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国情怀培养的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
2021-09-26吴昊
吴昊
[摘 要]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深入探究历史教材、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应用丰富的教学模式四种策略,培养初中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初中生的历史学习质量。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家国情怀
新课改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让学生对国家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初中阶段的学生刚接触历史这门学科,教师要重视培养其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历史教师在重视课程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状态,结合历史文化和现代社会对学生进行深刻的历史教学,将家国情怀作为初中历史教学的重点部分,让学生感受到家国情怀,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一、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时间进行知识讲解的模式,明确自身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虽然历史是一门文科学科,但是教师的教学模式也需要灵活多变,教师讲授知识的时间不能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要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状态,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提升其历史学习积极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合理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重视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提升自身的历史学习能力。
例如,在《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部分内容体现的家国情怀很深刻,教师通过为学生讲述主人公张骞面对危险仍然勇敢出使西域的故事,让学生被张骞的爱国主义精神所触动。“丝绸之路”的建设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体现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共同发展关系,教师利用故事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张骞的爱国精神,可以让学生产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领悟合作才能达成双赢的道理,让历史教学的意义更加深刻。教师还可以结合“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历史对学生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讨论、交流“丝绸之路”途经的地点,如西安、泉州、厦门等,引导学生探索“丝绸之路”的相关历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通过历史史实让他们感受历史文化,让他们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目的。
二、深入探究历史教材
历史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不容许随意更改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课本所提供的史实进行讲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入的探究,让学生深入历史教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历史文化知识,让学生深刻地认识我国的历史,提升他们的爱国热情,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教师可以利用历史人物的故事带领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很多英雄人物都有浓厚的爱国情怀,通过让学生熟悉这些人物,有助于升华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以他们为榜样,达到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目的。
例如,在《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让他们探究这部分内容,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让他们理解坚强不屈的信念:正是我国近代很多民族英雄坚强不屈的信念才让中国解放,才让现在的人的生活越过越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为什么被侵略,让他们交流、讨论并作答。很多学生会从道德方面进行解答,这其实是不够全面的,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探究问题背后更深刻、全面的原因,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让学生挖掘当地的相关历史,提升他们探究历史的兴趣;或者让学生根据英雄人物的生活家乡探究更多的英雄,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积累更多的历史素材,提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媒体资源
教师的教学资源多种多样,电影就是十分有效的一种,现在很多电视节目、电影都是根据历史制作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学习参与度更高,达到培养家国情怀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深入研究教材的具体内容,从各种各样的渠道收集资料,结合教材内容播放合适的影片,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使其更好地运用历史知识理解生活中的现象。
例如,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建党伟业》,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史,如五四运动、辛亥革命等,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被这些为了解放中国而努力的民族英雄影响,明白现在的生活是千万人的生命换来的,学会珍惜,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树立责任意识,了解到中国的发展是需要人民共同合作的,理解历史的意义。教师利用电影资源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历史的发展,提升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敏感度,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历史课堂的学习。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达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目的。
四、应用丰富的教学模式
单纯依靠教师的教学是不可能让学生的家国情怀得到建立的,还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学会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的主动性得到释放,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探讨,从而激发他们培养自身家国情怀的兴趣。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历史课本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要有目的地开展教学,丰富教学的模式,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外实践,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让他们实地考察,激发爱国热情,提升家国情怀,积累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例如,在《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带领学生参观烈士陵园,了解民族英雄的英勇精神;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孙中山的文章,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仔细阅读孙中山的相关文章,然后小组之间根据自己的了解进行讨论、交流,发表意见,在课堂上分享想法,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解疑,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了解孙中山的革命精神,以及其对中国做出的伟大贡献,促进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提升。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让学生自己发现历史知识、积累历史知识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历史学习,提升爱国热情,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
家国情怀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共情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为基础的教学,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及时对自身的教学方法做出调整,从而让学生对历史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为学生以后的历史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志先.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提炼与培养——以《早期的中华文化》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8(2):50-51.
[2]蔡振莺.基于家国情怀理念的初中历史教学探讨——以“伟大的开端”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18):89.
[3]谢菡.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7(1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