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策略

2021-09-26王丽惠

大观 2021年8期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乡村振兴

王丽惠

摘 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当地乡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不仅能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水平,改变乡村的整体面貌,还能够推动鄉村往更高水平发展。因此,基层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策略,但是其在当下的施行还是存在诸多困难的。如今乡村正处在振兴发展的机遇期,应该大力发展乡村文化建设,挖掘乡村特色,带动村民一起改造乡村。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策略进行研究,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合理建议,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乡村建设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未来乡村的发展指明了工作方向。当前,乡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只有将乡村发展起来,才能够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因此,党和国家特别重视乡村建设,提出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彻底改变乡村的基础条件,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村民的精神风貌。而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基层群众文化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发展,基层文化部门应当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不断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进一步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1]。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乡村文化建设能够为发展提供人才,促进经济发展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人才是发展所必需的资源,乡村只有具备丰富的人才资源,才能提出更多有效的发展策略,进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带动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当前社会注重人才培养,从小孩抓起,全面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但不应仅仅在城市重视人才培养,在乡村更应该注重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这对乡村的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文化对乡村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注重教育,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村民长期以来的封建思想,使他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先进,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并带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为创造和谐、文明的乡村环境作出贡献。农业是乡村发展的根本,所以农业技术是村民不可或缺的技能。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大幅提高,以往的技术已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因而乡村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这就需要大力培养人才,使他们通过学习、发明、创造,在帮助农民收获更多粮食的同时,进一步解放农民的生产力。机器的运用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建设。

(二)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首先,乡村文化建设可以使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识,使相关的教育资源适度向乡村倾斜,提高乡村文化教育水平,促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合理配置城乡资源,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其次,乡村群众文化建设会进一步激发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促进城乡文化实现更好地交流与合作。最后,乡村群众文化建设可以指引优秀人才接受优质教育,之后为促进乡村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还能够吸引企业家在乡村进行投资,这将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参与现有文化活动积极性不高

当前,在大多数乡村,村民在休息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聚在家里或者串门闲聊,这明显反映出村民喜爱热闹的特点。然而,当村里举办活动时,却往往聚集不到更多的人来参与,说明现有文化活动满足不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对村民的吸引度不高,需要进行改进提升。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乡村的文化娱乐活动基本是聚众聊天、广场舞等,这些活动并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现今的乡村与以往已有极大不同,几乎家家都有电视机、电脑,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村民成为“低头一族”。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村民参与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二)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

发展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乡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根本,有了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其精神文化需求也与以往大有不同。因此,应大力完善乡村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搭建群众文化活动平台。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乡村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设施陈旧、文化表演场地不多、健身活动场地较少、农家书屋运行不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乡村群众文化建设。因此,乡村必须对此进行相应的改进,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为村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文化制度和队伍建设不到位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健康和长远发展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支持,更离不开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以及健全制度的约束。乡村里专业人才较少,尤其缺乏文艺骨干和文艺教师等人才,所以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往往缺乏创新、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一些发展较好的乡村具备比较先进的设施设备,但由于村民的文化水平有限而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使用,使得这些器材被闲置。因此,相关部门在投资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应当完善乡村群众文化制度,加大乡村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培育下共同进步,从而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预期效果。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挖掘当地特色文化,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每个乡村都处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有着不同的特色文化。因此,相关部门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应该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升华,使得基层群众文化得到村民的认可和肯定,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对当地村民的吸引力。而要想发掘当地的特色文化,需要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村民的喜好。当地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活动,比如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比赛、歌唱比赛、棋牌竞赛等,发掘村民的优势,从而提高群众的参与度,促使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取得成效。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活动形式

在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包括文化广场、活动器材、电影院、图书室、体育室、棋牌室、舞蹈室等等,为村民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场所。同时,还要创新活动形式,通过比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激发人们的热情。

(三)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鼓励人才的回流

对于乡村文化建设来说,人才是其最基本的需要。但是现今很多人才都在城市中生活,乡村呈现出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而乡村的建设没有人才提供资源是很难进行下去的。從现在看来,导致乡村文化建设不能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人才短缺。因此,对于现在这样的状况,当地应当实施相应的政策,鼓励年轻人留在乡村创业发展,并不断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文化建设当中。对于这方面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是必须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注重政策支持,有效整合人才资源,从而实现科学、合理的人才流动,使每一位人才在创新创业中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增加他们对建设家乡的热情;其次是为优秀人才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同时避免失业给村民带来的影响。

(四)提高农村的文化自信

村民肩负着传承优秀乡村文化的重任。村民是整个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有效地提高村民的文化地位,才能增强村民的文化信心,使他们独立承担起文化建设的责任。保留农村的文化基础,是新时期培育村民文化意识的关键。通过对优秀乡村文化资源的挖掘,可使村民充分认识到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并且尊重和继承优秀的乡村文化。同时,还可以激发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重塑农民的文化自信,使他们主动承担起乡村文化建设的重担。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关注各种文化的融合,吸收各种优秀传统文化。为村民建立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挖掘文化的精髓,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现。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基层文化建设能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的实施得到了成功,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使村民的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这样的成果肯定了国家的选择,说明乡村需要进行文化建设,党和政府也需要一直坚持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发掘乡村特色,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乡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极高的价值意义,各地、各相关部门应紧紧抓住这样的时机,促使乡村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远德.乡村振兴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J].文存阅刊,2020(13):144-145.

[2]赵绍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文化产业,2021(9):110-111.

作者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河镇人民政府

猜你喜欢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浅析如何组织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新媒体背景下基层群众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深入推进文化惠民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