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家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1-09-27黄雪微黄秀丽谢明玉余杜生谢秀萍
黄雪微 黄秀丽 谢明玉 余杜生 谢秀萍
1.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医院,广东东莞 523633;2.广东省东莞市儿童医院,广东东莞 523633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发生率较高,而蓝光照射治疗是黄疸的有效方式,但是既往的蓝光照射治疗需对患儿进行持续照射治疗,导致其母婴分离情况的发生,在经济性及家长依从性方面均有一定不足与不良影响,因此找到既能有效控制黄疸,又可提升家长治疗依从性的治疗方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1-2]。近年来临床中采用间歇蓝光治疗的研究不断增多,而其与日间蓝光照射治疗存在一定的一致性[3-5],但是关于日间蓝光照射治疗在新生儿黄疸中的细致作用,包括对家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不足。因此,本研究就日间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体会及家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探讨与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东莞市樟木头医院收治的100 例黄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中,男23 例,女27 例;胎龄37~42 周,平均(39.6±1.2)周;日龄3.5~15.0 d,平均(5.9±0.6)d。观察组中,男22 例,女28 例;胎龄37~42 周,平均(39.7±1.0)周;日龄3.5~16.0 d,平均(6.0±0.5)d。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50 名家长中,男46 名,女4 名;年龄21~39岁,平均(30.0±1.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中专36 名,高中及以上14 名。观察组50 名家长中,男45 例,女5 例;年龄19~40 岁,平均(29.0±1.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中专35 名,高中及以上15 名。两组患儿家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东莞市樟木头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同时患儿家长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各种原因引起的205 μmol/L<总胆红素<340 μmol/L 者;足月儿;日龄>3 d 者。排除标准:直接胆红素>34.2 μmol/L 者;心、肺、肝脏功能损害者;有出血倾向者;呕吐或腹泻表现者;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者;家长为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进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患儿常规住院持续蓝光治疗,直至皮测胆红素到理想数值。
观察组患儿则进行日间蓝光照射治疗,患儿每日上午约9 时来医院接受蓝光照射治疗,下午约18 时接回家中或母婴同室,保证每日光疗时间8 h,连续2~5 次。每日完成8 h 蓝光照射治疗,根据初次血液胆红素值及每日光疗后皮测胆红素值,决定第2 天是否继续日间蓝光照射治疗,治疗时间3 d。
婴儿光疗暖箱的温度和湿度均要在适宜范围,在蓝光治疗时,注意保护新生儿裸露器官,尤其眼睛、会阴及肛门部位。应使患儿皮肤均匀受光,并尽量使身体广泛照射.若使用单面光疗箱一般每2 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在进行治疗中,采取口服补液,两餐奶间口服补充适量水10~20 mL/次,减少脱水发生率。口服补钙、维生素B2,防治抽搐、喉痉挛等发生;加强护理巡护、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并处理窒息、猝死事件。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不同时间(治疗1、2 及3 d)的总有效率、家长治疗依从性;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家长对治疗模式的总满意度;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 d 的经皮测胆红素水平。
①临床疗效:新生儿胆红素指标含量完全恢复正常,临床黄疸症状全部消失,判定为显效;新生儿临床黄疸症状有所缓解,胆红素指标含量有所下降,判定为有效;新生儿黄疸症状无变化,胆红素指标含量无变化或有所增高,则判定为无效[6]。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家长治疗依从性:以家长完全按照治疗时间及方案接受治疗为完全依从,以家长治疗期间出现时间的延迟或态度方面的抵触为部分依从,以家长治疗期间治疗中断的情况为依从性较低。③家长对治疗模式的满意度:采用不记名问卷的形式评估,本问卷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三项,由家长根据自身满意感受进行评估。总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④于治疗前及治疗3 d 进行经皮测胆红素的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总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1、2 及3 d,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3 d 的总有效率高于治疗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3 d 的总有效率与本组治疗2 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总有效率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家长治疗后不同时间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治疗1 d,两组家长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 d,观察组家长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家长治疗后不同时间治疗依从性的比较[n(%)]
2.4 两组家长对治疗模式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家长对治疗模式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家长对治疗模式满意度的比较[n(%)]
2.5 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3 d 经皮测胆红素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及治疗3 d,两组患儿的经皮测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3 d 的经皮测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表5 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3 d 经皮测胆红素水平的比较(mg/dL,±s)
表5 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3 d 经皮测胆红素水平的比较(mg/dL,±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3 d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50 50 15.53±2.26 15.66±2.18 0.292 0.385 8.22±1.70a 8.19±1.63a 0.090 0.464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诊治研究极为多见,而与之相关的研究中,蓝光治疗通常是研究重点。关于蓝光治疗方式的研究也是研究占比较高的方面,既往的蓝光治疗采用持续照射的方式进行[7],该治疗方式导致治疗费用较高及发生母婴分离,进一步影响到治疗的依从性[8-10],对于患儿的治疗极为不利,因此找到更为经济有效的蓝光治疗方案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近年来,临床采用间断蓝光照射治疗的方式进行新生儿黄疸治疗的研究不断增多,而其中较多研究认为,间断蓝光照射治疗的方式即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并可有效控制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11-14],但是也有研究认为,间断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并未达到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因此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方式的进一步探究空间较大。而日间蓝光照射治疗是基于间断蓝光照射治疗的原理上发展起来的治疗模式,其对患儿仅于日间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由家长带回,减少了母婴分离的时间[15-16],有助于母婴接触的同时,对于疾病的控制也有积极的作用,且经济性也相对较好[17-19],但是该模式的综合应用效果及对家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未见,因此日间蓝光照射治疗方面的探究需求进一步提升。
本研究就日间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体会及家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探讨与观察,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日间蓝光照射治疗,结果显示,治疗1、2 及3 d,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3 d 的总有效率高于治疗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 d,观察组家长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对治疗模式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3 d,两组患儿的经皮测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3 d 的经皮测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日间蓝光照射治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并且受到肯定。日间蓝光照射治疗的方式在临床应用方面更具有优势,日间母婴分离的控制也有效保证了新生儿及产妇的状态,对于控制产妇焦虑及新生儿状态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日间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值得肯定,且安全性较高,有助于提升家长的治疗依从性,因此在黄疸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日间蓝光照射治疗有利于母婴情感提升,医疗费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患者依从性高,有利于在基层医院的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