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维”让学生“看见”图形
——兼评《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2021-09-26潘小福特级教师
文|潘小福(特级教师)
几何学概念的基础是图形,图形相对于数量而言似乎更为直观,因此在几何图形的概念教学中,我们一直存在一个认知偏差,总认为几何学概念更容易感知对象,相对于代数而言更容易抽象。事实上,事物越是直观,越是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抽象就越难。因此,在认识图形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低年级学生,需要通过丰富的实践和操作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抽象、想象、描述等数学思维活动,才能用“思维”让学生“看见”图形。
一、现象与本质的思考
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在一次“西方的知识是怎么来的”主题讲座中,举了“水结成冰”的例子,“水”和“冰”都可以通过感官知觉到,而“结成”是无法直接感知的,需要通过思维才能形成概念,并成为经验。由“水结成冰”引发了我们关于几何学概念教学的现象与本质的思考与探讨。
关于几何学概念的抽象问题,数学历史发展中有着“唯实论”和“唯名论”的争论。柏拉图认为通过肉眼看到的图形是一般意义上存在的图形的影子,一般意义上的图形是真正存在的,这种存在要通过“思想”才能“看”到。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却认为,一般概念是人从感性的经验中通过直观和抽象获得的,这些一般概念只存在于我们的主观意识之中,而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唯实论”“唯名论”的争论旷日持久,各有价值。但是从几何学概念的教学角度而言,都要关注现象与本质,让学生从感性经验出发,然后通过数学的方法,经历思维的过程,获得更为一般的几何学概念。
历来,小学数学教材也正是这样进行编写的。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图1为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的教材,先让学生玩积木,积累起充分的感性经验,再让学生把长方体上的面画下来,形成对图形的直观感知,为了让学生初步形成长方形的概念,必须借助于数学的抽象,引发学生数学思维:从长方体上画下的面都是长方形吗?从长方体不同的面上画出的长方形是不一样的,但都可以用怎样的图形来表示?长方形还可以有不一样的吗?帮助学生跳出“影子”或“客观存在”,由现象至本质,初步认识到“长方形”是“一般概念”,不是某一具体的存在,是“思想”的“产物”。
图1
类似的,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单元第一课时《认识线段》的教材(如图2),也是通过“拉一拉”“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从感性的经验中感悟、体验线段的本质属性,形成线段的一般概念。特别是“折一折”的活动,把线段置于平面图形中,还原线段作为构成平面图形要素的本来面目,引导学生正确把握线段的概念恰到好处。
图2
二、内容到目标的解析
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以“思”“见”图的要求是逐步递进的,“思”的方法,“见”的程度都是分阶段达成的,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因此,每一几何学概念的编排都是螺旋式的,教学目标都是阶段递进,其内在存在着特定的结构性与逻辑递进性。
内容编排螺旋上升。小学阶段教学几何学的概念,都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分成几段教学,让认识逐步深化。例如,苏教版教材对几何学概念的编排有着独有的体系,先是直观认识立体图形,整体感知立体图形的形状,识别这些图形,形成初步的表象,并初步感知平面图形和曲面图形的区别;然后再通过在立体图形上找平面图形的方式,直观认识平面图形,整体感知,形成初步表象,初步感知直边图形和曲边图形的区别;在此基础上,直观认识“线段”和“角”,通过构成图形的要素——“边”和“角”,认识平面图形;在认识图形的特征时,先认识长、正方形的特征,继而深入认识“线段、直线、射线”“角”“垂直与平行”,再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特征,并把轴对称图形、旋转与平移、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穿插其中,形成对平面图形的完整认知。这样的编排不追求一下子让学生全部“看清”图形,而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开展适切的思维活动,恰当地“见”到图形。
教学目标阶段递进。循着螺旋上升的教学内容的编排,相应的教学目标也是分学段逻辑递进的。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辨认”立体图形或平面图形,“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按照《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设计,作为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了解”“知道”和“初步认识”是同类词,是指“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认识”和“理解”是同义词,是指“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一学段,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主要定位于结合具体实例,能够辨认或举例说明,即对图形形成整体的、直观的认识。第二学段,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不仅能够描述图形的特征,还要能够阐述图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即对图形形成分析的、抽象的甚至关联的认识。
基于此,对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的教学,要从整体上理清教材的编排,要依据学段把握“直观认识”的教学目标。苏教版教材对“线段的认识”是分两次编排的,一次是在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单元,第二次是在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单元。二年级时,通过丰富的“做数学”活动,在充分的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的认识,并据此能够“辨认”出线段来,特别是初步理解到线段是构成其他平面图形的要素,要能初步脱离具体事物“想象”出线段;而到四年级时,不再借助直观感知经验,通过线段的端点向一边或两边无限延长,引出射线、直线,借助数学的思维,理解几何概念之间的联系。只有整体把握了教材的编排和教学目标,才能在二年级时准确定位目标,运用恰当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思”得起来,也才能“见”得合理。
三、经历至思维的升华
以“思”“见”图,“思”就是要培养学生对几何学概念的抽象、归纳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要系统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见”到几何学概念的本质,而不是只看到它们的“影子”,造成认知上的偏差,也影响几何学概念认知结构的形成。因此,在小学阶段要重视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通过数学操作、数学体验及数学实验活动,让学生对几何学概念形成丰富的感知经验,但不能仅此而已,还要引发想象、比较、推理等数学思维,在动手动脑“做数学”的过程中以积极的“思维”去主动“看见”图形。
以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一课为例,从“看见”图形的角度,有这样三层目标:第一层是判断画出的线是不是线段(根据是不是直直的来判断);第二层是数出已知的平面图形中由几条线段围成;第三层是数一数图形中有几条线段,并因此对图形进行命名或分类。毕竟是二年级的学生,从“思维”的角度而言,还只能从直观例子中抽象出“直直的”“有刻画长度的端点”,因此,通过拉一拉、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等具体动作思维进行简单的抽象、归纳,让学生“看见”线段,形成适切的线段的认知。
以王妍和王丽娟两位教师的《认识线段》教学设计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两位教师是如何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实现经历到思维的升华。
王妍老师在教学中有这样几个层次:第一层,通过拉、找、想,形成表象。以比较两条随意摆放在桌上的线的长短作为学习的开端,组织学生进行“拉一拉”的活动,形成“线段是直直的”的表象,这是可以感知的经验;继而从表象出发,先引导学生从数学课本的封面上“找一找”,并从正确“比划”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线段的“两个端点”,在此基础上,通过“激光笔投射”“水滴的滴落”想象线段,虽然“看不见”,但可以“想象”,这一有创意的活动为学生今后形成对“线段”概念的科学认知种下“慧根”。第二层,通过数、折、比,深化认知。教师把线段置于平面图形之中,回归线段是构成平面图形的要素的本质,通过数一数知道正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并通过“折一折”“比一比”来深入认识线段,理解线段“有长有短”。第三层,通过画一画,多元表征。在充分的实践和操作活动之后,开展“画一画”活动,把实践和操作的经验,进行归纳抽象,把通过“思维”“看见”的图形用图表征出来,并通过方向、长短的变式多元化表征,帮助学生抽象成线段的概念。整节课,既有充分的操作、实践活动,更有恰到好处的思维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一般的概念”。
王丽娟老师的教学设计也有三个层次。第一层,试画图形,整体入手。从画平面图形开始,先让学生感知到线段是构成图形的要素。第二层,拉、找线段,初步感知。这一层是结合实践体验活动初步认识线段,通过“拉一拉”“找一找”活动,用感知积累起线段是“直直的”的直接经验。第三层,画画想想,深入建构。这一层王老师重点放在了“画线段”上,这是低年级学生很适合的几何图形抽象的有效方式,是把建立起来的感知经验,经过数学思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征出来,并通过与班级同学的互动交流,形成完整的概念。王老师在这一环节上,特别地跟进了三个层次的问题探索:第一,你是怎么画的?沿着直直的边画;第二,这些线段有什么相同点?都是直直的;第三,这些线段又有什么不同点?有直、有横、有斜,方向不同;有长有短,长度不同。学生画画想想,多视角的思考表征,让学生思维由单一走向纵深。最后规范画法:画出两个端点。在教师针对性的引领之下,学生手脑并用,以做促思,对线段的认识从经验感知逐步上升至理性思维,进而建构数学概念。
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虽有不同,但都重视在充分感知、建立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融入抽象、想象、多元表征等思维活动,凸显以“思”“见”图意旨,有效建立起图形的基本要素———“线段”这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