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同教育与青少年理想信念的形成
2021-09-27薛国凤
摘 要 自我认同是青少年自身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基础,也是开展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所依据的重要心理学基础。自我认同教育作为一种基于心理社会性发展并融合了心理发展教育和价值教育的内生式教育思想与教育活动,是促进青少年理想信念真正形成并增强实效性和长效性的一种重要理念,可以从“生活化”“自主性”“目标”“世代”等思维角度去考虑可能的进路。
关键词 理想信念;信仰;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教育
作者简介 薛国凤,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之所以重要,一方面在于青少年是指向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人才力量,另一方面在于理想信念是体现、承载并推动青少年作为“人”的主动发展的一种精神力量源泉。理想信念本質上归属于信仰并作为信仰的具体体现服务于信仰,尤其指向政治信仰和社会信仰。古今中外不同学者对信仰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从观照人的角度看,美国存在主义哲学家保罗·蒂利希(Paul Tillich)理解其为某种事物成为一个人或人们“无限关切的对象”,是“终极关怀”状态下“个人生活之起整合作用的中心”;[1]从观照社会的角度看,信仰具有社会性,“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并“服从和服务于人类进步和发展的需要”。[2]无论是哪个角度看,理想信念或信仰都是人的理想信念或信仰,其作为精神性存在必须依托处于社会中的人本身而形成。青少年理想信念的形成过程作为一种教育过程,其根基在于青少年对自己作为人的理解和认同,没有对作为“个体我”和“社会我”的正确认知与理解就无法建构自我认同(或称作自我同一性),也就很难进行关于理想信念或信仰的正常形塑。因此,从关注青少年自我认同以及开展自我认同教育角度去审思其理想信念形成问题具有基础性意义。
一、自我认同对于青少年理想信念形成的教育意义
青少年是国家与民族的人才基础,决定着国家与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在一名青少年从“个体我”走向“社会我”并能够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支撑性人才过程中,自我认同不仅是青少年自身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基础,也是开展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所依据的重要心理学基础。
自我认同是作为教育对象的青少年正常发展的心理根基。依据埃里克森的观点,自我认同涉及性别角色、职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认同,“是所有理论的基础与核心,也是所有活动的基础”,[3]形成“坚实的内在同一性”不仅标志着青少年过程的完成与结束,这也是青少年作为人的“进一步成熟的一个真正条件”[4]。自我认同具有不同发展水平,“在长期人际交往、学校和社会等背景转换中得到构建和发展”,[5]指向青少年发展的教育活动必须关注到这一点才能取得实际效果。自我认同关系到青少年发展各方面,特别是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如果青少年存在自我认同危机则会导致教育的碎片化与无效化,同时也会导致理想信念的弱化、偏颇甚至扭曲。
自我认同是基于个人立场的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和依存关系的体现。人永远是社会中的人,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第一问”便是对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关系的正确理解。埃里克森的自我认同理论就是“从个人的、心理的立场去认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6]强调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和依存关系,认为人的发展作为一个进化过程具有“自我发展的先天时间表”,但“也反映出社会环境对自我的要求及其制约性”。[7]关注人本身,以人为本,一直是教育活动所强调的规律之一,但即便在今天“以学生为本”理念成为教育共识的情况下,长期以来教育视野中“人”被忽视、漠视或异化的情况仍未得到彻底有效的解决,青少年对自身的认识、对自我的理解也多停留在浅层甚至混乱中。在道德教育领域,已有学者倡导青少年要“心中有自己”,注重人如何对待自己并与自己相处的“本己之道”[8],这不仅是对青少年自我认同发展的关注,也是对包含理想信念在内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一种路径指向;另有学者强调“个体成长是可爱与可信品质统一的人格状态”,[9]这在本质上也是强调教育不仅是让学生认同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存在,更重要的是首先要积极承认学生,使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期得到被承认,即先促成学生的良好自我认同形成,然后才能进一步发挥人作为主体的外在作用。
二、自我认同教育是青少年理想信念形成的重要教育理念
“教育社会价值实现须通过促进学生的自我认同发展来完成”。[10]自我认同是个人自我身份的确认,不仅形塑着一个人从过去到未来的成长轨迹,同时作为自我认知程度的标志,其强弱也直接影响着集体认同的形成,更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础。青少年阶段心理特征发展的关键之一是自我认同的实现,因此关注自我认同并落实开展自我认同教育是促进青少年理想信念形成的一种重要教育理念。
自我认同教育是指向青少年自我认同发展的教育。具体来讲,这是一种基于心理社会性发展并融合了心理发展教育和价值教育的内生式教育思想与教育活动,也是一种聚焦促进人对自我进行深度认知、理解与认同的一种积极教育理念及活动。教育的意义在于承认青少年并帮助其实现“优秀的自我、社会的自我”,[11]因此,从一般教育角度讲,自我认同教育对于革除无论是一般教育,还是道德教育抑或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灌输、割裂、分散、工具主义等弊端都具有重要意义;从理想信念教育角度讲,自我认同教育是促进青少年理想信念真正形成并增强实效性和长效性的一种重要理念。
自我认同教育与青少年理想信念形成具有目的合一性。简要地说,自我认同主要回答的就是“我是谁”的问题,但正因为讨论自我认同时不能把“个人的生长和社会的变化分割开来”,[12]因此自我认同教育是促进青少年用“主我”的眼光去审视“他者”进而建构自我的过程,是促进青少年在个体“事实”基础上,实现对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的正确认识过程。就理想信念来说,其重要性在于“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13]理想信念作为人在社会中生活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本身既表现为基于个体追求的独特意识性又表现为基于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共同意识性,而后者必须建立在“主我”与“他者”正确关系的认识基础上。比如,在我国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之路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但“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14]这说明,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所有人,所要形成的生活、道德、政治、社会等理想信念等都需要和伟大的时代发展与民族发展同向同行才具有个人发展的现实意义。
自我认同教育本质上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埃里克森不仅注重站在青少年个人发展立场上分析问题,关注“人”本身的实际问题,而且他“对自我具有深厚的信念,强调自我的发展具有自我治疗和自我教育的作用”。[15]因此,基于青少年自我认识发展的自我认同教育不仅符合当下的人本教育思想共识,而且具有潜在的强实效性,特别是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基于个人认识角度、问题解决或发展角度进行的教育才具有更加明显的可接受性。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也显示,如果采用以青少年为中心重视传递情感,或以个人道德认同为中心或重视形成诚实、谦虚和信仰美德等关注“人”本身发展的做法都可构成良好道德教育的路径,这也是构成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潜在进路。
三、自我认同教育促进青少年理想信念形成的可能进路
青少年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基础在于良好的个性人格。一般来讲,具有良好个性的青少年往往具有良好的自我认同。因此,从自我认同及其教育角度审视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可能进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生活化”思维推动青少年理想信念形成中的问题解决
发展自我、发现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青少年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也是青少年自我认同发展的指向。正因为如此,这一过程也成为教育者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活、道德、政治和社会等理想信念的重要过程。青少年自我认同状况与其认知状态不可分割,即是说自我认同和认知具有同构性,“扎根于正式的、现世的有意识经验结构中”。[16]既然理想信念的形成建立在良好自我认同基础上,那么教育者关注和关心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心理和思想认知上的真实“遭遇”,尤其是困惑或困难问题的真实解决就变得非常重要,比如如何区分虚荣心与美好生活追求、如何面对同伴欺凌与团结友爱教导等。一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必须从生活中获得一种“有生命力的现实感,能意识到他的掌握經验的个人方式”,这样他才能发展成“在社会现实范围内一个组织得很好的自我”。[17]这就是良好自我认同的形成。由此来看,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一定要避免高标,也要避免大而空,要紧密结合青少年真实生活里产生的心理、认知、情感等问题加以解决和引导,这样才真正有助于理想信念的形成、确立以及巩固性发展。
(二)基于“自主性”思维推动青少年理想信念形成中的独立认知与自我探索
自我认同立足于“人”的发展立场,关注人在现实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作为埃里克森眼中的一种“有活力的人格”,[18]自我认同内容包含着“形成明确的兴趣爱好和生活哲学”,[19]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种必需。但这种必需的形成不是被直接给予或被规训的,而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面临冲突或危机过程中主动思考与选择的结果,这也是理想信念形成的基本机制。为此,在青少年理想信念形成过程中,一是要给予青少年独立自主的认知机会,无论是在课程教学、实践活动,还是网络使用中,尤其要善用冲突或危机的教育机会,因为危机具有“发展的意义”,是“一个不断能增加易损性和不断增加潜能的决定性时期”,[20]在这样的情境下,青少年的认知判断、推理等会得到更强的锻炼,能更有能力分析他人的观点或风险、后果等而作出决定,这一过程是真正推进自我认同构建的过程,放在理想信念形成问题上也才是促使青少年越来越成熟与坚定的过程;二是要在理想信念形成的教育引导过程中给予青少年自我探索的充分机会,让青少年充分感知到自我掌控和作决定的重要性。教育是支持和引导而不是控制,而“信仰必须是在意志自由的情况下选择的,才有价值”。[21]
(三)基于“目标”思维推动青少年理想信念形成中自我构建与外界张力的平衡
作为一个心理社会性发展概念,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具有渐成性,是在内外冲突中逐渐建构起来的。青少年体验生长和成长的过程是成为一个“整体的人”必须经历的过程,需要“在他设想自己要成为什么人与他认为别人把自己看成并希望变成什么人之间,感到有一种不断前进的连续性”,[22]但是当这种内部连续性或同一感没有被体验到或被外部事件打断的时候,就会产生角色混乱与自我认同危机。“自我认同危机发生时,‘目标作为自我认同和自我概念形成的基础,其正确运用有助于在自我和外界之间建构起平衡关系”。[23]认同不能脱离具体的目标、价值观或信念而存在。当前我国青少年自我了解欠缺、尊严感削弱、自豪感不强、焦虑感上升、“空心病”日益增多、理想信念缺乏等角色认知以及社会责任感降低等问题加重,从微观角度看,其根源之一就在于缺少基于个人与社会关系正确认知基础上的生活目标感和人生目的性。这也就需要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关心青少年在发展中因外界各种因素所遭遇的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引导青少年建立合适的个人发展目标,并通过环境、制度、精神等支持手段帮助与引导青少年实现这些目标。没有自我认同感就没有生存感,因此,在人的培养方面,教育应具有人本视野下的“目的”意识而非“工具”意识;从教育视野来看,一个个正当的个人阶段目标的实现恰可以完成青少年正确人生方向的累积,形成对理想的认知与追求并最终塑成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基于“世代”思想推动青少年理想信念形成中的代际传递和现时榜样强化
自我认同的形成是一个“世代”问题,“年长的一代必须在下一代同一性形成之前提供强有力的理想”。[24]这与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指向不谋而合,也说明更多指向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理想信念教育与青少年自我认同发展的目的合一性。不过,能否真正立足于青少年需求立场而非仅仅是成人的权威立场进行代际传递与榜样的选择和强化,是理想信念教育能否真正触动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思想认知、能否产生切实效果的重要评价维度。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从根本上讲也确是一个权威影响的过程,但真正的权威产生于认同,且真正的权威只存在于一个集体认同范围内,而集体认同的前提是集体中的个人具有良好的自我认同,因此,沿着这一逻辑思考青少年理想信念形成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有研究表明,“职业选择的要素、个人能力、人际关系”在青少年自我认同中占据重要位置,[25]那么,在青少年理想信念形成的教育过程中,对于这些因素的重视以及传递的教育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且具有基础性意义。当前,我国在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中缺乏的不是理想信念本身,而是对理想信念的教育传递设计,也就是对教育“支架”作用如何更好发挥的设计。重视青少年生活世界中的自我认同发展需求,建立理想信念的代际稳定传递观念,强化现时榜样的教育影响作用,这些都是有助于促进青少年理想信念形成的基本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在中华民族复兴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过程中,广大青少年的教育是“关系我们民族发展的一个长远大计”。[26]这也是在强调人民的整体、持续而坚定的信仰要始于青少年时期理想信念的形塑。青少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作为一种卓越的精神成长本身是一个内生过程,自我认同教育实现的正是“由教化到内生的转变”。[27]因此,关注青少年自我认同教育不仅是帮助青少年渡过成长中心理发展危机的必要,也是帮助青少年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关系并形成良好自我概念的必要,更是保持在不同路径下真正形塑青少年理想信念的基础性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蒂利希.信仰的动力学[M].成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88.
[2]李东坡.当代青年信仰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36.
[3]杨宇舟,周守珍.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論述评[J].学园,2017(23):2-4.
[4][6][7][12][15][17][18][20][22][24]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75,3,7,10,5,37,80,84,73,16.
[5]Kun-Hu Chen,Grace Yao.Investigating adolescent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from a self-identity perspective[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0,96(3): 403-415.
[8]高德胜.论德育课中的“内心活动”[J].现代教学·思想理论教育,2017(11B):35.
[9]刘铁芳.可爱与可信的融合:个体成长的价值整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7(8):23-28.
[10]舒定志.论教育与学生自我认同的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7):19-23.
[11]柳谦.教育承认与自我认同[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13][14][26]习近平.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1,13,23-24
[16]Drummond.Self-identity and personal identity[J].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 2020:1-13.
[19][25]埃奥,布里奇斯.心理学:关于女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06,107.
[21]何光沪.信仰之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93.
[23]Wheeler,Bechler.Object and self-identity[J].Current Opimion in Psychology,2021(39):6-11.
[27]李慧敏,雷庆.由“教化”到“内生”的教育——探求安东尼·吉登斯自我认同理论的教育意义[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1):40-43.
责任编辑︱孙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