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简单宜推广
2021-09-27刘新明
□刘新明
一、什么是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古代称之为“角法”,是远古时期的医学家,就地取材,应用动物的角作为吸拔工具的一种疗法。现存最早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此疗法的记载,说明本疗法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经过两千多年的洗礼,拔罐疗法仍屹立于各种医疗手段的“大军”之中,说明其疗效是公认的。
拔罐,看似简单,其实里面包含很大的学问。在前期科普文章中,我们提过拔罐的几个误区,现在,我们就来正面介绍一下拔罐。
二、罐的种类
目前市场上比较多见的是玻璃罐、橡胶(硅胶)罐、竹罐、塑料(抽气)罐。
1.玻璃罐:多用闪火法,先用大号止血钳夹住酒精纱布(或棉球),点燃,一手握住罐体,另一手将燃烧的纱布(或棉球)在罐内闪一下,立即退出,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应注意避免烫伤。
2.橡胶(硅胶)罐:多用挤压法,使用时将罐口对准吸拔部位,挤压罐身排出罐内气体,即可吸附。此法操作简单,无烫伤之虑,但无温热感。
3.竹罐:多用水煮法,将竹罐放入水中或药液中煮沸2~3分钟,取出竹罐,用干毛巾捂住罐口片刻(吸去罐内液体的同时,保留罐内热气,并适当降低罐口温度),趁热将罐拔于施拔部位,拔后轻按竹罐半分钟,令其吸牢。此法消毒彻底,温热作用强,但操作较难,易烫伤,不建议自行操作。
4.塑料(抽气)罐:此罐多用抽气法,将罐内空气抽出,产生负压,吸附于施拔部位。此法吸附力可以调节,操作简单,是很多家庭的首选方法。
三、作用原理
1.传统医学
拔罐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发展而成的中医外治法,本法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清热降火、吸毒排脓、益气温阳、扶正固本等作用。
2.现代研究
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②缓解机体疼痛、调节大脑功能、调节肌肉功能。③双向调节,不管机体功能状态处于低下或亢进,拔罐都可使其向中间的正常生理状态转变。而这个中间状态,就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阴平阳秘”——生命的最佳状态。
四、适应范围
随着拔罐疗法的研究不断深入,适应症也相应增多,除治疗疾病外,还可用于预防保健。
1.内科病:感冒、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面瘫、神经衰弱、呕吐、便秘、慢性腹泻等。
2.妇科病: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病症、更年期综合征。
3.儿科病:咳嗽、感冒、厌食、腹泻、消化不良、遗尿。
4.腰背痛、腰肌劳损、退行性骨关节病、肩周炎、落枕、软组织损伤等。
五、禁忌症
1.严重心脏病,慢性虚弱性疾病以及接触性传染病。
2.皮肤高度过敏、传染性皮肤病以及皮肤肿块、溃烂部。
3.妊娠妇女的腹部、腰骶部;婴幼儿。
4.精神紧张、疲劳、饮酒后以及过饥饱、烦渴时。
结语
拔罐操作简单、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但是请认准适用范围以及禁忌症。由于疾病不同,吸拔部位不同,如果自己拿捏不准,切勿盲目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或者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