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减压与感觉根部分切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价值比较分析
2021-09-27于飞
于飞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部神经系统疾病,高发于中老年人群,发作时患者会感受到较为强烈的电击疼痛感,且三叉神经痛发作较为频繁,因此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1-2]。而保守药物治疗方式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症状的作用,目前最为有效的三叉神经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3]。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手术方式为微血管减压(MVD)以及感觉根部分切断术(RSR),据有关资料显示,将两种手术方式联合使用,会显著提升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有效性[4-5]。鉴于此,该院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神经外科5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对其实施微血管减压(MVD)与感觉根部分切断术(RSR),并比较分析微血管减压与感觉根部分切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神经外科5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7例。研究组男10例,女17例,年龄46~68岁;平均(52.3±6.3)岁。对照组男9例,女18例;年龄45~67岁,平均(52.1±6.8)岁,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关于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标准;②符合MVD及RSR手术要求;③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类疾病患者;②恶性肿瘤累疾病患者;③沟通障碍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研究经过伦理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微血管减压术(MVD)[6-7]。主要方法为: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协助患者采取侧卧位,并将患者上半身抬高,头部保持微垂,固定患者头部,实施全麻。麻醉起效后,于患者耳后乳突枕处作5 cm切口,暴露骨窗、枕骨等周围组织,切开硬脑膜后,使脊液流出释放颅内压,小脑半球塌陷后,在显微镜协助下实施神经周围血管减压。血管减压后,固定垫片,止血后依次缝合。
研究组患者实施微血管减压(MVD)联合感觉根部分切断术(RSR)[8-9]。具体手术方式:手术入径与对照组一致,在显微镜的协助下观察三叉神经周围血管,确定疼痛原因,实施MVD术后,进行RSR即使用双极电凝器切断三叉神经感觉神经根。手术始终在显微镜下进行,动作要轻柔,避免对周围神经组织造成机械性伤害。术后止血缝合关颅,将患者送至观察室观察。严格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待麻醉过后,评估患者面部神经是否存在损伤。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院内自制的治疗效果测评表,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根据实际治疗效果将测评内容分为[10]:显效:临床表现有较大的好转;有效:临床表现有好转;无效:临床表现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进行组间对比。
③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1]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值为0~10分,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重。
④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常见并发症包括胃肠道反应、面瘫、头晕、单纯疱疹。
⑤患者出院后,定期调查患者预后生活质量,通过对患者的社会能力、生活功能、健康状况、睡眠质量以及精神健康5个方面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单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2.2 两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VAS评分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对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VA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对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VA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8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2.5 两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评价对比
研究组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Table 5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表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Table 5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
3 讨论
作为临床常见且多发的一类脑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的出现具有患病率高、易反复发作等特征,临床多表现为持续性面部疼痛,且疼痛可放射到患者的头部或颈部。据相关研究资料指出,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均与三叉神经周围血管压迫有关,如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还会延误病情,增加治疗难度[12-13]。此外,三叉神经痛的出现还会使患者产生恐慌、不安、悲观等负面情绪,增加精神及心理压力,从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及生活压力也在逐渐增加,直接导致三叉神经痛在我国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其血管壁弹性也会逐渐降低,促使动脉血管形成粥样硬化,增加周围蛛网膜和血管粘连风险的同时,还会持续机械压迫患者的神经根,加重剧烈疼痛的程度[14]。与此同时,随着血管压迫时间的逐渐延长,还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一定损伤,阻碍其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为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缓解神经压迫,临床应向三叉神经痛患者提供疗效好、安全性高的针对性治疗方案[15]。目前,临床在治疗三叉神经痛等疾病时常用两种手段,即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给予三叉神经痛患者卡马西平治疗,虽然能够快速镇痛,有效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但该药物的服用容易出现诸多不良反应,同时还会使患者产生强烈的药物依赖性。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可选择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剥落手术、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射频热凝术、球囊压迫术以及甘油注射术等方式。据杨超等学者[16]研究指出,实施微血管减压能够有效缓解血管对神经组织的压迫,避免发生责任血管遗漏,且MVD具有保护神经组织完整性的优势,便于主治医师对患者神经进行后续检验处理。但是,微血管减压术的复发率相对较高,无法根治三叉神经痛。而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是较为传统的三叉神经痛治疗方式,能够彻底消除感觉根病变,将两种手术方式进行联合后,能够有效弥补MVD术后复发率高的劣势,进一步提升了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而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但据相关研究指出,虽然微血管减压术与感觉根部分切断术联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但为进一步提升整体疗效,还应在手术操作中注意一下问题:①仔细探查患者的三叉神经根,避免遗漏责任血管;②锐性解剖游离责任血管附件的蛛网膜时,应禁止借助电凝操作切断[17]。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37%)(P<0.05)。该研究结果与崔艳魁等[18]学者的研究结论,实验组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7.78%),基本一致。在该学者的研究结论中,实验组患者手术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基本一致(P>0.05);治疗后对照组VAS评分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8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该次研究数据可以看出,采用微血管减压与感觉根部分切断联合治疗方式后,能够有效改善两种治疗方式的不足,从而能够提升治疗有效性,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进一步达到治愈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微血管减压与感觉根部分切断联合治疗方式,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从而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因此证明微血管减压与感觉根部分切断联合治疗方式,值得在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