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下的当代教育

2021-09-26张琳美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4期
关键词:自我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

张琳美

【摘要】本文从互联网+下的社会教育的迫切性、学校教育的转变性,家庭教育的有有益性,及自我教育的终身性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互联网;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

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使我们的生活更智慧。那什么是互联网+,是指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相加。但这并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实现传统行业或产品,与互联网模式、思维、技术和平台的深度融合,从而创新出新的发展形态。

在互联网+下,我们每个人都不断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并且努力去学习,去适应这个互联网+的社会,我作为教师,从教育的角度我有如下的思考:

一、互联网+的社会教育

我们的教育离不开社会,我们的现代的生活离不开互联网+,所以当我们置身于大数据时代,思想上更要重视这个新事物,更就去适应去学习。如微信的普及,使人与人的交流更直接,更方便;出行如滴滴打车、快的打车,我们学会了使用这些打车拼车专车软件,不仅可以改变自己的出行方式,更能增加车辆的使用率,又能推动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效率、减少了碳排放,对环境保护做出了自己微薄的贡献;又如耳闻某地交警可以60秒内完成罚款收取等,这些移动电子政务会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工具,也是我们互联网+下以后生活的模式;如医疗推行的电子医保卡,购物如淘宝,京东,使足不出户就解决了生活必需。又如为了保护莫高窟,引入了三D全景,让游客身临其境,减少游客入洞,进而减緩对莫高窟内壁画的氧化等等。实际这些操作或程序的设定,都离不开手机,这些都要求学会使用这些高科技操作程序,要求我们去学会使用这些高科技,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方便。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现在社会互联网+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吃穿住行更加简单方便,一部智能手机就能解决我们的生活的一切。伴随互联网+社会的来临,无所不在的网络与无所不在的云计算、无所不在的大数据、无所不在的新知识共同驱动了无所不在的创新。在如此信息万变的时代,我们社会教育要引导好孩子如何应用好这些便捷,这些高科技,使我们生活更美好,出行更方便,而不是手机只用于打游戏,只用于刷抖音,沉湎于虚幻世界不能自理,成为巨型婴儿。

二、互联网+的学校教育

在互联网+时代下,我们教师也要适应时代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好一切线上线下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注入新的亮点,使孩子们乐于学习,想去学习。而我们教师成为适应时代的人,而不是脱离社会的“套中人”。我们传统的学校教育,一支粉笔一本书,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以这种教育进入课堂,学生会觉得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习多么的枯燥和无聊。所以我们作为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传业解惑者,一定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接受新事物,新概念,如QQ的应用,微信家校通的应用,钉钉上的网上教学等。而不是固守于教室这种固化的教学方式,为孩子创设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学习环境。对教学内容上,要利用网上的各种教学资源,如好的微课视频,如优质的化学实验视频,新颖的科学的网络知识,来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服务,更好地让学生热爱学习,高效学习。而共享互动的教学交流,不断丰富新教学理念,为我们的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添砖加瓦。而我们教师更要转变观念,不能老观念,一枝粉笔一本书的陈旧教育观念,因不久的将来,也许我们教师分成两大类,优质的教师充当“网红”满足许多学校,许多班级的联网授课,而另一类教师只是在各自班级巡视教学,起到点拨,这样使学生能无差别的享受到的优质教学,享受到互联网+下的共享优秀的教育成果,使互联网+的学校教育更具优质性。

三、互联网+的家庭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孩子的第一位教师—父母,一要充分利用好一些优质的线上材料,为孩子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打好良好的基础教学,使孩子早些接触到学习的内容。正面引导好孩子对电子化产品的应用 ,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省心省力,把孩子交给冰冷的互联网+,使孩子缺少该有的人际活动和交流,使孩子成为自私自利,感情冷漠的网络人。在互联网+下,因优质教育资源的网上提供,使乡村偏远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缩小了起跑线上的的差距。而思想进步的父母,利用好一切有利于孩子发展的资源,使孩子接受互联网+下的方方面面的教育,学习更多更新的知识,而不是让孩子沉迷于游戏。二在互联网+下,父母也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努力进取,而不是手拿手机,玩游戏,刷抖音,给孩子树立不好的榜样。

四、互联网+的自我教育

在大数据,在大物网下,跨界融合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这就要求生活在当下的社会人,更应有多学科知识,跨行业知识,多方面技能,复合型人才更能适应当代社会 ,更符合时代需求。这要求孩子学习上有严格的自律约束,思想上更应有学习的思想,使自己有一颗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学习之心,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下的社会,而不会补这个时代所淘汰。

这就是我对互联网+下的教育的理解。

参考文献: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沪港经济》2014,袁岳

猜你喜欢

自我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谈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式的结合与创新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设定研究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浅谈社会教育中的古筝教育优化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