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运动对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2021-09-27刘国立刘骁蒨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骨密度受试者骨质

刘国立 刘骁蒨

(1.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搏击教研室 湖北武汉 430079;2.武汉商学院体育与马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56)

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为生物学因素、力学因素和一般性因素三方面。骨质疏松前期一般没有比较明显的临床表现,所以人们称它为“静悄悄的”流行病。但病情随着时间的进一步发展,骨量不断减少,骨微结构遭到破坏,患者就会出现骨痛,脊柱变形,严重的甚至可能因骨质疏松而造成骨折。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内分泌的原因,一般绝经以后的女性,易出现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因而骨质容易变疏松。研究如何避免女性骨质疏松的易发因素、如何降低骨质疏松症和并发症的发病率,对提高女性健康生活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探索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途径,该研究制定了太极拳运动处方,对武汉市某社区绝经后女性的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武汉市某社区健康女性52人,均绝经5~8年,年龄为56.48±3.41岁,身高为158±5.83cm,体重为59.36±7.42kg。通过调查研究和寻访确定在实验期间受试者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作息习惯与实验之前没有区别,所有受试者都没有无骨代谢病史、脑血管病史和家庭病史。对照组为26名受试者,都没有经常性锻炼经历和大活动量的体育运动。确定实验期间受试者依然保持与实验前相同的饮食结构和正常的生活习惯。

1.2 研究方法

1.2.1 运动方法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太极拳组。太极拳组:采用24式简化太极拳锻炼,由专业太极拳教练指导,练习中严格按照太极拳训练的要求,功架、招式、意念都加以强调。运动强度利用心率来控制。运动时心率标准为170-年龄,每周训练3次,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60min。实验持续1年时间。对照组:没有进行过八段锦的长期锻炼,但个别对象偶尔进行锻炼,一般没有形成长期有规律的锻炼习惯。

1.2.2 检测方法

首先对2组受试者分别进行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检测。使用美国Norland公司的xR3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右侧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区和髋部总体骨密度。在实验前后分别抽取晨7时空腹静脉血5ml,进行血清钙(Ca)和骨钙素(BGP)的测定。酸性磷酸酶(ACP)使用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供应的一种专用试剂进行检测。

1.2.3 数据处理

应用SPSS 11.0软件处理所有数据,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照采用t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水平。

2 结果

2.1 训练24式简化太极拳运动对绝经后女性骨密度的影响

如表1所示,太极拳组股骨颈的骨密度较对照组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太极拳组的大转子的骨密度、Ward三角骨密度及跟骨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太极拳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骨密度比较(g/cm2)

2.2 太极拳运动对绝经后女性骨代谢的影响

太极拳运动对绝经女性骨代谢的影响如表2所示,影响骨代谢的各项指标在两组中有着各自的特点。太极拳组骨钙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在受试者血清钙和酸性磷酸酶水平的比较中,太极拳组的血清钙高于对照组,酸性磷酸酶值低于对照组,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该结果表明,练习太极拳可以影响人体骨代谢指标,促进骨骼健康发展。

表2 太极拳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骨代谢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病,是导致老年人易发生骨折的原因之一。正常成人骨代谢是在破骨细胞作用下吸收旧骨和成骨细胞而合成新骨的一种动态平衡。女性30岁之后开始出现骨质丢失的现象,在绝经期后5年左右达到最大值。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属于原发性疾病,通过对该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绝经女性体内雌激素的减少对骨质疏松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1-2]。绝经后女性的生理特点和运动能力决定了在运动方法的选择上有其自身的特点。

总体来说,太极拳的训练包含了功法练习、拳架练习、推手练习、技击练习、简化的太极拳和太极拳单式的训练。在全民健身活动领域中,太极拳习练主要是指以拳架习练为主体的太极拳锻炼方式。这类太极拳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锻炼者的身心健康。运动中由于速度缓慢,再加上慢、匀、细、长的呼吸,锻炼后身体仅微微出汗,并不出现气喘现象[3]。通过对受试者心率的研究发现,练习太极拳的活动强度属于中低强度。太极拳运动的能量消耗比较低,运动强度也不大,可以说是中、老年人最佳的运动方式。所以,该研究选择了太极拳运动,该运动符合人体生理和运动学规律,动作易学,柔和缓慢,动静相兼。

人体骨骼内部的组织成分变化可以通过检测的骨密度的各项指标反映出来。通过观察受试者的骨张力和应力曲线的改变,也能看出骨质的健康程度,对早期的诊断治疗起到关键作用[4]。该文对绝经后女性练习太极拳前后骨密度健康指标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绝经后女性平时多练习太极拳运动对自身的骨骼健康是非常有利的。习练太极拳时,腰在练习动作变化中保持身体的重心,腰为轴带动四肢的运动来完成动作。同时,练习太极拳还要求练习者的下半身一直保持半屈的状态,所以训练者下肢肌肉张力增加,也可以增强对骨骼的应力刺激。该研究发现,太极拳运动可有效提高绝经后女性股骨的骨密度水平,且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太极拳组的大转子、Ward三角和跟骨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但没有显著性差异。此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运动属于有效改善骨健康状况的全民健身运动,对提高大众健身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与其他学者研究一致。如有研究指出,从事腰鼓舞这一传统群体运动对中老年女性骨量丢失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均有明显的作用[5],且没有性别差异。

女性绝经期后,卵巢功能都出现了明显减退的现象,其中雌激素分泌明显下降,黄体生成素水平逐渐升高,影响钙盐沉积,这样就使骨的成骨机能受到限制,骨质出现明显退行性变化。朱欢丽等在探讨运动对老年骨质疏松症影响时指出,骨代谢指标的灵敏性要优于骨密度,运动组治疗1年时骨密度显著增加,但骨形成指标骨钙素运动3个月后就出现升高,且一直持续到实验结束。在该研究中,从事太极拳运动的绝经女性骨钙素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但血钙值却没有显著差异。血浆中的骨钙素与骨中的骨钙素呈密切正相关,因此测定血浆骨钙素可以直接反映成骨细胞的活性。在该实验中发现,练习太极拳运动组和对照组在血钙浓度上基本一样,无明显差别,可能是由于此次实验者均没有骨代谢疾病。正常健康人的血钙相较于骨密度差的人是相对稳定的,比较健康的血钙的稳定程度对于骨代谢及身体其他代谢组织的正常运行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6]。骨代谢指标中的酸性磷酸酶是常用的骨吸收生化标志物,它由破骨细胞分泌,能够直接反映破骨细胞活性,太极拳组酸性磷酸酶低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练习太极拳运动有减弱破骨细胞活性和降低骨吸收的倾向。

4 结语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练习1年的太极拳运动组的股骨颈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大转子的骨密度、Ward三角骨密度及跟骨骨密度虽然高于对照组,但是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骨钙素含量也明显上升。研究说明,太极拳是延迟绝经女性骨量丢失较理想的运动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绝经女性在从事有氧运动训练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医务监督,以便有效了解运动者的健康状况。另外,绝经后女性运动后骨代谢和骨密度的改变是否与运动引起的激素变化有关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骨密度受试者骨质
浅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护理
有必要给幼儿检测骨密度吗?
吃钙片就能预防骨质疏松吗?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10 Threats to Ocean Life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专利”吗?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适度惩罚让人进步
柠檬干泡水喝提高骨密度?
重要的事为什么要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