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阅读出发,扬知识风帆

2021-09-27林红

天津教育·下 2021年9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林红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整本书阅读也逐渐跻身于阅读教学的主流方式中。因此,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也逐渐成为教师教学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阅读悬念设置、开放阅读策略、适时阅读点拨、阅读交流分享四个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7-0034-02

Start from Reading, Promote Knowledge

——On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Reading the Whole Book in Chinese Classroom in Elementary School

(Experimental School of Puko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LIN  Hong

【Abstract】Reading teaching is one of the key contents of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whole book read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mainstream methods of reading teaching. Therefore, the reading teaching strategy of the whole book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teachers' teaching explora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evant strategies of reading the whole book in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from four aspects: reading suspense setting, open reading strategies, timely reading tips, and reading exchange sharing.

【Keywords】Whole book reading;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一、整本书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整本书阅读是语文阅读能力的主要发展空间。传统的语文课堂注重单篇课文的阅读,由于阅读内容较少,学生的阅读能力滞留于浅显的层面,无法实现突破和创新。而整本书阅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人物描写更加深刻、鲜明,能够提供给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学生能够从全局的角度掌握整本书的内容,而不仅仅限于单章、单节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形成阅读脉络,在深挖阅读内容的同时有效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其次,整本书阅读是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育基地。单篇的阅读教学通常由教师引导阅读,学生容易呈现出被动的状态。而在阅读方法教授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提供学生利用自我习得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的机会,以相对开放式的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触动他们自主探索的欲望,从而让学生主动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整本书阅读是全面系统的思维模式的养成途径。整本书的内容丰富,人物繁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多种人物的特色描写方法,还能够通过对比、分析、总结等手段对作品进行整合。在阅读内容整合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整本书形成完整的认知,锻炼整体的阅读思维,逐步学会从全局的角度把握整个阅读过程以及阅读内容,从而形成全面系统的思维模式,有利于语文知识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小学语文课堂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引入趣味悬念,增强阅读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极易被“悬念”吸引。因此,在小学阶段,“悬念”是增强学生阅读积极性,促使学生愿意深入阅读的重要因素。通过有效的趣味化的悬念设置,学生愿意探究故事的发展过程,同时更加愿意了解整本书的精髓。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整本书的故事内容,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效引入趣味悬念,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捕获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为例,童话世界是学生眼中神奇而特殊的世界,童话故事里面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童话类书籍的整本书阅读时,可以引入趣味悬念。比如,带领学生阅读《绿野仙踪》整本书时,可以提出这样的悬念:“稻草人是由什么做成的呢?”“像人一样的稻草人能不能真的讲话呢?”通过稻草人的悬念设置,学生会非常好奇稻草人到底会不会讲话,从而激发他们探索的好奇心,让他们迫不及待地去展开阅读,寻找关于稻草人的故事。有效的悬念引入增强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能够使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开展更加顺畅。

(二)开放阅读策略,鼓励阅读个性化

阅读是一个多样化的过程,不同的学生阅读的过程应当是不同的,因此有效的阅讀过程不应该有过于固定规范的框架束缚。而开放式的阅读策略能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特性,以个性化的阅读方式开展整本书阅读,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开放式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开展整本书阅读。例如,在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的《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阅读中,寓言故事是民间故事的集合,是口口相传的人文精神的缩影,其中蕴含着无数发人深省的道理。而学生的个性多样,喜好的故事也较为不同,教师可以在寓言类故事的阅读教学中创新阅读策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制定寓言故事阅读方案。

(三)适时地点拨拓展,培养阅读好习惯

阅读习惯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而整本书阅读正是习惯培养的综合过程。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适时的点拨和合理的拓展,能够帮助学生延伸思维,拓宽视野,及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并在阅读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适时点拨和拓展对于整本书阅读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适时地点拨、拓展、解惑,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中神话故事阅读教学为例,神话故事是几千年来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文化底蕴的体现,也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畅想和期望。神话通常气魄宏大,阅读时需要发挥想象力,才能体会神话故事的传奇之处。而由于神话的神奇,学生阅读时无法切身体会,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及时地点拨拓展。比如,在教学故事《神农尝百草》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神农尝尽百草的艰辛,将各种草药有序地分开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拓展当今的医学发展,让学生体会神农为医药史上作出的贡献。从思想上点拨和拓展,能够帮助学生养成阅读时勤于思考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动手记录,使学生能够更系统、更有效地开展阅读。

(四)注重阅读分享,提升知识运用水平

整本书阅读不是独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一个有效互动的过程。阅读互动不仅包括阅读过程的交流,还包括阅读成果的分享。阅读分享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提升阅读自信,从而更好地吸收阅读知识,促进学生阅读、表达、习作能力的综合提升。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尤其注重阅读过程及结果的分享,合理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和能力。以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中的《十万个为什么》教学为例,为什么铁会生锈?为什么面包放久了会发硬?为什么水能带走脏东西?……“为什么”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最爱挂在嘴边的问题。教师可以把握学生喜欢探索的心理,引导他们开展阅读交流和分享。比如,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定期开展阅读交流分享会,让学生将自己在阅读中得知的“为什么”解释给大家听,并组织学生积极互动,交流这些神奇的“为什么”,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吸收了科普知识,感受到了自然世界的神奇。通过不断的交流分享,学生的表达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得到快速提高,结合有效的阅读和知识的吸收,综合语文水平也将得到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是新颖的教学形式,以阅读过程为主体,从整本书阅读为起点,引导学生提升阅读能力,有利于学生整体思维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探索方式。小学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整本书阅读观念,积极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幫助学生积极高效地完成整本书的阅读,逐步提升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晓英.整本书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2020(03).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