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患者药物依从行为及药物信念的调查
2021-09-27李如蓝
李如蓝 夏 仲 戎 伟
1.皖南医学院研究生院,安徽芜湖 241002;2.安徽省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安徽芜湖 241002;3.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安徽芜湖 24100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条件的丰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一系列慢性疾病的罹患率明显增高。以高血压为例,当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了1 亿人,并在社会老龄化逐渐加深的背景下,这一数量仍然会持续增长[1]。近年来,对慢性病管理的投入逐渐加大,但慢性病造成的疾病经济负担在总疾病经济负担中占比为68.6%,其持续性的医疗、伤残费用给患者带来巨大压力[2],相当一部分慢性病患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3]。管理模式的不统一,存在碎片化、连续性差的问题[4],其中很大程度与患者的药物信念和药物依从性有关。本研究通过了解芜湖市某三甲医院常见慢性疾病患者的药物依从性现状及药物信念,旨在探讨药物信念对于药物依从性的影响,以期为建立以人为中心,以慢性病患者需求为导向的慢病管理制度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2019年10月7日—13日于芜湖市某三甲医院门诊就诊的慢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发放问卷256 份,回收问卷243 份,剔除各种原因所得无效问卷(部分),最终有效问卷220 份,问卷有效率为85.94%。本研究最终有效研究对象为220 例,男125 例,女95 例;年龄:<50 岁64 例(29.09%),50~60 岁64 例(29.09%),>60岁92 例(41.8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95 例(43.18%),高中86 例(39.09%),大专及以上39 例(17.73%)。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制订知情同意书,由受试对象同时签署。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芜湖市某三甲医院慢性病门诊就诊患者,连续就诊≥1年;至少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疾病中的一种;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患有心、肝、肾等严重躯体疾病;因为认知、记忆、表达等障碍不能完成问卷者;未服药患者。
1.3 研究方法
1.3.1 药物依从性量表(简化版)(medication adherence report scale,MARS)MARS 原始版本由Thompson 等[5]于2000年编订,共10 题。用于评估精神疾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原量表共计由10 个项目组成,后来研究者对其进行了简化,并证明与完整版量表具有同样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简化版量表共由5 个项目组成,本次调查采用5 题简化版(MARS-5)。采用Likert 5 点计分的方式予以赋值计分,其中1 分表示“总是”,5 分表示“从来不”,以被试得分的总分高低表示药物依从性的水平,得分越高则表示药物依从性越好,高于20 分则表示具有良好的药物依从性水平。
1.3.2 药物信念量表(beliefs about medical questionnaire,BMQ-G)BMQ-G[6]由Robert 编制而成,用于对一般药物信念的调查。该量表由15 个项目所组成,采用Likert 5 点计分的方式予以赋值计分,其中1 分表示“非常不同意”,5 分表示“非常同意”。该量表包括有益信念、危害信念和过度使用信念三个维度,根据被试者得分的高低对被试的药物信念进行衡量,在某个维度上的得分越高,则表明其药物信念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 2007 对问卷进行录入与整理,SPSS 17.0 进行问卷的统计与分析工作,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药物信念与药物依从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药物信念对药物依从性的预测作用。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药物依从性现状特征
总的来说,慢性疾病患者药物依从性水平较差,得分为(14.25±3.15)分。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药物依从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了明确不同学历差异的具体状况,使用LSD 进行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后发现,大专及以上学历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水平高于高中学历和初中及以下学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学历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水平高于初中及以下学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主要疾病情况下的药物依从性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不同特征下患者药物依从性得分的比较(分,±s)
表1 不同特征下患者药物依从性得分的比较(分,±s)
与初中及以下学历比较,aP<0.01;与高中学历比较,bP<0.01
特征例数得分t/F 值P 值性别11.89<0.05男女125 95 12.52±1.91 16.52±3.02年龄(岁)<50 50~60>60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及以上主要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42.25<0.01 64 64 92 12.83±2.33 12.84±2.32 16.21±3.11 467.00<0.01 95 86 39 11.46±1.45 15.06±1.11a 19.23±1.68ab 0.01>0.05 65 87 68 14.25±3.33 14.22±2.71 14.28±3.52
2.2 药物信念整体状况
为了调查药物信念的整体状况,本研究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被试药物信念得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过度使用、有益信念和危害信念得分分别为(19.19±4.10)、(13.53±3.37)和(13.20±3.26)分。
2.3 药物信念与药物依从性的关系
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的方法,对药物信念和药物依从性之间所具有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药物信念的三个维度与药物依从性之间均存在相关性,具体表现为:有益信念与药物依从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64,P<0.01),而危害信念与药物依从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47,P<0.01),过度使用与药物依从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31,P<0.01)。
2.4 药物信念对药物依从性的预测作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药物信念对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本研究以药物信念3 个维度作为自变量,以药物依从作为因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方程假设检验F=105.22,P<0.01;有益信念对药物依从性总分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7,t=11.86,P<0.01),过度使用对药物依从性总分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6,t=4.13,P<0.01)(表2)。有益信念和过度使用可以解释药物依从性总分方差变异的45%(决定系数R2=0.45,P<0.01)。
表2 药物信念对药物依从性影响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7]。慢性病防治固然与体制建设和防治经费投入不足有关,但也与大众对慢性病防治认识不够有很大的关系,具体体现在药物依从性不高,导致疾病频繁发作和恶化[8]。药物依从性是医学领域中常见的概念之一,是指患者按照医生规定的次数和剂量进行服药。药物依从性可看作患者对药物治疗方案的执行程度[9]。研究表明,药物依从性是决定患者服药状况的重要因素,一旦患者药物依从性较差,那么就有可能引发不良的服药效果[10]。药物信念又称为服药信念,是指患者对药物的一种确定无疑的想法观念。这种药物信念可以表现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的药物信念表现为对于药物作用的认可、对于药物安全性的信任等;消极的药物信念表现为对药物作用的不认可、对药物安全性的怀疑等[11]。有研究表明,药物信念在患者接受药物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不良的药物信念会导致患者产生对药物的消极态度,进而影响药物使用[12]。
本研究发现,被试药物依从性得分仅为(14.25±3.15)分,说明当前慢性疾病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水平较差,这一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者在高血压、冠心病等常见慢性疾病患者群体中所获得的研究结果[13]具有一致性。随着年龄的增高,很多老年人对自身的健康状态过度关注,这对提高药物依从性有一定的帮助。但由于对药物不恰当的认知以及用药选择、购买、储备、用药方式等客观条件的影响,药物依从性反而出现了下降。进一步分析发现,男性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水平低于女性患者(P<0.05),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前人的研究[14]。这与男性对自身健康关心不够,不良生活多,而女性相对细腻有一定的关系。不同年龄慢性疾病患者药物依从性状况也有明显的差异,表现为60 岁以上的患者药物依从性水平高于<60 岁的患者,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前人在高血压疾病患者药物依从性中所获得的研究结果[15]。这可能与60 岁以上的患者几乎不再工作,有更多的时间有关,同时也因为躯体状态差,对身体的重视程度提高也有一定的关系。不同学历慢性疾病患者药物依从性水平之间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大专及以上慢性疾病患者药物依从性水平最高,而高中学历患者的药物依从性高于初中及以下学历患者,药物依从性整体呈现随学历增高而上升的趋势,与类似的研究结果[16]一致。文化程度高能阅读药品说明书,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和性质,同时会使用手机,获取信息和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强也与药物依从性高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发现,不同疾病类型患者药物依从性水平基本一致,这与该三种疾病的常见性以及有较多的共病有一定的关系[17]。
本研究发现,慢性疾病患者药物信念得分中,最高的是过度使用,最低的是危害信念。药物信念中的有益信念与药物依从性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而危害信念、过度使用则与药物依从性之间存在负相关性(P<0.01),该研究结果与研究者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所获得的研究结果[18]具有一致性。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明确药物信念对药物依从性的预测作用,本研究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药物信念和药物依从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药物信念中的有益信念可以正向预测药物依从性,而过度使用则负向预测药物依从性,但是药物信念中的危害信念不能发挥预测作用。从现实角度看来,患者对于药物作用的思考一般集中在药物有效性以及是否合理使用上,很少有患者会认为药物是否具有危害性,再加上当前科技进步增强了药物的可信度,因此危害信念并没有对药物产生预测作用,而有益信念和过度使用可以产生预测作用。
综上所述,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和制度建设中要更多考虑患者的实际需求,医护工作者要注重药物信念对于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帮助患者树立起对药物有益的认识,减少药物过度使用,进而提升药物依从性水平,更好地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