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解密者胡海岚
2021-09-25田田
田田
胡海岚
2021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2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为全球3.5亿抑郁症患者带来希望的浙江大学教授胡海岚成功入选。
故土才有橄榄枝
胡海岚1973年出生于浙江金华。她是家中长女,从小懂事明理,孝敬父母,对弟弟爱护有加。胡海岚潜心学业,升入杭州第二中学后,在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并凭借该奖项被保送至北京大学。
在北京大学,胡海岚选择了相对冷门的生物学。朋友对此颇为不解,“生物系毕业后能干什么呀?”胡海岚幽默地答道:“要么研究细胞,要么进酱油厂造酱油呗。”虽然说得轻松,但她付诸的努力却非比寻常。她穿梭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
毕业后,胡海岚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神经生物学博士。在导师科里·古曼的悉心指导下,一个“解密情绪”的科研目标日渐明晰。循着它,胡海岚先后在当地的冷泉港等知名实验室展开深度研究。
獲得博士学位后,胡海岚陆续收到来自美国各大企业、实验室的邀约,但她果断回国。于她而言,在科研的黄金阶段报效祖国是义不容辞的使命。2008年12月,胡海岚成为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环路与行为可塑性研究组组长兼博士生导师。
有用里遇见惊喜
2015年,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胡海岚在浙江大学医学院扎下根来。
胡海岚对抑郁症患者有着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同情。她知道,当大脑中某些关乎情绪、活力的化学物质减少时容易引发抑郁症,而与之相应的药物是患者摆脱病痛的必要手段。然而,传统抗抑郁药物起效慢,且只能对20%左右的病人起效。胡海岚觉得,这恰恰提示了当前药物并没有触及抑郁症的核心病因。伴随临床上麻醉剂氯胺酮抗抑郁优势的发现,胡海岚欣喜不已,并在第一时间带领团队投入该项研究,试图刨根究底地阐释和借用个中原理。
科研工作往往曲高和寡,离预期实验结果较远时难免心生失意。即便如此,胡海岚仍善于捕捉其中隐藏的意外收获。2013年,在高通量蛋白质谱筛选工作中,胡海岚曾与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廖鲁健、黄超兰在《自然》杂志合作发表相关成果。同样基于蛋白质分子的氯胺酮研究是否缺乏新意?胡海岚陷入沉思。
2017年5月,胡海岚参加冷泉港亚洲会议的两项工作报告引起《自然》杂志编辑的重视。九个月后,对方竟在同一期杂志中刊发了胡海岚团队的两篇论文。胡海岚和同伴首次揭示了一种称作“簇状放电”的神经活动方式:在大脑“反奖赏中心”与“奖赏中心”的相互作用中,如果这种高频活动取代了正常的单个神经元活动,诸如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便成为主导。而这种簇状放电依赖大脑中的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受体NMDAR生成,氯胺酮则恰是NMDAR的阻断剂……如此一来,氯胺酮对情绪的作用显而易见。
毫无疑问,胡海岚团队的研究结果已经不囿于氯胺酮本身的疗效,而是形成了以大脑“反奖赏中心”为核心的学术体系——这必然有助于人们开发氯胺酮以外副作用更小、更优良的药物。而今,胡海岚正带领团队对氯胺酮药效的持久性以及脑区的特异性进行长效研究。“创新是必须的。科研工作者切不要被领域内的经典假说所禁锢。”她一遍遍地提醒自己。
有趣里缔造精彩
社会竞争及社会等级的神经机制是胡海岚团队研究的另一个方向。几年前,应邀为《神经科学动态》杂志写综述时,来自实验室的小白鼠刊印在封面上。与之相关的便是一项饶有趣味的研究:人类生活具有社会性,勇气、自信等性格特质与个体健康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那么,科学家应该如何帮助人类搭建这些好情绪呢?
钻管试验中,一只处于群体等级最下游的小鼠被蓝光照射激活了大脑前额叶皮层细胞。接下来,它居然敢于推挤一个个强大的同伴。经过六次胜利后,它甚至无须借助任何外力就可以所向披靡。无独有偶,把这群小鼠置于冰块上,在其中一角加热,先前逆袭的小鼠在这次“趋热避冷”的竞争中再居第一。事实上,在动物身上制作有效的情绪模型并非易事,其机体的荷尔蒙水平、肌肉力量等可能产生的种种非特异性差异无处不在,唯有在多种范式的交叉验证中不厌其烦才能“求同排异”……这些严谨、坚守,彰显了“趣味科普”的科学本质。
胡海岚团队挖掘的这些瞬间在2017年的《科学》杂志上广泛分享:大脑前额叶皮层乃调控社会等级行为的脑区,重复的胜利体验能够增加它与丘脑神经元的连接强度,强度越大,抗压性越强。可以说,胡海岚得出的结论为社会心理学中的“胜利者效应”提供了神经科学层面的支撑。正如她所提到的“情绪热点”:情绪和社会行为的进化普遍保守,但在遗传因素外,环境、经历会重塑这些行为。
胡海岚是一位直博导师。她常说:“做科研工作,学生的天赋固然重要,但持续的努力更是必要条件。”只要不出差,胡海岚的实验室每周举办一次组会,学生要保证每周50小时的科研时间。另一方面,胡海岚的教学不拘一格,开会、聊天、聚餐……只要有心,任何场合都是一方科研阵地。
胡海岚善于因材施教。实验室里曾经有位具备解剖学背景的学生,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实验中很有悟性,胡海岚便在权衡后帮他选取了“在全脑尺度上观察正负面情绪所激活的神经环路”的课题,既有利于研有所成,又能挖掘其潜力。科研发文需要机缘巧合,问题角度需要新颖有力,数据论证需要充分完整……在实验室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学生成长的不同节点,胡海岚的敏锐性有目共睹。截至目前,从胡海岚实验室走出的毕业生几乎都发表了一篇CNS层次的学术论文。她常对学生讲:“发表重量级论文不是唯一标准和终极目标,只要探索某个问题并得到完美的结果,这场实验本身就是与CNS同等的分量。”
胡海岚团队在实验室
2019年盛夏,胡海岚获得第12届脑研究组织海莫利国际奖,《人民日报》赞誉她是拯救抑郁症患者的“亚洲第一人”。对此,胡海岚莞尔一笑:“爬最高的山,走最远的路。我不过是最先发现了自然界中某个未知的环节而已。”
2020年5月30日,胡海岚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她在神经生物学的领域里备受瞩目,亦在更多的未知里发起挑战。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王冬艳 4374083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