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56 层螺旋CTA 对冠状动脉狭窄及不同性质斑块的诊断价值

2021-09-27张举

中外医疗 2021年21期
关键词:准确度敏感度中度

张举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CT 室,山东泰安 271000

冠状动脉狭窄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管腔直径变小的病症, 发生与患者自身基础疾病关系密切,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后,患者可确诊为冠心病,冠心病会增加心肌梗死发生率,甚至导致患者猝死[1-4]。 临床通过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斑块分布位置、 斑块性状等确定治疗方案,以便实现针对性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因此,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分布位置、斑块性状等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斑块性质及分布情况成为诊断及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关键。 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影像学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不断普及,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助提升治疗效果。 目前,CT 血管造影检查(CTA)在临床中的应用广泛,在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5-7]。该文方便选取该院2019 年7 月—2021年1 月收治的77 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主要分析该检查方式对冠状动脉狭窄及斑块状况的诊断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方便选取77例进行研究,其中男 45 例,女 32 例;年龄 57~77 岁,平均(67.16±2.32)岁;心率 50~150 次/min,平均(100.25±13.35)次/min;病程 3~16 年,平均(9.53±1.26)年。 该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均为冠状动脉狭窄确诊者,存在心绞痛、憋闷等症状,发作时伴有大汗、气促症状,发作时肌电图多存在ST-T 段缺血改变[8];②患者知情,自愿加入;③屏气时间>5 s。

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者,精神病者,认知功能障碍者;②碘过敏者;③恶性肿瘤者;④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1.2.1 CTA 检查 77 例患者均行CTA 检查:①检查前准备。检查患者心率,检查前30~120 min 口服倍他乐克片(国药准字 H32025390,规格:50 mg),根据心率情况调整给药剂量;指导患者屏气呼吸,时间不低于15 s;检查前 5~10 min, 舌 下 含 服 硝 酸 甘 油 ( 国 药 准 字H13022503,规格:0.5mg)。 ②检查。 设备使用 256 层螺旋CT, 设置扫描参数,500~1 000 mAs 为管电流范围,120 kV 为管电压数值,0.2 为螺距, 旋转值设为 0.27 s;指导患者取仰卧位; 选肘部前静脉相应位置埋置静脉留置针,使用造影剂注射器(品牌:博莱科)将80 mL 碘普罗胺(国药准字 J20180043,规格:100 mL:37 g)注入患者体内,注射速度为5.0 mL/s,完成后,接着注入30 mL 生理盐水;以气管分叉处为起始点,向下扫描至心脏隔面;将扫描获得图像传至EBW 工作站进行处理及分析。

1.2.2 CAG 检查 77 例患者均行 CAG 检查: ①检查前准备。告知患者禁食禁水6 h 以上,进行血常规等检查,分析患者机体状况。 ②检查。 设备使用数字减影仪(品牌:荷兰飞利浦,型号:UNIQ FD20),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尺寸适宜冠状动脉导管,选桡动脉相应位置作穿刺点,分别于左右冠状动脉置入导管到达起始处,将300 mg/mL碘比醇注入;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分别注入造影剂,剂量4~10 mL/次,根据情况选择具体注入剂量,1~2 s 内完成注射; 使用常规补偿过滤器, 显示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后,使用连续脉冲采集图像。

1.2.3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测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包括,轻度狭窄:梗阻直径不足50%;中度狭窄:梗阻直径在50%~75%范围内;重度狭窄:梗阻直径在76%~99%范围内。 梗阻直径为100%为完全闭塞。

1.2.4 斑块类型 CTA 检查斑块类型包括软斑块: 斑块内脂质成分≥60%,CT 数值显示12~40 Hu;纤维斑块:斑块内纤维成分≥60%,CT 数值显示70~112 Hu;钙化斑块:斑块内钙化成分≥60%,CT 数值显示>120 Hu;混合斑块:斑块中成分包括脂质、纤维、钙化等。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不同性质斑块在不同狭窄程度冠状动脉中的占比状况;分析冠状动脉中的斑块分布情况;将CAG 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A 诊断轻、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质斑块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情况分析

CTA 诊断冠状动脉狭窄轻度占比50.65%(39/77),中度占比 31.17%(24/77),重度占比 18.18%(14/77),且轻度冠状动脉狭窄中,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占比均高于软斑块、纤维斑块占比;中度冠状动脉狭窄中,钙化斑块占比高于纤维斑块;重度冠状动脉狭窄中,软斑块占比高于钙化斑块、混合斑块。 见表1。

表1 不同性质斑块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情况分析[n(%)]

2.2 CTA 诊断冠状动脉斑块分布情况

CTA 诊断右冠斑块分布占比12.99%(10/77),左冠斑块分布占比38.96%(30/77), 前降支斑块分布占比2.47%(25/77), 左旋支斑块分布占比 15.58%(12/77)。见表2。

表2 冠状动脉斑块分布情况[n(%)]

2.3 CTA 轻度狭窄诊断情况

77 例患者经CAG 诊断42 例为轻度狭窄, 轻度狭窄检出率为 54.55%(42/77);CTA 诊断,39 例轻度狭窄,轻度狭窄检出率为50.65%(39/77)。 见表3。

表3 CTA 轻度狭窄诊断情况(n)

2.4 CTA 中度狭窄诊断情况

77 例患者经CAG 诊断25 例为中度狭窄, 中度狭窄检出率为 32.47%(25/77);CTA 诊断,24 例中度狭窄,中度狭窄检出率为31.17%(24/77)。 见表4。

表4 CTA 中度狭窄诊断情况(n)

2.5 CTA 重度狭窄诊断情况

77 例患者经CAG 诊断10 例为重度狭窄, 重度狭窄检出率为 12.99%(10/77);CTA 诊断,14 例重度狭窄,重度狭窄检出率为18.18%(14/77)。 见表5。

表5 CTA 重度狭窄诊断情况(n)

2.6 CTA 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析

将CAG 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A 诊断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41%、97.37%、93.51%;中度狭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3.33%、90.57%、88.31%;重度狭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57.14%、96.83%、89.61%。 见表6。

表6 CTA 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析(%)

3 讨论

冠状动脉是心肌供血的重要部位之一, 能为心肌提供氧气、脂肪酸、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由于患者自身基础性疾病、遗传因素、环境等因素影响,发生冠状动脉狭窄, 造成心肌供血量减少, 进而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导致患者出现胸闷、心绞痛等症状,甚至会引发心源性猝死、心肌梗死等。 针对性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病症,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9-11]。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是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该诊断方式在实行穿刺的基础上,注射造影剂后进行,属于一种创伤性诊断方式,且造影剂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影响, 部分患者经该方式检查后极易出现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且不利于临床治疗[12-16]。 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影像学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CTA 是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常用方式之一,该方式通过容积显示法、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法等方式进行三维重建,将靶向血管显示出来。 由于分辨率较高,因此所显示的图像具有较高清晰度,可为医生提供清晰影像[17-19]。 同时,由于该方式具有无创性, 并且可以通过不同重建方式从不同角度观察冠状动脉及心脏结构,使检查更具全面性。目前,256 层螺旋CT 成为CTA 检查的主要设备之一, 相较于普通螺旋CT 设备,包括64 层等,该设备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可全方位查看心室、心房、心肌、管状血管情况等,且能重复性查看,能提升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的准确性。 因此,目前,临床多将该方式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依据。该研究中,将CAG 作为金标准,分析CTA 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结果显示, 轻度狭窄检出率为(50.65%)(39/77),中度狭窄检出率为(31.17%)(24/77),重度狭窄检出率为 (18.18%)(14/77), 与 CAG 轻度、中度、重度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 CTA 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轻度、中度、重度冠状动脉检查结果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较高。

在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基础上, 了解斑块性质及其分布情况,有助于临床选取治疗药物,提高针对性治疗效果。作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CAG 在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及程度、 评价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上的作用显著,但该方式具有创伤性,且检查费用较高,无法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准确评估,因此,在CTA检查出现后,临床多采用该方式进行冠状动脉狭窄、斑块性质等分析。256 层螺旋CTA 利用三维成像,将冠状动脉中的斑块大小、数量、位置等清晰显示,有利于判断斑块性质,并判断斑块是否存在破裂风险,进一步提升冠状动脉狭窄治疗效果。 孙学佳等[20]人在研究中,选取64 例冠心病患者, 以256 层极速螺旋CT 冠状动脉CTA 检查对斑块性质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64 例患者中,左冠斑块占比(35.94%),占比最高。 该研究中,77例患者均行CAG 检查,左冠斑块分布占比(38.96%),占比最高,这一结果和孙学佳的结果一致。和孙学佳研究不同的是,该次研究更进一步,对CAG的诊断效能展开分析, 进一步明确了256 层螺旋CTA 检查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斑块性质、斑块位置, 采用256 层螺旋CTA 检查方式, 与诊断金标准相比,结果具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因此,256层螺旋CTA 检查可成为临床首选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方式。

猜你喜欢

准确度敏感度中度
小米手表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梁动力特性对于接缝的敏感度研究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
特异性抗P . g-IgY龈下冲洗液对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Diodes高性能汽车霍尔效应闭锁提供多种敏感度选择
高炉重量布料准确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