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围术期护理在无痛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息肉中的应用效果
2021-09-26吴梅
吴 梅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江西抚州 344000
胃息肉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常见包块,属多发病、该病易收引起人体胃肠道系统癌变,且癌变的发生与息肉体积大小、数目多少等有密切联系[1-2]。胃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腹胀、隐痛、反酸、恶心、厌食、消化不良,腹部疼痛等。息肉表区如有糜烂、溃疡,可发生间歇性或持续性出血,若不及时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长期延误治疗甚至有癌变的可能[3]。胃息肉主张早期治疗,一旦确诊必须要给予患者有效治疗。随着胃镜治疗技术的进步,胃镜下采用氩气电凝治疗胃息肉,已成为当前治疗胃息肉的可靠方法[4-5]。当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常应用无痛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疾病,该手术是治疗胃息肉的全新方法,术中主要是借助氩离子传导能量来凝固患者的息肉组织,以此达到去除息肉的目的,且手术对患者所致疼痛也较低,患者耐受性较强,但需注意做好患者围术期的有效护理[4-5]。本研究探讨胃息肉行无痛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无痛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62 例胃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1 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无痛胃镜检查、病理学检查确诊;②术前为患者讲解手术方法及手术目的,患者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官疾病患者;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及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观察组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26~63 岁,平均(41.8±3.2)岁;病变部位:胃窦10例,胃体9 例,胃底6 例,幽门6 例。对照组中,男18 例,女13 例;年龄24~61 岁,平均(41.2±3.4)岁;病变部位:胃窦10 例,胃体9 例,胃底6 例,幽门6 例。两组的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治疗
两组均行无痛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所有患者取左侧卧位,建立静脉通路并持续吸氧3~5 min,连接好心电监护仪后静脉缓慢注入20~50 μg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生产批号:01D05131)及1~2 mg/kg 丙泊酚乳状注射液(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842)。依据手术时间长短及患者反应追加适量丙泊酚。在电子胃镜头端距胃息肉3~5 cm 停止进镜,用调试好的胃镜专用APC 导管,将电子胃镜插入导管中,胃镜距离病灶3~5 mm。启动氩离子治疗模式,治疗到病灶表面泛白、泛黄及黝黑样病变位置,喷凝次数依病灶大小、部位及性质确定。退镜前观察病灶是否干净、创面是否出血及局部是否气肿,上述无异常可退镜。
1.3 护理
对照组给予患者手术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基础护理及体征监护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性护理,护理措施如下。①术前护理:护士用心理学护理方法与技巧,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术前宣教,主要讲解氩离子凝固术的安全性及舒适性,介绍治疗成功案例,缓解患者不良心理,让患者处于放松状态,并使患者可配合手术治疗,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前指导家属辅助医师完成术前检查及各辅助检查,具体包括心电图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等,询问患者药物有无药用禁忌及手术禁忌[8-9]。针对近期使用过阿司匹林及抗血小板凝聚药物患者,需在停药7~10 d 后再手术治疗。术前嘱咐患者禁食禁饮,准备好各种手术器械,做好生命体征监护等工作。②术中护理:护理人员需及时准确配合手术医师操作,以提高手术效果及手术安全性,减少及避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10]。术中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左侧卧位,给予患者面罩吸氧,行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进胃镜后将患者体位固定好,电凝术时帮助护士固定高胃镜,使得医师在术中能准确、快捷进行凝固术;在切除患者的息肉后,仔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出血以及穿孔情况,大块息肉可以回收,借助三抓钳随胃镜一同退出以回收。回收的息肉放到事先准备的10%的福尔马林液中并及时送往病理科检验。③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立即将患者送至复苏间并连接监护仪,观察患者意识与生命体征变化。在患者苏醒前,不将牙垫取出,以方便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抢救时使用。在患者苏醒后,护理人员要及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头晕、嗜睡、腹痛腹胀情况,患者无不适情况可让家属陪同患者进到病房,同病房护士进行交接,在术后嘱咐患者禁食6~8 h,无异常情况后6 h 给予患者提供温度适当的流质食物,24 h 给予患者提供少渣半流质食物,后逐渐给予患者提供正常的食物[11-12]。术中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腹部保暖;夜间观察患者大便颜色以避免消化道出血。指导患者早期排便及下床运动,促进胃肠道恢复。
针对出院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如讲解饮食对胃病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少吃或不吃生冷、辛辣、油炸、粗糙等刺激性强食物,避免饮食不当所致胃炎复发;注意观察患者术后患者排便情况,如发现黑便、头晕、心慌、出冷汗等情况要及时就诊。强调定期检查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术后1 个月复查。
1.4 观察指标级评价标准
①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情况。②观察两组术后是否出现腹胀、术后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指标的比较(±s)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胃肠道恢复时间(d)住院时间(d)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31 31 38.85±7.26 45.59±7.68 4.159 0.000 16.69±4.59 42.29±6.61 20.781 0.000 3.16±0.69 4.84±1.03 8.854 0.000 6.41±1.37 8.59±1.54 6.899 0.000
2.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6%,低于对照组的1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胃息肉是常见的消化道包块,若不能及时清除,疾病易转变为癌症,这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针对胃息肉疾病,一般采取手术切除的方式,在当前医疗技术提升的背景下,临床常应用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疾病,该治疗技术主要是经离子化气,将高频的能量传送到靶组织器官中,使组织表层得到有效的凝固,这样可起到有效止血与破坏相关组织的目的[13-14]。在术中借助胃镜辅助治疗方式,还可显著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在手术治疗胃息肉时,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通过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促进患者康复。综合护理模式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主要强调围术期间的有效护理,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15]。术前护理主要借助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各种准备工作,让患者在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良好基础;术中通过医护人员的配合,减少术中不良情况的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护理通过饮食、基础护理及出院健康教育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探讨胃息肉在无痛胃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中的护理策略及护理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同时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到手术治疗胃息肉的临床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应用无痛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息肉患者,在围术期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缩短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及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还可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