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学生资助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2021-09-26王曙
王 曙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审计处, 江苏 常州 213164)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1]。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监会2017年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落实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通知》文件指出,要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加强资助育人工作[2]。为规范和加强学生资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19年财政部等联合印发了《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从政府部门开展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情况审计调查结果来看,学生资助工作仍然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高校学生资助绩效评价工作有助于推进学生资助工作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是实现“人人有学上”、促进教育公平、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1 在学生资助绩效评价中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
1.1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
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的一项政策。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内容涵盖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勤工俭学、师范生公费教育、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勤工助学和绿色通道等政策[3]。
1.2 平衡计分卡的原理
平衡计分卡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卡普兰和诺顿共同提出,它将组织战略从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和学习与成长维度分解成可具体衡量的目标值,综合考虑了短期和长期、财务和非财务、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平衡,通过形成环环相扣的因果链,进而建立系统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最初广泛应用于评价营利性组织绩效,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其同样适用于评价非营利性组织。
1.3 可行性分析
1.3.1平衡计分卡的理念适用于高校学生资助评价 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原理是通过加强员工的培训与学习,进而改善内部管理流程,并吸引更多的顾客,从而达到提高盈利、创造更多价值的目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通过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等措施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改善资助业务流程,保障资助经费预算,以达成学生对资助工作的期望,保障资助育人目标的顺利实现。由此看来,平衡计分卡的理念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一致的。
1.3.2平衡计分卡的科学性适用于高校学生资助评价 高校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的总体战略目标是“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平衡计分卡的科学性可以促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实现其绩效评价目标。平衡计分卡可以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目标分解为具体的绩效评价目标,再通过完善具体制度和流程将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人员的行为与具体的绩效目标联系起来,促进高校学生资助评价绩效目标的实现。在实际运用平衡计分卡时,它的四个互为联系的维度能够帮助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人员充分领会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战略目标,理解绩效评价的关键性指标以及为完成绩效评价指标所需完成的日常工作,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目标的达成。
1.3.3平衡计分卡的“平衡”特性适用于高校学生资助评价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产出与增值一般不能用货币量化,这给评价学生资助工作绩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既要关注贫困学生能否顺利入学、完成学业的短期目标,也要关注助学成才、未来发展的长期目标;既要关注资助育人的覆盖面、人均受助金额等成果目标,也要关注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建档立卡家庭信息核查等过程目标;既要关注物质扶贫方面的定量目标,也要关注精神扶志方面的定性目标;既要关注学生评价与舆论媒体监督等外部评价,也要关注管理流程改善等内部评价。这些特点与平衡计分卡的“平衡”特性不谋而合,因此,在高校因地制宜地运用平衡计分卡工具对学生资助绩效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可以充分考虑短期与长期、成果与过程、定量与定性、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平衡,从总体上提升高校资助工作绩效管理水平。
综上,利用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原理如图1所示,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评价高校学生资助绩效,更好地提升资助育人的成效。
图1 平衡计分卡的原理
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战略地图
2.1 战略地图
战略地图是以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目标(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为核心,通过分析这四个维度目标的相互关系而绘制的战略因果关系图。绘制战略地图是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学生资助绩效评价体系的前提[4]。
2.2 构建思路
根据国家层面“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政策导向,结合高校层面的“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真正实现资助与育人、经济帮扶与感恩回报相融合”的社会责任,提炼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资助工作战略目标。根据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职能定位,在具体设计适合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各维度评价指标时应紧紧把握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分别对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进。
2.2.1将“客户维度”调整为“学生维度” 从现有国内外研究平衡计分卡的文献资料可知,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发展目标,将财务维度设置为实现战略目标的首要维度。而政府机关等非营利性组织,由于职能定位不同,往往把客户维度放在首位。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面向对象是学校学生,高校资助工作绩效从制度建设、过程管理到工作成效都是围绕学生进行评价的。因此,将客户维度调整为学生维度,并设置其为第一维度。如在学生维度设置学生满意度评价指标,该指标打分越高,说明学生对高校资助工作越肯定,高校资助工作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显著,进而也越能达到学校资助育人的目的。
2.2.2赋予“财务维度”新的内涵 传统的平衡计分卡财务维度是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状况。评价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绩效不能照搬传统的维度维度,而是应该关注高校是否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了足额的财务预算经费保障。除了上级政府部门学生资助专项经费拨款和社会捐赠奖助学金以外,高校是否按照有关规定从学校事业收入中按比例足额提取了学生资助专项经费,提取的经费是否按规定用于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有无挤占、挪用困难学生资助经费的现象存在。还有,高校是否为保障专项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而采取了必要的监控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高校对资金运行的控制情况。
2.2.3保持内部流程维度 平衡计分卡之所以风靡全球,其关键在于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对实现战略目标有用的业务流程,进而省略或者改进非增值业务流程,完善企业管理。在业务流程维度,无论是何种机构组织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以完善的高校学生资助业务流程为基础,配合有效的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才有可能把资助育人目标转化为日常的具体工作和行动。在内部流程维度要重点关注学生资助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情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情况和高校学生服兵役国家资助政策落实情况等方面。
2.2.4重视学习与成长维度 学习与成长维度既是其他三个维度的发展动力,也是达成战略目标的原动力,是组织发展的关键所在。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对工作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的综合性工作。学生资助工作人员应具备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专业自主、专业自觉与专业文化七个纬度的专业素质[5]。学生资助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资助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这就要求高校重视对资助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2.3 绘制战略地图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学生资助绩效评价的四个维度之间是互为关联的平衡关系。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为了达成资助育人的目标,必须不断满足学生对资助工作的期望;为了满足学生对资助工作的期望,一方面必须提供充足的专项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必须不断完善内部业务流程;为了不断完善内部业务流程,学生资助工作人员需要持续学习与成长。通过适当调整,可以把高校学生资助绩效评价战略地图设计如图2所示。
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价体系
3.1 评价指标的确定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战略地图绘制好后,需要明确调整后的四个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以充实高校学生资助绩效评价体系,文章节选“学生维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3.1.1学生维度 学生维度的战略目标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好的资助服务,重点关注学生对资助工作的满意度。因此,选取了学生对资助政策的知晓率、学生对资助工作的综合评价、受助学生完成学业率、学位获取率、就业率、升学率、培育并选树受助学生典型案例、学生及家长投诉率等具体评价指标。
图2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战略地图
3.1.2财务维度 财务维度的战略目标是为学生资助工作提供预算经费保障,重点关注学生资助经费的提取和使用情况。因此,选取了从事业收入中提取助学经费实现率、社会捐赠资助经费、助学奖补资金专款专用率、助学经费预算执行率、及时发放率、准确发放率和财务监控有效性等具体评价指标。
3.1.3内部流程维度 内部流程维度的战略目标是识别学生资助工作绩效增值的业务流程,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资助工作质量,重点关注资助工作基础建设和过程管理情况。因此,选取了建立健全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情况、助学管理机构在岗人数合理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文件、助学管理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助学经费支出管理制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制度、运用大数据组织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对建档立卡家庭信息核查工作质量、建立健全“绿色通道”和奖助学金评审合规率等具体评价指标。
3.1.4学习与成长维度 学习与成长维度的战略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资助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为学生资助工作提供良好的文化基础,重点关注资助工作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养问题。因此,选取了资助工作人员受教育程度、自身满意度、持有上岗证的比例、年均培训时间和培训费用人均增长率等具体评价指标。
3.2 指标权重与绩效标准的确定
高校学生资助绩效评价体系确定以后,具体实施时要合理分配各个维度和具体评价指标的权重。指标权重设计要结合学生资助工作的重心与主次,充分体现资助育人的战略思想。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学生资助绩效评价体系指标的权重。首先,确定层次结构,按照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绩效目标、评价体系的四个维度和每个维度的具体评价指标确定模式结构;其次,构造比较矩阵,以上级主管部门、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资助工作人员、学院副书记和辅导员为调查对象,对四个维度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按照重要性程度进行赋值,构建比较矩阵并完成一致性检验,以确定各维度在高校学生资助绩效评价体系中的权重;最后,确定具体评价指标的绩效标准,高校学生资助绩效评价体系每个维度的战略目标分别对应具体的评价指标。在实施绩效评价时,事先设置指标的绩效标准,具体考核时,将指标的考核结果与绩效标准进行对比,以此为标准评价高校学生资助绩效。
4 扶贫绩效视角下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建议
4.1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
高校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学生视为资助工作的主体,深入贫困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的需求,把握实际情况,为贫困学生群体提供既全面覆盖又突出重点的精准资助服务。在校内广泛宣传受助学生成才典型案例,强化优秀学生的引领示范作用,充分调动贫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不畏清寒、顽强拼搏、感恩职责的校园文化,在全校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表1 学生维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2 打造素质精良的资助工作团队
高素质的资助工作团队是高质量完成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基础,资助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直接决定了资助育人工作的成效。首先,要高度重视资助工作人员的选聘工作,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建立专门管理机构,配齐工作人员,选用一批学历层次高、思想政治素养好、愿意在学生资助工作岗位上奉献青春的工作人员,打造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专家型”资助工作团队。
4.3 全面提升资助育人的工作实效
资助育人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形成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教育教学环节统筹协调的资助育人机制。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确保资助政策顺利落实,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其次,要把握规律,创新模式,立体设计,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根据其发展需求,因材施教,提供针对性实习、实践岗位,开展课程辅导、专业技能培训,为其能力提升、开阔视野创造更多的机会。最后,在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融入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笃实、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