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学科大概念的内涵、特征和效用
2021-09-27杨亮
大概念不是学科里零碎概念和烦琐观点的堆砌,也不是所有知识点的简单相加,它是学科思维和方法的精简呈现。它在凸显教学活动、聚焦关键问题的同时,强化学习的过程和解决关键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实现学科大概念的深度学习和迁移运用,让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深度落实,真正发挥教学的育人功能。
大概念是能反映该学科本质和其特殊性的学科框架概念,居学科核心地位,是具有高度抽象化、概括性和学科思想价值的载体。以学科大概念为依据整合学科内容是传递和落实课程目标的关键一环,它促进教师去研究和发现学科内容中影响力大的概念,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习得和泛化这些大概念,让大概念与学生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关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新教材依据新课标在编写中彰显了大概念教学的理念,但新课标并没有对大概念作标准化的解释,教材本身对大概念的提取和界定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本文立足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探索学科教学中提取大概念的方法和思路,让教学能更好地聚焦大概念,增强对学科根本性问题的理解、运用和泛化。
一、思想政治学科大概念的内涵
新课标与以往课标最为不同的是,围绕核心素养的落实,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立足高中学段,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表现进行提炼,并对这些关键表现可以达到的水平进行划分,为课程实施过程促进教、学、考相一致、相衔接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试图通过对学业质量的分析和研究,提炼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大概念,并通过研究这一大概念的主旨和呈现方式,统摄指导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
学业质量对学生完成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业成就进行了总体刻画,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划分了这些关键特征的不同水平,对不同水平的学习结果进行了描述,并根据描述提炼出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的关键特征有以下五点:第一,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道路自信);第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解、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理论自信);第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制度自信);第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表现(文化自信)。
按照这一方法,同样可以确定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这三个核心素养的关键特征。科学精神的关键特征是:第一,用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辨识、分析社会发展的现象和理念;第二,对公共生活领域的各种问题,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看待政策、体制、机制;第三,对私人生活领域的各种问题,应遵守规范和程序,树立正确价值观,理性对待、正确抉择、创造性解决;第四,在全球视野下,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理解力和国际传播力。法治意识的关键特征是:第一,法治是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第二,法治思维表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各环节;第三,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第四,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解决纠纷,培育法治信仰,描绘法治中国蓝图。公共参与的关键特征是:第一,理性看待各领域、各层级公共机构的相互作用;第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第三,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两个方面,感受协商民主的意义和价值;第四,关注公共利益,展示公共精神的美好。
从以上提炼的17条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特征不难发现:政治认同关乎学生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因此,具有高度抽象化、概括性和学科思想价值的大概念可概括如下图1。
二、思想政治学科大概念的特征
这一思想政治学科大概念体现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它是在该课程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概念。一般来讲,用于解释现象的概念有不同的大小,对于解释浅显的现象的概念往往可以抽象到一个更大的、更广泛的概念当中,而这样无穷抽象、概括下去,往往几个概念或者一个概念就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该研究中界定的大概念是在基于新课标的研究整理上得出的,是居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核心地位,能对高中学段所有主干知识有普遍解释力的概念。从学业质量中提炼出来的“树立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维护”一方面是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政治认同的明确化、具体化;另一方面也对接了国家对高中阶段实施思想政治学科教学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形成政治认同的要求。
第二,它包含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彰显学科价值导向。提取出来的大概念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或者是一个观点,它在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时,也渗透了学科的价值追求,指引着教师和学生面对课程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很显然,通过学业质量提取到的大概念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处理教材的内容。比如,谈到社会形态的更迭时,虽然教材占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社会的各个形态,但在大概念的指引下,教师可以明确,每个社会形态的具体样貌、特点和更迭是服务于“先进理论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这一思想的,是服务于先进理论对我国治国理政方向指引的重要性的;再如,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初中和高中的教材都有关于每个时期我们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理论成果罗列,高中阶段的思政课教学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有必要更侧重于典型理论成果的典型表现和丰富内涵。
第三,它是通过一组简洁、集约的学科命题,指明学科素养落地的方式。大概念不是学科里零碎概念和烦琐观点的堆砌,也不是所有知识点的简单相加,它是学科思维和方法的精简呈现。它在凸显教学活动、聚焦关键问题的同时,强化学习的过程和解决关键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实现学科大概念的深度学习和迁移运用,让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深度落实,真正发挥教学的育人功能。比如,提取到的大概念能帮助教师理解从学科知识到学科素养的“桥梁”——学科思维通过帮助学生形成辯证的、历史的、批判的、法治的思维方式,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同感,这将促使教师进一步反思教学活动中思维训练的效果。
三、思想政治学科大概念的效用
首先,思想政治学科大概念是统整高中学段必修模块系统建构的主要手段,能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体性。思想政治学科大概念是依据课标提炼出来的总的要求和思想方法,这一要求和方法应该贯穿高中所有课时,指引教师在阅读课标和教材时,对所教的内容领会一个简洁、集约的纲领性要求,对每个模块的教学有一个总体性的把握,在总体性的要求下思考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关系,让必修模块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情境设置、作业测评四者更一致、更协调,从而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比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中,依据提取的大概念,教师可以思考:本模块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哪些知识是学生必须学习的?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提高?怎样的教学情境能发挥学科价值实现育人功能?作业的布置、测验的考查怎样才能凸显课程立意的方向?在通读教材和研究课标的要求时,我们可以将本模块的目标侧重在培养学生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上,紧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必备知识,在理解社会形态的更替中、在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范围的传播和发展中、在理解我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中、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中、在理解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战略应对中……选取重大事件、典型人物、经典论述作为典型,用设问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升级和专业视野的拓展,从而逐步树立辩证地、历史地、批判地看待各国历史发展的不同轨迹,辨析错误思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和必然性。同时,大概念还有助于推动教师以大概念为纲去统整模块的作业布置和单元测试,把学习时间更多地花在对核心观点的深度理解和实践探索中,比如,有的教师布置“举例分析实事求是我党的胜利法宝”作为模块作业,浓缩了教材的精华又着力突破学生认知困境,避免了对理论知识的泛泛而谈、死记硬背。
其次,思想政治学科大概念对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的细目提供思考支架,引发教师对所教内容教育价值的思考,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和有效性。教师在翻阅教学内容所对应的课标中《课程内容》的要求时,会发现这部分的内容要求是以条目化的形式出现,这种形式加强了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明确了某一知识点的学习要求,但还是可能出现孤立、片面看待某一条目的现象。而凝练、简约的大概念能让一些看似说不清、道不明的理念变得有迹可循,帮助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提供思考的维度和框架,也为教师在处理每一部分的课程内容要求设计教学活动时,提供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标准。
例如在《政治与法治》模块,第一单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课标的要求是“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引述党章规定,明确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理解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意义,阐述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道理、方式和表现”。用大概念来统领这些课标的细目要求,可做如图2的设计。
本设计要突破的大概念是“坚持党的领导”,在对大概念的深度理解中,“四个自信”“两个维护”之间的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本质是对党领导下我国的政权运行、制度建设和治国理政效能的理解和认同。因而,落实课标内容中对党的有关知识的具体掌握,需要把党的地位放在党在民族发展的推动中,党和人民、制度建设、各项事业建设、国家治理体系的关系中去理解和落实。这一思路的确定也对接了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对思维训练的要求,实现了大概念落实过程中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而那些具体的一个个知识点也在学生对大概念的理解和升华当中融会贯通了。
再次,思想政治学科大概念帮助教師有针对性地聚焦核心知识习得过程中的前概念,在教学中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先验经验,推动学生对大概念认识的迭代升级。大概念教学力图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教什么的问题,一个是怎么教的问题。通过不同议题和真实任务反复理解、迁移运用,才能促进大概念知识在学生认知系统里由无到有、由浅入深的发展。
在具体实施中,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重视学生的先验经验,充分挖掘这个学科学生在大概念习得前已有的观点、想法和误区(前概念);另一方面是教师要警惕把课程拆成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而在拆分了以后又忽略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忽略了他们之间对大概念的联系和迁移。
在《政治与法治》的教学前,广州市第三中学高一备课组想了解一下学生对知识前概念的掌握,尝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出台为时政背景,描述这部法律出台过程中各类政权机关如何协调配合、如何在长江保护中发挥各自的作用,需要学生分析在长江保护中国家机关如何发挥作用。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将各类政治主体混淆抑或没有意识到各类主体的性质,党和政府以及其他国家机关的区别在具体的情境中混为一谈,不知道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主体怎样体现政权运行的方式,不知道民主集中制这一制度怎样表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制定中。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缺少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习惯于反复练习一些细节的知识,忽略了对政治生活整体概貌的理解,缺少对整体的把握。
最后,大概念包含了认知和行动的统一和协调,提醒教育者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既要关注主干知识生成逻辑,又要考虑学生生活实践的需求,即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新课标对课程的定位是“活动型课程”,这证明在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常识性学习,又不能忽视体验性学习。但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有必要和可能通过“做中学”的方式来实现,思想政治学科大概念可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用学科大概念统领课程内容与实践活动,更好地发挥常识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两种优势。
比如,广州市育才中学高一备课组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部分的教学中,设计项目式学习方案—从基层社区疫情防控看党的领导。该项目设计分为实践操作环节和理论学习环节。实践操作环节包括:制定社区疫情防控措施调查表、梳理该社区疫情防控具体措施实施的流程和环节、访谈基层社区各类成员对基层疫情防控的看法。理论学习环节包括:从中国抗疫举措中看党的全面领导、中美抗疫不同制度下的过程和结果分析、结合抗疫精神和党的精神谱系看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该项目设计不仅从学生身边的政治生活出发设计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直接感受,而且在理论上为学生提供方向指引,有目的地渗透学科思想、观念、方法和价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精神成长。
【杨亮,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员,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孙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