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对Ⅰ类切口手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观察
2021-09-26谢志芬饶智明徐思恩张映娜
谢志芬,饶智明,徐思恩,张映娜
(广东省肇庆市中医院,广东 肇庆 526040)
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也正因此细菌耐药性得到飞速提升,远超过人类对抗菌药物的研发速度,导致抗菌药物严重缺乏,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1]。同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导致医药资源大幅度浪费,从而增加医疗费用,延长病人住院时间;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不仅是医疗行为的规范需要,更是减少细菌耐药株的流行与传播[2]。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主要在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并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Ⅰ类切口属于清洁手术,原则上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但在个别情况下可考虑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如异物植入、手术部位涉及重要脏器、免疫力低下患者等。本文通过临床药师查房的方式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通过不断完善临床药师在临床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临床药师在临床中的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9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其中2018年4月-2018年9月收入405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实施常规干预方式,2019年4月-2019年9月收入542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实施临床药师干预。纳入标准:均为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术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等感染指标均为正常值,没有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排除标准: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过敏反应的,入院时合并其他部位感染的,相关资料不完善者。其中实施前:男性205例,女性200例,年龄在18~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5±5.54)岁;手术时间2.05~4.58h,平均时间为(3.11±0.54)h。实施后:男性281例,女性261例,年龄在18~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4±5.45)岁;手术时间2.05~4.58h,平均时间为(3.14±0.52)h。实施前后一般资料之间,无差异,P>0.05,可进行研究。
1.2 方法
实施后采取临床药师干预:1.行政干预:以分管院长为领导,药剂科主任作为直接领导,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并由感染科、药剂科等相关负责人组成,并监督抗菌药物使用。建立抗菌药物会诊,为疑难病例提供科学专业技术,为临床药师合理选药提供参考。2.加强培训:医务处组织临床医师对全院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知识培训,并学习抗菌药物管理。3.考核:每月定期抽查各个科室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对病历进行点评,并对无指征使用抗菌药、抗菌药物选择、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不合理使用的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绩效扣分,情况严重需要取消评选资格,延迟批准考核年限。4.点评:定期对本月抽查病历中不合理的病历进行讲解分析并使得医师能够明确自身的问题,将不合理医嘱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发放临床科室。5.临床干预:临床药师走进骨科、外科等手术科室进行查房,通过查房、会诊,与医师面对面交流,向临床医师解释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规定,并及时发现干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执行有效的给药方案,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并明确注明各种抗菌药物所述级别,根据考核成绩按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并以供医师开具药物参考。
1.3 观察指标
观察实施前后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药物选择、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用药指征等合理使用情况[3]。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
实施后药物选择合理82.84%、给药时机合理79.34%、使用疗程≤24h的54.24%、均高于实施前60.99%、34.81%、23.70%,实施后无指征用药5.72%低于实施前19.01%,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
2.2 实施前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实施后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53.40%,低于实施前65.11%,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实施前后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3 讨论
目前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在于使用指征不够明确,仅因发热感冒等疾病,未确定感染迹象,以往临床用药时未考虑到疾病易感染的致病菌,导致用药出现缺陷与其他负面反应,无明确依据随意更换抗菌药物[4]。而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当主要表现在没有异物植入、手术不涉及重要脏器、非免疫力低下患者在没有明确指征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用药时机不是在切开皮肤黏膜前0.5~1小时,用药疗程超过24小时,使用第二代、第三代或者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等等。
抗菌药物是把双刃剑,既然杀灭人体内的细菌,助人恢复健康,但使用不当也会给人带来灾难。作为一名临床药师,游走于临床和药剂科之间,既需要熟悉一定临床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扎实的药学基础。临床药师需熟悉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了解细菌的耐药性及常见病菌才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定期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与培训,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5]。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干预纳入其中,结果显示:实施后药物选择合理82.84%、给药时机合理79.34%、使用疗程≤24h的54.24%、均高于实施前60.99%、34.81%、23.70%,实施后无指征用药5.72%低于实施前19.01%。实施后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53.40%,低于实施前65.11%。能够看出,在临床药师干预后,Ⅰ类切口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临床药师查房对抗菌药物使用医嘱进行审核,发现不合格医嘱需要立即沟通,并对不合格医嘱及时进行更改,并通过相关措施加强术中、术后抗菌药物的监管,减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6]。临床药师通过积极掌握用药指征,并对用药品种进行选择,积极调整给药方式,各项指标合理性明显提升,加强了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减少用药不合理性[7]。
综上所述,对于Ⅰ类切口手术使用临床药师抗菌药物干预,可改善用药合理性,降低不合理用药情况,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