到温邪致病的独立性,而是认为温邪发病乃是伤寒所致。
同一时期,出现了热邪一词,《黄帝内经》书中对热邪的临床表现及治法均做了相关描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总结了热邪的临床表现。还有在《灵枢经》中专门单独列出一章热病,对热病的临床表现及治法做了详细论述。这一时期人们对热邪的认识要比温邪相对成熟,热邪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致病因素。
2 源流演变
2.1 隋唐以前人们对热邪和温邪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但是温邪发病仍被归因于广义伤寒范畴,且辨证方法不够完善。
如《难经·五十八难》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2]。”人们认识到了温病和伤寒、湿温、热病临床表现不相同,但是仍把它归于广义伤寒范畴。又如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认识到了温邪的发热及伤津特性,表现为发热、口渴等症状。但是,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对温病的辨证仍然采用六经辨证。又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有对温病的描述:“此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故须预服药及为法术以防之[3]。”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温邪致病的传染性。
这一时期,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热邪的特性更多地为人们所认识。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云:“伤寒病血衄者,此由五脏热结所为也。心主于血,肝藏于血。热邪伤于心肝,故衄血也[3]。”认识到了热邪易于耗血动血的特性。再如唐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云:“若热邪不去,则以五病;筋热缓施,一也;骨热消细,二也;身肉烁,三也;烁,余药反,淫邪在肉也,腘臑破裂,四也;毛焦而直,五也。热邪如此,客于筋骨之间,遂至于死也[4]。”总结了热邪致病的5种表现,多表现为肌肉消瘦、肢体松弛、毛发焦枯等热性病理变化。
2.2 宋金元时期“温邪”一词首次出现,标志着温邪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致病因素。并且随着对病邪认识的加深,温邪与热邪之间的差异逐渐显现出来。
“温邪”首见于宋代王衮《博济方》,载:“夫椒性禀五行,情通六义。叶青应于甲乙,皮赤在于丙丁,花黄与戊己为容,膜白兆庚辛之色。子之呈质应乎坎方,热不上蒸,暖及丹府,傍通血脉,中助真元。又能消酒食之毒,又能辟温邪之气。安和五脏,调畅三焦。阳草之中,功不可比[5]。”认为应用“椒”这种特殊的药物,可以“辟温邪之气”,也就是说可以避免温邪的相互传染。标志着温邪成为一种独立的致病因素,形成于中医理论体系中。而这一时期,“热邪”的含义无明显变化,继续散见于各种中医文献中。如宋代赵佶《圣济总录》云:“食丹谷以全真气,食豆以辟虚邪。虽有热邪,不能为害[6]。”提出了食用豆类,可以避免热邪侵袭。再如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云:“热邪入里,则胃有燥粪,三焦伏热,则津液中干,此大肠之挟热然也[7]。”描述了热邪伤津的特性。
2.3 明清时期此时,温邪与热邪这两种致病因素明显区别开来。因为温邪致病的独特性,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总结了温病独特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更加印证了温邪与热邪是两种不同的致病因素。
明清时期,古代医家逐渐意识到,瘟疫等温邪具有强烈的传染性、致死性,而热邪侵袭人体后并不一定具备传染性。如明代万全《保命歌括》云:“有一岁之中,众人病一般者,此天行时病也,名曰:瘟疫。疫气之发,大则流行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10]。”又如明代张介宾《类经》云:“病温虚甚死。病温邪有余,虚甚正不足,正不胜邪故死[11]。”认识到了温邪侵袭人体,严重者可致人死亡。而热邪侵袭人体不一定具备传染性。如清代章楠《灵素节注类编》云:“热邪内扰,神魂不安,狂言惊惕,胁痛,手足躁,不得卧,皆心肝经现证,以木火同气也[12]。”可知热邪内扰形式多样,可表现为“神魂不安,狂言惊惕”等神志异常表现,不一定具备传染性。
明清时期,古代医家逐渐意识到,温邪侵袭人体后热化较为迅速,多表现为发热症状,而热邪致病并不一定表现为发热。如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云:“积劳伤阳,卫疏,温邪上受,内入乎肺。肺主周身之气,气窒不化,外寒似战栗,其温邪内郁,必从热化[13]。”又如清代柳宝诒《温热逢源》云:“惟温邪既动,必有热象外现;其甚者邪热蒙陷,已有痉厥之象[14]。”又如清代唐笠山《吴医汇讲》云:“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化热最速[15]。”热邪致病形式多样,比如热邪上扰心神,可表现为“惊,惑,悲,笑,谵,妄”等神志异常,不一定表现为发热。
2.4 民国时期人们对温邪与热邪的认识更加完善,医家逐渐意识到,二者不仅相互区别,而且可以相互转化。如王松如《温病正宗》云:“温为热之渐,热为温之极[20]。”认为温邪逐渐增加到一定程度可以转化为热邪,而热邪为温邪的终极。
3 现代含义及区别
温邪与热邪的含义更加明确地区分开来,各种著作对温邪与热邪的解释,见表1。
表1 温邪与热邪的现代含义与区别
由表1可见,热邪、温邪二者含义并不完全相同,笔者认为,热邪主要突出热性、阳性的病理变化;而温邪含义更广泛一些,它可以包括热邪性质的邪气,也可以包括燥邪、暑邪、风邪、毒邪、湿邪等,它是多种致病因素的混合。
4 结语
综上所述,从古今文献记载来看,将温邪与热邪完全等同为一词,似有不妥,二者区别如下:①二者含义不同。二者含义有交叉,但并非等同。热邪主要突出热性,阳性的病理变化。而温邪是多种致病因素的混合。②二者程度不同。温为热之渐,热为温之极。③二者特性不同。温邪除了具有热邪的特性外,还包括一定的传染性和发热性。④二者治法不同。温邪忌汗,而热邪宜汗。⑤二者表现不同。温邪侵袭人体后多见表证,而热邪侵袭人体后临床表现多样,且并非一定要具备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