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中不同探查方向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效果及有效率分析

2021-09-25吴粤吴海湾刘森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4期
关键词:听神经天幕三叉神经

吴粤,吴海湾,刘森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 神经外科,广东 梅州 514000)

0 引言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临床上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主要是一侧面部多种或一支三叉神经分布区发生剧烈、短暂疼痛,该病呈反复发作性,也称之为痛性抽搐[1-2]。该病在发病初期采用药物治疗可对疼痛情况进行控制,也可选择手术方式,手术方式多种,比如显微血管减压术、经皮球囊压迫、射频热凝术等[3]。以显微血管减压术为主要手术方式,该手术方式入路方式主要为乙状窦后入路,对该病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而在该手术治疗过程中探查方向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对于探查方向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对不同探查方向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探查方向差异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5~78岁,平均(56.10±2.40)岁;病程1~24年,平均(15.30±4.05)年。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6~77岁,平均(55.80±2.35)岁,病程2~24年,平均(15.26±4.10)年。两组基本信息实施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比有效。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②医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通过和批准;③患者和家属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继发性三叉神经痛;②严重心血管疾病;③精神障碍;④由于其他原因或体格检查、病史造成面部疼痛;⑤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两组手术方式均为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手术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入路方式为乙状窦后入路,开展小骨窗开颅术。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探查方式为:在显微镜下开始操作是在与天幕下方紧邻位置实施探查,硬膜切开之后,与天幕下紧邻,岩骨与天幕间夹角位置,探查到深处,一般情况下会发现岩静脉对手术入路造成阻挡,38例患者需将岩静脉属支至少1支切断,所占比例为95.00%,之后才能继续探查,对蛛网膜进行锐性解剖之后,对责任血管(三叉神经根区)进行探查,游离处理责任血管,对三叉神经根实施推离,利用棉垫(Teflon)开血管,实施彻底减压,如果压迫静脉无法分离,则实施电凝切断;4例患者在实施探查时并没有探查到压迫血管,直接部分切除三叉神经感觉根。试验组在手术过程中探查方法为:在显微镜下开始操作时,在听神经根上方紧邻位置实施探查,硬膜切开之后,与天幕远离,从听神经根上方紧邻位置探查到深处,岩静脉对手术入路造成阻挡的情况减少明显,7例患者需对岩静脉属支实施切断,对压迫血管进行常规探查,5例患者在探查过程中没有发现压迫血管,直接部分切除三叉神经感觉根。

1.3 观察指标。本次研究对比指标为:①临床疗效,判定依据为:患者临床表现全部消失,不存在疼痛判定为治愈;患者临床表现基本无,疼痛改善,偶尔需用药判定为有效;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无变化或加重判定为无效。总治疗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②对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实施统计和记录,包括肺炎、小脑出血、听觉障碍。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并发症[n(%)]

3 讨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近些年来呈现较高的发病率,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长时间疼痛会导致高血压或营养不足[4-5]。在临床上实时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可对患者疼痛进行有效改善,较少并发症,较高治疗安全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采用以上手术方式治疗过程中,探查方式主要为与天幕下紧邻方向,治疗效果虽然较佳,然而从岩骨硬膜与天幕夹角实施探查,会受到岩静脉所阻挡,需要处理岩静脉,进而增加并发症发生率[6-7]。而手术治疗过程中探查方向为听觉根紧邻上方,一般不需要切断岩静脉,可很好暴露三叉神经根区,可将出血情况(岩静脉)明显减少,防止损伤小脑和脑神经。然而由于在实施探查时,与听神经根邻近,而听神经根相对脆弱,会影响听神经根血液供应,进而会造成听力障碍,因此,在探查时要注意操作[8-9]。

本研究治疗过程中发现,探查选择邻近天幕下方,95%患者需切断岩静脉,而邻近听神经根上方探查,切断情况减少明显,可见,邻近听神经根上方探查效果更佳。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探查方式,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性并不明显,而在并发症发生,邻近听神经根上方发生并发症几率更低,其安全性更佳。陈鹏[10]等研究中显示,乙状窦后紧邻听神经上方实施探查,并发症发生率低(2.33% VS 13.95%),而治疗有效率相差不大(90.70% VS 88.37%),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乙状窦后紧邻听神经上方探查效果更佳。然而由于本研究所选研究样本有限,进而研究数据准确性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进一步选择大量样本进一步研究,提升研究可靠性。

综上所述,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中实施听神经根上方探查可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听神经天幕三叉神经
患了听神经瘤该怎么办?
磁共振在听神经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以为是脑梗,却检查出听神经瘤
特殊类型血管神经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耳鸣、耳聋、头痛头晕-警惕颅内听神经瘤
非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疼
农村留守儿童
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脑池段MR形态测量研究
论《007——天幕危机》中的空间叙事艺术
我们何时才能再次相聚